首頁>要聞 要聞
心理學教授談給官員看心病:常在會所 他們很封閉
所謂“官心病”不能簡單視為患病官員的個人問題,“它歸根到底是一個社會問題”
許燕與祝卓宏都將2009年視為全社會開始關注公務員心理健康問題的“元年”,。在那一年的媒體公開報道中,共有13個官員自殺,。為此,中紀委,、中組部的有關負責人曾經(jīng)專門到中科院心理所考察座談,,并請專家做事件分析,特別關注公務員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和問題,。2011年年底,,中紀委、中組部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關心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質(zhì)的意見》,。也正是從那時候起,,關于公務員心理健康的講座與培訓開始在各級政府機關頻繁舉辦,有些心理學專家還被請入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專家小組,,另一個標志性事件是,,中央黨校的課程設置里開始出現(xiàn)了心理學的部分。
但在采訪中,,許燕幾次提到,,所謂的“官心病”絕不能簡單視為患病官員的個人問題,而真正的治病者也絕非他們這些學者,,“它歸根到底是一個社會問題”。祝卓宏同樣向記者強調(diào),,“解決中國公務員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一定不能只靠心理學,,也不能等到有了問題之后再去治心病,。我們講,治病是下醫(yī)做的事,,治人是中醫(yī)做的事,,而大醫(yī)要治國。”
在進入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之前,,李恒曾在德國做過3年心理醫(yī)生工作,。他發(fā)現(xiàn),除了待遇中上,、工作穩(wěn)定之外,,德國的公務員群體相比其他社會群體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只要按部就班地各司其職就可以,。同時這一群體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權力”,,在高度程序化的辦事規(guī)則里,貪污腐敗的可能被大大降低,。“中國的官場不一樣,,權力放在這里是個很大的誘惑,做壞事與不做壞事都有很大的壓力”,。
李恒說,,自己在德國也給近100名當?shù)毓珓諉T做過心理咨詢,不過與國內(nèi)完全不同的是,,德國公務員感到抑郁的原因并非壓力過大,,而通常是“工作太穩(wěn)定,缺乏激情,,對生活提不起興趣”,。
許燕則記得,在國外,,有關職業(yè)健康心理學的研究通常都會將目標定在影響決策與政策制定上,,定在改變社會大環(huán)境上,“也只有這種走法才最有效”,。
“只有建立一個健康的組織文化和制度環(huán)境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公務員們的心理健康,,否則就是治標不治本。”她向記者講起,,自己所在的北師大心理學院曾經(jīng)開展過為干部制訂心理測評問卷的工作,,結果這項工作到后來不得不終止——所有的測評方法都會被官員破解,他們知道選擇什么樣的答案會帶來何種結果,。
“測出來一看,,結果都非常好,好到什么地步呢,?好到全是滿分,。”講到這件往事時,,許燕忍不住笑了出來。記者 林衍 實習生 趙雅嬌
編輯:曾珂
關鍵詞:給官員看心病 官心病 心理學教授談給官員看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