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動態(tài)書畫動態(tài)
北京畫院美術館再現(xiàn)齊白石的手札情思
近日,,“人生如寄——齊白石的手札情思”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悄然開展,。作為北京畫院藏齊白石作品系列特展之十,,該展覽的推出恰逢齊白石先生誕辰150周年,,主辦方在策展思路,、展陳方式,、學術研究,、公眾服務等方面所費心思,,體現(xiàn)了以觀者為中心的意識和孜孜以求的學術精神。
草間偷活(蟋蟀)57歲 40.5×20cm
與以往的齊白石特展不同的是,,本次展覽自始至終貫穿一種“自述”思路,,也就是通過“我”的娓娓道來帶領觀者細細體味藝術家坎坷、艱難,,而又豐富,、精彩的人生。這種策展思路產(chǎn)生了獨特的展陳方式,,那就是沒有過多的說教與闡釋,,而是處處以“我”的講述作為內(nèi)容,不僅為觀眾提供了最為翔實的史料,,也貼近了齊白石質(zhì)樸,、純真的性情。
從進入展廳第一眼見到的,,是靜立的假山石,、主題墻上婆娑的樹影,,緊隨其后的是以年代為序的人生自敘,接著是精心編排的豎排繁體文字和與之相呼應的齊白石精品畫作……所有的布置安排,,都力圖營造并還原齊白石所處年代的文化氛圍,。因而,你會不時邁過雕花的木門,,也偶爾會撞見大幅的舊時代人物照片,,甚至訝然于白石老人用過的貼滿四時偏方的櫥柜、當年掉下的牙齒等,。那些精選出的作品中,,有較少露面的“秋荷”,也有效法他人的“魚驚”小畫,;有細致精微的工筆草蟲,,也有如呈現(xiàn)“鐘馗搔背”創(chuàng)作過程的畫稿;有“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瀟灑自述,,也有“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照潤格出錢”的爽直表達,。真真一個性情的白石老人,。
一至四層展廳,詩文與自述,、書稿與印章都是互相關聯(lián),、互為補充的。此外,,整個展覽中還增設多處互動環(huán)節(jié),,多媒體播放、iPad觸摸閱讀,、可翻閱仿真詩稿等,,通過獨特的敘述和呈現(xiàn)方式,拉近觀眾與白石老人的時空距離,,努力營造兩者在同一場域下相互對話交流的感受,。
手札展示第一手材料
齊白石的日記及文章,除個別篇章和論畫段落外,,向來不示人,。因其將藝術視為“寂寞之道”,從不宣傳自己,。在老人逝世后,,家屬將包括手稿在內(nèi)的遺作捐給擬建的齊白石紀念館,后因種種原因,紀念館并未建立,,所以這些遺作被輾轉(zhuǎn)收藏于北京畫院。此次展出的齊白石手稿作品,,包括日記,、信札、雜記,、詩稿等,,不僅可為今后的齊白石研究提供新的史料,而且這些手稿自身也是書法作品,,并為同時展出的很多畫作提供了源頭佐證,。
1902年秋,齊白石收到西安友人夏午詒的來信,,受邀到西安教其夫人姚無雙畫畫,,并同時寄送了束修和旅費。同在西安的友人郭葆生也寫信邀請齊白石,,說作畫刻印不能“株守家園”,,必須“于游歷中求進境”。于是在夏午詒,、郭葆生二人的推動下,,齊白石欣然遠行,在當年12月中旬到達西安,。課畫之余,,游歷了諸多名勝古跡……此為齊白石的第一次遠游?!豆锩沼洝吩敿氂涗浟她R白石這段時間的游歷活動,。在二層展廳主題墻的背面,電腦制作的動畫詳細地演示出齊白石此次由西安游歷北平再返回湖南湘潭的行跡,、見聞,、交游與藝術活動。“這批手稿的展出,,提供了鮮為人知的關于齊白石生活,、思想、情感,、性格,、交游、成長和藝術創(chuàng)造等各方面的第一手材料,,這對于齊白石學術研究和20世紀美術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說,,白石老人手稿中的日記與齊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整理加工的《白石老人自述》相比,,雖說有些零散、片斷,,但很強的細節(jié)真實性,,是近距離了解齊白石人生的最原始記述。
此外,,本次展覽中,,由北京市民關蔚山1959年捐贈的齊白石《十二屬圖》是首次亮相。齊白石的繪畫題材廣泛,,山水,、花鳥、人物無所不能,,而創(chuàng)作十二生肖實屬罕見,。原來關蔚山很早便想請齊白石畫十二生肖,但齊白石卻因“龍”是虛構(gòu)之物予以推卻,,于是關蔚山就請畫店每年向齊白石求索兩三張畫,,整整用了4年的時間才集齊一套十二生肖作品,畫中的年款證實了老人所言的“用心四年,,始集成”,。而此時兩人也結(jié)下了深厚的筆墨緣,成為至交好友,。
雛雞小魚142×41.5cm 64歲
齊白石對當代的啟示
陶淵明說:“人生若寄,,憔悴有時。”齊白石從一個鄉(xiāng)間雕花木匠,,成長為詩書畫印俱全,,連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藝術巨匠,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從展覽所陳列的一本本日記,、詩稿、手札中,,我們可以想見,,一位50多歲的長者在“五出五歸”路途中,于驛站,、舟中,、郵亭提筆蘸墨,匆匆記下當時當?shù)氐乃?、所思,、所想,有些近乎生活瑣事的情形??梢哉f,,他的成功離不開傳統(tǒng),但更重要的是“借古開今”的勇氣與膽量,,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藝術精神,。
本次展覽中有齊白石關于賣畫付潤格的聲明。“你到他家里去買畫,,什么紙張、什么尺寸,、多少價格,,都寫得很清楚,”邵大箴先生說,,“我們當代一些藝術家不能說在技術,、技巧上沒有很高的成就,但是我們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不能因為受到市場的熱捧,,就去應付市場,,應付觀眾。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向齊白石學習,。”
齊白石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其在詩書畫印各方面的成就在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與敏感的藝術潛質(zhì),,得益于胡沁園,、樊樊山、王闿運,、夏午詒,、郭葆生、林風眠,、徐悲鴻等一批“知己有恩”,,也在于他的健康與長壽。在所有的成功要素中,,勤奮無疑是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編輯:付裕
關鍵詞:齊白石 北京畫院 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