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專家給抗日英烈名單“挑錯”:32處錯誤 1人“查無此人”
三十一、 李家鈺(1890—1944)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36集團軍總司令兼第47軍軍長
問題1:生年,。李家鈺生于1892年4月25日(光緒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據《陸??哲娷姽僮羧喂倜尽贰?/p>
問題2:職務,。李家鈺的實際職務是“第36集團軍總司令”,,第47軍軍長已由李宗昉接任。
三十二,、 黃永淮(1902—1944)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31集團軍高級參謀兼新編第29師副師長
問題1:生年,。黃永淮生于1907年6月21日(清光緒三十三年五月十一日)——據《陸海空軍軍官佐任官名簿》,。
問題2:職務,。黃永淮是第31集團軍高級參謀調任新編第29師副師長,并非是兼職,。
對于以上信息誤差是如何產生的,,這是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現(xiàn)試舉兩例,,或許能說明一二,。
李蘭池是如何從第112師第336旅副旅長“升”為第112師副師長的?
國民政府國防部曾于1947年編寫出版《抗戰(zhàn)軍人忠烈錄》,里面記載李蘭池的職務是“第112師少將副旅長”,。這里雖然沒有寫明李蘭池是哪個旅的副旅長,,但卻明確記載了他是“副旅長”,但這一記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了變化,。當時國內出現(xiàn)了多個版本的抗戰(zhàn)陣亡將領錄,,其中有一本不知何故,將李蘭池的職務寫成了“第112師少將副師長”,。個人猜測,,作者想必是將1947年版的《抗戰(zhàn)軍人忠烈錄》中李蘭池職務中的“旅”字誤判為“師”了。由于當時信息閉塞,,查閱相關檔案又困難,,導致此后編寫同類書籍的作者,將該書記載直接拿來使用,。網絡發(fā)達后,,該信息又被傳播上網,至此,,李蘭池作為“第112師副師長”的說辭,,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
朱世勤是如何從行政專員兼游擊司令“轉變”為暫編第30師師長的,?
這個問題可能在民國政府時期就產生了,。同樣是1947年版的《抗戰(zhàn)軍人忠烈錄》就記載著朱是暫編30師師長,而作為當時官方的記載,,沒有理由會出錯,,于是在今后的各類著作中,全部采用此說,。但是,,國民政府發(fā)布的關于朱世勤的褒揚令和入祀忠烈祠令,卻不持此說,,上面清楚地記載著朱世勤死前的職務是“山東省第11區(qū)行政督察專員”,、“魯西游擊司令”。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抗日英烈名單現(xiàn)錯誤 抗日英烈名單 名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