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人物
“他把最好的論文都‘寫’在企業(yè)里”
——追憶“中國質量管理之父”劉源張
劉源張在學術會議上作報告。受訪者供圖
錢學森寫給劉源張的信。中國科學家博物館供圖
2025年1月1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源張誕辰100周年,。“劉先生把最好的論文都‘寫’在了企業(yè)里,,他的研究成果與全國各地企業(yè)的成長緊密相連,。今天中國制造能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劉先生功不可沒,?!弊窇浧鸨蛔u為“中國質量管理之父”的劉源張,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汪壽陽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距離劉源張辭世已10年有余,但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郞志正仍清楚地記得,,在近千人的送行隊伍中,來了好多退休廠長,、車間主任和普通工人,,甚至還有不少老工人派孩子前來。
“劉老在中國大地播下了第一顆質量管理的種子,,在他的精心照料和呵護下,,質量管理之樹茁壯成長,現(xiàn)已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質量管理森林,?!敝袊|量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段永剛說。
與質量管理結緣
1956年8月25日,,從日本舞鶴港開來的“興安丸”輪船??刻旖蚋邸r隔15年,,劉源張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在劉源張身邊學習和工作了30余年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佟仁城告訴記者,劉源張自幼命運多舛。他原本姓張,,家庭變故,,被過繼給了外祖母劉氏,這也是他名字的由來,。
1941年秋,,劉源張考入燕京大學,然而僅讀了3個月,,太平洋戰(zhàn)爭就爆發(fā)了,,學校被迫關閉。次年3月,,劉源張赴日留學,,輾轉長崎、高松,、山口等地,,于1946年4月考入京都帝國大學(現(xiàn)京都大學)經(jīng)濟學部。在那里,,劉源張遇到對他影響深遠的導師青山秀夫,。
1950年12月,在青山秀夫推薦下,,劉源張進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
“你畢業(yè)后想干嘛呀?”青山秀夫問,。
“我想回家,。”劉源張生前接受采訪時說,,導師原本希望他回到京都大學教書,,見他執(zhí)意回國,遲疑了一下,,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為此建議他不要搞純理論,,學點實用的,,回國用得上。
于是,,劉源張改學運籌學,,質量管理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斯坦福大學教授格蘭特是當時國際質量管理界的大師,。為了聽格蘭特的課,,連續(xù)兩個暑假,劉源張索性搬到斯坦福,。格蘭特學識淵博,,上課時引經(jīng)據(jù)典、妙趣橫生,,使劉源張逐漸對質量管理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回國后不久,原本想去長春一汽的劉源張收到時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錢學森的信,,力邀其加入運籌學研究室,。
當了解到劉源張想從事質量控制工作時,錢學森給他放了1個月的假,,讓他去各個工廠跑一跑,,了解一下情況。
最終,,在錢學森的幫助下,,劉源張建立起我國第一個質量控制研究組,致力于研究,、應用和推廣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1957年9月,劉源張與第一機械工業(yè)部合辦的質量控制講習班開講,。這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質量控制講習班,。隨后,他又與紡織工業(yè)部,、電子工業(yè)部等合作辦了講習班,,為我國企業(yè)撒下了一顆顆質量管理的種子。
做研究室與工廠間的“搬運工”
北京國棉一廠,、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長春一汽、鞍鋼……在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翠紅印象里,,劉源張一年有300多天都泡在企業(yè),跑遍了大江南北的大小工廠,,介紹推廣質量控制理論和方法,。
1960年,冬日的長春一汽車間,。彼時,,駕駛桿下端的渦輪蝸桿是“解放”牌卡車的關鍵零部件,廢品率頗高,。劉源張帶著專家小組,,一邊幫工人掃地,、遞零件、擦機床,,一邊觀察工人的操作動作,。幾天記錄了500多個測量數(shù)據(jù),畫成波動圖和控制圖,,計算出統(tǒng)計分析結果,。最后他們發(fā)現(xiàn),是機床一端機座里的墊片被磨損3微米導致了高廢品率,。
從此,,劉源張“工廠大夫”的美譽不脛而走。不過,,他卻戲稱自己是“搬運工”:把西方的東西搬到東方來,,把東方的東西搬到西方去;把研究室的東西搬到工廠來,,把工廠的東西搬到研究室去,。
