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武漢現(xiàn)21個4毫米“紙井蓋” 網(wǎng)友戲稱全球最薄(圖)
體驗 21枚井蓋過半破損一踩即碎
劉先生拿出其中一片,,放置在地上,,用腳輕輕一踩,,井蓋居然碎成了三瓣,。“這簡直跟紙片一樣,,這讓人怎么放心,。”,。
記者從碎裂井蓋的井坑中選取了一片兩分米長的井蓋碎片,只是用腳一跺,,該井蓋碎片即化為兩小塊,。隨后記者連續(xù)實驗三次,破損井蓋均被踏成碎塊,。“不止一處有這樣的問題,,附近好多井蓋都是‘薄如蟬翼’”,劉先生說。
記者隨即走訪流芳一路部分區(qū)域,,查看了從高新五路至高新六路,約1.5公里道路兩旁人行道上的所有井蓋,。
總共21個井蓋中,,蓋面上印有“市政”“雨”字樣的雨水井蓋有6個,印有“公安交管”字樣的井蓋有4個,,印有“污”字樣的污水井蓋有11個,。其中多個井蓋或出于方便清理目的,在兩角上鑿出拳頭大的窟窿,。透過窟窿看蓋體橫截面,,厚度均未超過一厘米。還有部分似是無人管理,,井蓋已不知去向,,井坑中被土堆及雜草填滿。
居民 井蓋維修陷入“死循環(huán)”
“破井蓋到處都有”,,附近居民陳女士說,,據(jù)她所知附近道路開辟已有4年多,她也已在附近小區(qū)居住了3年,。“有人反映哪里破了,,就會有人去哪里修一下,修好了又會繼續(xù)破,,然后又會有人來修”,,她說,從她入住以來便一直是這樣,。附近路段經(jīng)常有很多大車經(jīng)過,,部分會臨時開上人行道,把井蓋給軋壞,。記者看到,,在附近人行道上,的確停放了多輛貨車,,而附近的道路兩側還停放著數(shù)十輛大型渣土車,。
一位負責該路段保潔的東湖高新環(huán)衛(wèi)工吳師傅說,他在此處已經(jīng)工作將近一年了,。聽到大車軋破井蓋的說法,,他表示同意,但與此同時,,他說道“不管有沒有大車,,這井蓋做的也太薄了,薄得太過分了”。
“到底是誰做的井蓋,,真心比他的臉皮薄”,,附近一位過路的行人發(fā)出感嘆。
城管 我們僅負責“牽線”
記者向道路所屬的東湖高新區(qū)城管進行詢問情況,,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說,,井蓋的具體問題他并不十分清楚。
劉先生稱:“市里面是要求城管督促相關單位,,對破損井蓋進行維修,。一旦市民反映或者城管隊巡查,發(fā)現(xiàn)哪里的井蓋破了,,我們會到現(xiàn)場查看,,屬實的話將牽線聯(lián)系修補部門。”
在問及井蓋破裂的原因是否和大型車輛??坑嘘P,,劉先生也給出了相關解釋,“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上裝的井蓋是有差別的,,非機動車道上的井蓋承重能力必然要弱一些,,大型車停靠或碾軋,,都會對非機動車道上的井蓋形成傷害”,。
他同時表示,對于井蓋的具體建造問題,,城管部門無法給出回答,,應找道路建設方了解詳細情況。
建方 復合材料符合標準
記者隨即致電給施工方光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流芳一路2010年底至2011年初已經(jīng)竣工驗收,,并對相關部門進行移交”,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張女士稱,,驗收完成后相關的道路問題應由城管負責,。
她表示,公司項目部在接到記者反映后立即趕赴現(xiàn)場查看,,發(fā)現(xiàn)流芳一路的雨污水井蓋主要是在綠化帶內(nèi),,車行道上沒有破損井蓋,主要是人行道上的弱電井蓋被軋壞,。
“破的是人行道上的井蓋,,而且不是被人軋壞的,是被車軋壞的”,,她強調(diào),,由于長時間的使用,加上重型超載貨車的碾軋,井蓋不可能保證完全不被軋壞,。
張女士轉述公司工程部相關專家介紹,,稱該道路上的“超薄”井蓋是復合型材料。“由于擔心鐵制材料制成的井蓋容易被盜,,所以當時換用了復合型材料”,。她說,這種材料看起來很薄,,但通過檢測是可以供行人通過的。
新聞相關鏈接
2014年7月7日,,《揚子晚報》報道,,南京仙林大學城的仙林大道上,有一個奇葩的窨井蓋,,蓋子“薄如紙片”,,窨井蓋最薄處只有0.7厘米,且井口很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7月13日,南京仙林大學城管委會表示,,此前,,井蓋“薄如紙片”的質(zhì)地已被官方確認為SMC復合材料,其荷載標準是可以放在綠化帶,、人行道等禁止機動車進入的區(qū)域,,也就是說破損的窨井蓋很可能是因為機動車違規(guī)行駛碾壓造成破損的。管委會已經(jīng)將位于綠化帶邊緣和人行廣場上的窨井蓋全部更換為承重能力更大的鋼纖維窨井蓋,。(武漢晨報 圖/記者 戴旻陽 文/記者 戴旻陽 實習生 夏欣)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武漢現(xiàn)21個4毫米紙井蓋 紙井蓋 全球最薄井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