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xié)商議政>委員履職故事
記者手記 | 東方的夜鶯
想起一則名叫《夜鶯》的童話,,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唯一一篇以中國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故事。主線情節(jié)圍繞兩只外形一致的夜鶯推進,。鑲滿鉆的人造夜鶯只能機械重復(fù)曲調(diào),自然中成長的夜鶯則會按自己的方式高歌,。
巧的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就被譽為“中西合璧的夜鶯”,還巧的是,,她是中國首位將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集于一身的歌唱家,,更巧的是,她和童話里自然之子的夜鶯一樣——都追求一個“真”字,。
相信看過舞臺上或熒幕中吳碧霞演出的人,,都和我有一樣的共鳴:她似乎就是為歌唱而生,。從童年熱愛,到閃耀舞臺,,一步步聲樂跋涉,,血肉之軀鍛造成了樂器,每個音符都帶著金屬般質(zhì)地,。
藝術(shù)的真諦,,本就包含讓看似相斥的支流在深處貫通。面對中西聲樂體系的交匯,,她把質(zhì)疑碎石熔煉成橋墩,,在文化斷層上架起橋梁,每個轉(zhuǎn)音都是文明對話,。
比起采訪,,記者與吳碧霞更像是一種“朋友間聊天”,舞臺上的她讓歌唱光芒萬丈,,舞臺下的她同樣閃著藝術(shù)家之光,。面對鮮花和掌聲,她始終保持苦修之清醒,。歌者長出了年輪,,歌聲依舊初雪質(zhì)地。我想,,藝術(shù)家不只在聚光燈下,,更在黑暗中的自律里。當(dāng)我們談?wù)撈饏潜滔?,敬佩的也不只是專業(yè),,還有她的溫潤、堅韌,、向著完美之境跋涉,。
器者無界,藝海無邊,,是吳碧霞對藝術(shù)之要求,也是對青年之期望,。當(dāng)古老而永恒的“中國故事”在舞臺上破土而出,,她站在光里,光也從舞臺灑向世界各地的每一位聽者,。
純粹者自帶刀鋒,,藝術(shù)之真無須加冕。(本報記者 付振強)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