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書癡”伉儷的“百萬元捐書夢”
“新中國成立50周年,捐書4265冊,;建黨80周年,,捐書2015冊,;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捐書1547冊,。”回憶起這些年來捐贈圖書的批次,,今年83歲的高英杰不需要提醒,,扳起指頭如數(shù)家珍。
家住西安市的退休干部高英杰,、陳秀英夫婦,,把工作時與圖書結(jié)下的不解之緣,融入到退休生活之中,。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他們已為社會捐獻圖書共計27838冊、價值693686.33元,。他們表示,,在20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時,他們要完成“百萬元捐書夢”,。
“一天不看書學習,就像缺了些什么東西”
“好學才能上進,。”高英杰用這樣一句話,,概括自己的人生感悟。在高英杰家中采訪時見到,,朝南的客廳里,,書柜里碼放著一冊冊整齊的《毛澤東文集》、《魯迅全集》等圖書,,茶幾和陽臺上,,堆放著報紙、雜志……
“人格的形成離不開讀書,,就算已經(jīng)成熟,,也要靠每天讀書學習汲取養(yǎng)分、永葆年輕,。到現(xiàn)在,,我們老兩口一天不讀書看報,就像缺了些什么東西,。”高英杰說,。
高英杰和陳秀英出生在“史圣”司馬遷的故鄉(xiāng)———陜西省韓城市。出身寒門的二人,,從小就懂得讀書的可貴,。因為家庭困難,,高英杰上小學一年級時已經(jīng)13歲。但憑借不懈的努力,,高英杰免試升入韓城師范學校,,從那時起,他就養(yǎng)成了每周至少讀一本書的習慣,。
陳秀英的青少年時期同樣充滿書香,。作為熱愛求知的新女性,她遭受過世俗的偏見,,但她不懼艱難,,從閱讀名人傳記中汲取力量。今年77歲的陳秀英說,,她曾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的“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一段話,,寫在筆記本上當座右銘。
嗜書如命的兩位老人,,深知讀書在一個人精神塑造中的意義,,也更能體會“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的內(nèi)涵,他們把對圖書的熱情與眷戀,,甚至融入愛情之中:他們的訂婚信物,,就是互贈的圖書。
“新中國和共產(chǎn)黨對我們有莫大的恩情,。我們想做一些事情,,在回首往事時,可以自豪地說,,我們踐行了對黨和人民的承諾……”高英杰說,,捐贈圖書的夢想,從他們年輕時就已經(jīng)萌發(fā),。
贈人圖書手留余香
1993年,,高英杰、陳秀英夫婦相繼離開工作崗位,,終于有了空閑時間回顧總結(jié)個人走過的道路,,并回報國家和社會的恩情。
高英杰曾在陜西省新聞出版局擔任領導工作,,贈送圖書成為兩位老人回報社會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畢竟在出版單位干過,自己能從出版社拿到優(yōu)惠價格的圖書,,再加上身邊的老同事,、舊相識都很支持我,也時常會送我一些新書,讓我代為送出,。”高英杰說,,多年來能捐贈價值近70萬元的圖書,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與出版社,、書店和朋友的全力支持分不開。
韓城市司馬遷圖書館,,成了他們捐書舉動的最大受益者,。從1999年以來,這個圖書館先后收到高英杰夫婦捐贈的價值52萬元的圖書,。為此,,司馬遷圖書館還專門辟出五間大廳,作為單獨存放他們所贈圖書的場地,。
在為大廳起名字時,,高英杰日思夜想,最后取夫婦名字中共有的“英”字,,建起“雙英書齋”,。時任國家圖書館館長的任繼愈還應邀為“雙英書齋”題名。高英杰夫婦熱心捐書的義舉在韓城市井坊間傳為佳話,,人們親切地稱他們?yōu)?ldquo;雙英夫婦”,,韓城市人民政府還在圖書館門前一側(cè)豎起紀念碑,以示紀念,。
兩位老人的捐贈有一個特點,,就是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新中國成立,、毛澤東誕辰這三個紀念日的捐贈,占據(jù)重要的地位,。據(jù)高英杰回憶,,這三個紀念日逢五逢十年份捐贈的圖書價值達到57萬元,占全部捐贈的八成以上,。
“黨百歲時我九十,,捐書百萬圓我夢”
捐贈價值近70萬元的圖書,這對于一擲萬金的“富豪”來講,,也許并不稀奇,,但對于“雙英夫婦”這樣靠退休金生活的人而言,卻十分難能可貴,。
他們的生活簡樸,,稀飯面條是家常便飯,身上穿的毛衣還是20年前買的,。拿著自己的養(yǎng)老錢不計成本地回報社會,,高英杰說,,他們并不后悔。陳秀英說:“雖然每月就靠幾千塊錢養(yǎng)老金生活,,但政府給我們很大的照顧,。我們還是有足夠的經(jīng)濟能力,在生活之外購置圖書回報社會,。”
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前夕,,他們頻繁出入陜西省出版大院,篩選,、檢查圖書,。這是一件辛苦活,不僅要給不同讀者挑選內(nèi)容各異的圖書,,還要仔細檢查是否有盜版圖書,。當一些同事聽說此事想要幫忙時,他們婉言謝絕了,,樂在親力親為過程中,。
在今年新中國成立65周年的時候,高英杰,、陳秀英夫婦計劃給母校象山中學捐贈5萬冊圖書,。“已經(jīng)準備了2萬冊,主要是古典名著,、二十四史,,還有一些秦腔劇本。”高英杰說,,今后幾年,,他們的計劃是,陸續(xù)給韓城市老年大學,、司馬遷圖書館等捐贈《魯迅全集》,、《巴金全集》、《茅盾全集》,、《中國大百科全書》等,。
“黨的百歲生日時,正好是我九十大壽,,老伴也八十多了?,F(xiàn)在我們距離100萬元的捐書目標還有三分之一,不過我們身子骨還硬朗,,按照目前的身體狀況,,再活7年沒有多大問題。如果天有不測風云,我們會留下遺囑,,讓子女們替我們來完成目標,,一定要捐到100萬元。”高英杰說,。
編輯:羅韋
關鍵詞:圖書 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