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距離的接近,、市場的開放驅動著融合,,但特殊利益讓地方政府難以割舍
珠三角一體化 仍須破壁壘
廣東地方媒體不久前刊登了一則新聞,講的是該省出臺一個紅頭文件,提出“統(tǒng)籌推進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tài)的新型城鎮(zhèn)化,,推動珠三角‘廣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都市區(qū)融合發(fā)展,,打造世界級城市群,。”雖然只是小小的“豆腐塊”,卻再次明確了廣東省的態(tài)度,,給人以憧憬,。
不過,僅僅幾天后,珠三角兩個挨得最近,、也被認為最有融合前景的城市廣州,、佛山,卻相繼傳出消息,,聽來頗為意味深長:首先是廣州擱置許久的“限外”有了時間表——2017年底前,,對長期在本地使用的外市籍中小客車,在高峰期進行適當限行,;又過幾天后,,佛山市副市長許國在一次座談會上透露,佛山一環(huán)高速化改造已獲省政府批準,,意味著這條免費通行近8年的快速路,,將實施全路段收費,但本市籍約130多萬輛車(已交了本地年票費)卻可免費通行,。
這兩件事,,擺在“珠三角一體化”這個大背景下考量,令人五味雜陳,。
珠三角,,中國最發(fā)達的經濟區(qū)域之一。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9市,以占廣東省不到30%的土地面積,,聚集了50%的常住人口,,創(chuàng)造了超70%的生產總值。長期以來,,距離的接近,,市場的開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驅動著珠三角的自然融合,;2008年12月《珠三角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后,又為珠三角一體化提供了政策的“尚方寶劍”和行政化的驅動力,。
但是,,與社會的高期望值相比,,珠三角一體化進展有明顯落差,可謂且行且艱難,。長期行政區(qū)劃的壁壘,,形成了固有思維定勢和體制慣性,使地方政府頑固地守護著自己的邊界,;背后,,更有各自特殊的地方利益,像“領土”一樣難以割舍,。
珠三角各市距離不斷“靠近”
在東莞人的印象中,,東莞大道和鴻福路交叉口,已經擁堵了一兩年,。這里地處外地進莞的必經通道和市行政中心區(qū)域,,平時車水馬龍,,但如今中間半個路面被圍蔽著,,僅留下靠路肩的三車道;再加上左轉道被徹底封閉,,往往要連等三四個紅燈,,才能徹底通過。不過,,知情的東莞人并無怨氣,,“里面正在建城際輕軌,通車以后,,到珠三角其他地方就方便多了,。”
事實上,早在1989年中國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廣佛高速建成通車后,,珠三角各市就開始了不斷“靠近”的步伐,。到2012年12月31日,廣珠城軌全線通車,,省會至佛山,、江門、中山,、珠海等珠三角西岸城市也實現(xiàn)了1小時內到達,。再加上正在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三條快速交通線形成一個三角形,,將廣東的“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個經濟圈和香港,、澳門兩個經濟特區(qū)完全串了起來,。
對于距離的縮短,,珠三角市民感受是最真切的。“到東莞,、深圳,,甚至香港都很方便,十幾二十分鐘一班車,,隨到隨買票,,買了票就上車,打個盹就到,。”在廣州東站,,一位乘客將廣深和諧號比作“公交式鐵路”。而在廣佛之間,,不論是坐地鐵,、公交,還是開車,,都能很方便地實現(xiàn)兩座城市間的“穿越”,,快捷而且便宜。
由此帶來同城化的“候鳥”生活,,也早已不算新鮮,。記者認識的很多人,在房價較低的中山,、佛山安家,,每天乘坐城軌、地鐵到廣州上班,,到站后頂多再換乘一趟地鐵,,路上時間不過1小時多一點,耗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并不比廣州城內居民長多少,。
推進一體化,統(tǒng)籌很重要
在5月18日的廣東省推進珠三角“九年大跨越”工作會議上,,廣東省發(fā)改委主任李春洪說,,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珠三角一體化發(fā)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推進一體化,,統(tǒng)籌很重要。據廣東省環(huán)保廳廳長李清介紹,,通過強化區(qū)域污染聯(lián)防聯(lián)治,,切實推動了區(qū)域大氣污染和跨界水污染等突出環(huán)境問題的解決,2013年,,珠三角地區(qū)淘汰“黃標車”13.8萬輛,,完成鍋爐整治,、油氣回收等大氣治理項目2644項,珠三角環(huán)境質量持續(xù)改善,。通過印發(fā)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積極推行重污染流域治理“河長制”,有力推動廣佛跨界河流等重點河流水質改善,,珠三角9市去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全部穩(wěn)定達標,。
“廣州、深圳,、珠海牽頭的3個經濟圈一體化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但融合發(fā)展還有待深化,省級層面對全域一體化工作的統(tǒng)籌協(xié)調也有待加強,。”李春洪建議,,下一步在加強3個經濟圈內部一體化的基礎上,應促進3個經濟圈之間的統(tǒng)籌協(xié)調,,加快推進珠三角9市的一體化,。
編輯:羅韋
關鍵詞:珠三角 一體化 廣州 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