“我不需要你成為大名鼎鼎的科學家,但你一定要把專業(yè)做好,,成為你這個領域的專家,。”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曉光對劉源張的這句教導印象頗深,。劉源張口中的專家,不能“宅”在研究室,,必須泡在車間一線,。
“劉先生特別注重將理論與中國企業(yè)實際相結合,他強調要‘把自己的變成大家的’‘把復雜的變成簡單的’,。他不在意自己的管理理論是否變成大部頭的著作,,而是將它們簡化成為工人朗朗上口的口訣?!辟∪食钦f,。
就這樣,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漸漸在國內推廣開來,。1960年,,劉源張在試點工作經(jīng)驗基礎上,出版《運籌學在紡織工業(yè)中的應用》一書,,開啟了我國管理科學理論聯(lián)系行業(yè)實際的先河,。
“我不寫那些大部頭的著作,我就帶我編寫的這些小冊子下工廠,,給工人們看,?!眲⒃磸埳敖邮懿稍L時說。
一生追逐質量強國夢
一個偶然的機會,,以前在北京國棉一廠的合作伙伴,、彼時任北京清河毛紡廠副總工程師的王槐蔭邀請劉源張到清河毛紡廠工作。在那里,,劉源張開辦了第一個全面質量管理講習班,,組建了我國第一個質量管理(QC)小組,。
劉源張學生,、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仲何回憶說,為解決清河毛紡廠紡織斷紗問題,,劉源張在車間蹲了3個月,。“老頭往機器邊上一站,,就知道聲音對不對,,最終讓成品率從70%提到99%以上,讓用了幾十年的老設備生產(chǎn)出獲國優(yōu)金獎的產(chǎn)品,?!蓖踔俸握f。
此后,,劉源張又到北京內燃機總廠,、二汽等10多個大型企業(yè)推廣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國家有關部門召開現(xiàn)場會,,推廣劉源張倡導的全面質量管理做法,。1979年,全面質量管理開始在全國企業(yè)中推行,。為此,,劉源張被授予了“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武艱告訴記者,,劉源張一生獲獎無數(shù),,幾乎囊括了國際質量管理領域所有大獎,但他最看重“全國勞動模范”這一榮譽,,并將其印在自己的名片上,。在劉源張看來,這個獎是國家對所有質量工作者的肯定,。
隨后幾年,,劉源張以電視講座為切入口,將全面質量管理由工業(yè)企業(yè)擴大到服務業(yè),。一套名為《服務工作全面質量管理》的電視講座在中央電視臺反復播放,,在中國質量管理界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郞志正說:“劉源張先生把全面質量管理概念、理論和方法引入到中國,,結合中國國情,,強調以用戶為中心、過程控制,、PDCA程序應用,,以及群眾性質量管理小組的活動等,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管理,。先生親自講課培養(yǎng)了一批質量骨干,,并輔導了一批企業(yè)的全面質量管理活動?!?/p>
年近古稀,,劉源張當選“全國質量管理與質證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參與組織了質量管理標準的制定,、宣貫和實施,。在他和同行們的努力下,國家先后出臺了《質量管理體系系列標準(ISO9000族標準)》《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等,,這些標準的實施為我國企業(yè)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作出了貢獻,。
2011年,在《質量發(fā)展綱要》發(fā)布前的討論會上,,劉源張最后發(fā)言:“我只說兩句話,,一是我干了一輩子質量,實現(xiàn)質量強國是我的夢,;二是追求和享受高質量的生活,,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夢。不圓這個夢,,我死不瞑目,!”
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劉源張工作到住院前的最后一刻,?!皠⑾壬侵袊|量管理界的一面旗幟,我們說美國有戴明,、朱蘭,,日本有石川馨,中國有劉源張,?!编O志成說,劉先生的辭世,,被國際質量科學院原理事長瑪麗·簡·瑞恩稱之為“全球質量進步的一大損失”,。
可以告慰的是,,劉源張的夢想,正在中國逐漸成為現(xiàn)實,。
(記者 姜 靖)
(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丁曉蕾,、魏蕾、許清對本文亦有貢獻)
人物簡介
劉源張(1925年1月1日—2014年4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管理科學和管理工程專家、我國全面質量管理領域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質量管理之父”,。他在國內率先倡導全面質量管理,致力于質量管理標準的制定與推廣,,身體力行在全國各地工廠進行宣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費根堡姆終身成就獎,、蘭卡斯特獎,、石川馨—狩野獎等國內外獎項。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