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委員履職故事
守護民族團結之花
馬思元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政協委員,昆山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副會長,獲2020年“昆山好人”等榮譽,。
“要不,,您把手機號換了,?”
“不換,。”
“要不,,您到我無錫的家里躲一躲,?”
“躲什么躲,,我?guī)腿藦摹R哥’,幫到了‘馬叔’,,我還得一直幫到‘馬爺爺’,。”
……
這是馬思元和女兒之間的一段對話,。起因是2023年11月3日,,馬思元參加了“書香政協滿庭芳 同心筑夢新時代”昆山市政協委員讀書履職主題活動。演講最后,,他說出了一句:“有困難找馬叔?!?/p>
原本只是流傳在昆山少數民族群眾中的一句話,,通過政協的平臺傳播開。更多的人撥通了馬思元的電話,,還有不少人登門拜訪,,有的致敬,有的求助,,也有的想合作,。看到父親忙不過來,,女兒想讓他歇歇,。
不過,馬思元樂在其中,。
俠肝義膽善助人
馬思元是山東菏澤人,。祖父是中醫(yī),他懸壺濟世的故事在鄉(xiāng)鄰傳為美談,;父親是木工,,總愛為老鄉(xiāng)們搭把手。家風熏陶之外,,馬思元還自幼習武,,練得一身俠肝義膽。
1986年,,馬思元到昆山創(chuàng)業(yè),。在巴城鎮(zhèn),馬思元和生意伙伴創(chuàng)建了毛紡織貿易加工基地,。他組織聯系山東,、內蒙古、新疆等地近百名羊毛經銷商到昆山洽談合作,,在推動毛紡織行業(yè)發(fā)展壯大的同時,,也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靠著誠信經營和敏銳的商業(yè)頭腦,,馬思元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感恩昆山這座城市,,也感恩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遇到的那些淳樸,、熱情的人們。
那時,,昆山的外地人還不算多,,少數民族更少,大家有困難總是互相幫忙,。每當遇到別人有難處,,馬思元總是及時伸出援手;幫助困難失學兒童,、幫扶困難家庭和經營戶……他樂此不疲,。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叫作“小馬哥”的熱心人,。
個人發(fā)展的同時,,馬思元也不忘支持其他有創(chuàng)業(yè)意愿的同胞,帶領大伙共闖致富路,。王貫華剛到昆山時舉目無親,,創(chuàng)業(yè)一度陷入困境。馬思元得知后,,熱情提供20萬元啟動資金和部分原材料,,幫助王貫華創(chuàng)辦毛條廠。有人估算,,一路走來,,馬思元資助過數百人,幫扶資金超千萬元,。
隨著城市發(fā)展,,如今在昆山工作生活的少數民族同胞共有5萬多名,涵蓋52個少數民族,。來自全國各地的各族同胞,,彼此風俗、習慣,、生活理念有一定差異,。為增進民族團結,馬思元做起了“老娘舅”,,協助有關部門調解各類糾紛,。
“吃飯了嗎,?沒吃我先請你吃飯去?!闭{解糾紛時,,無論雙方有多大情緒,馬思元總是客客氣氣先關心人,。一碗面條,,常讓人暖胃更暖心。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
“有事找馬叔,!”——隨著馬思元調處各類糾紛的增多,,他的大名也不脛而走。昆山及江浙地區(qū)許多人有了棘手事都會請他出面調處,。數十年間,,馬思元親自調解各類糾紛近千起,小至婆媳糾紛,,大至傷亡事故。因為事跡突出,,馬思元先后被評為昆山好人,、蘇州市精神文明十佳新人和道德模范。
2021年,,在昆山市司法局的指導下,,馬思元法律調解工作室掛牌成立,除了由駐站律師為少數民族同胞提供法律援助服務,,馬思元本人更是擔任調解員和普法宣傳員,。
而為了助力更多人實現創(chuàng)業(yè)夢想,馬思元還牽頭成立了“馬叔愛心基金”,,包括王貫華在內曾受到馬思元幫助的人,,也來共同幫助懷揣創(chuàng)業(yè)夢想的年輕人。
2023年,,在昆山市政協和昆山高新區(qū)黨工委的關心支持下,,“紅石榴工作室”在馬思元所辦企業(yè)掛牌成立,成為各民族團結的橋梁與紐帶,。今年4月,,昆山部分小學生參觀了“紅石榴·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和“紅石榴工作室”,同學們現場學習了“彝海結盟”“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等民族團結故事,,了解了我國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等知識,“馬爺爺”的講述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把提案寫在大地上
馬思元長期從事毛紡產業(yè),,前些年一直在考慮如何轉型升級,。思慮過后,他將自己的公司變更為“紅石榴·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
“昆山作為全國百強縣的排頭兵,,肩負制造業(yè)轉型升級的歷史重任。我現在打造紅石榴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是為昆山各族群眾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提供平臺,?!瘪R思元說道。
2022年7月30日,,昆山統(tǒng)一戰(zhàn)線“同心共識大講堂”舉行,,邀請國家高層次引進海外專家作輔導報告,其間多次講到大國工匠,,引發(fā)馬思元的共鳴,。他舉行提問,請教了關于我國高端制造業(yè)和國際對比的問題,。
“他回答得特別認真,。說了有十幾分鐘?!瘪R思元至今記憶猶新,。
回到家,馬思元就在琢磨大國工匠的事情,?!拔野炎约宏P在屋里,反復想,,覺得應該寫個提案,。于是就開始查資料、搞調研,,決定聚焦一個細分領域,,有了初稿,請做企業(yè)朋友,、市政協和高新區(qū)的同志幫著提提意見,。”
前前后后寫了3個月,,開會前一天,,馬思元提交了《關于加強五軸數控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提案》,得到有關部門重視,。而獲悉馬思元在撰寫提案,,幾位少數民族企業(yè)主找上門,坦言他們對職業(yè)教育感興趣,,懂行,、想干,,但是數控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是重資產項目,他們缺錢,、缺場地,,現在只能做一些簡單的上門培訓。
“我就在想,,政府辦提案辦得認真,,咱們也不能把什么事都推給政府。也得自己努力啊,?!瘪R思元說。大家一起盤算了一下:要想干數控人才培養(yǎng),,啟動資金要300萬,。馬思元就和家里人商量,想借給他們,。家里人都不同意,。只讓借50萬,可以不給利息,。
“可是我已經答應人家了,。”馬思元急了,。后來家人先打了50萬,兩個月內給了300萬,,不要利息,,沒寫借條,此后又不斷投入自有資金購置機床,?!拔铱墒前佯B(yǎng)老錢都搭進去了?!?/p>
缺場地,,馬思元提前請走自己廠房里的租戶,創(chuàng)辦“紅石榴·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的實訓基地——昆山市匠工職業(yè)培訓學校,,聘請國際級,、國家級技能大賽的裁判員、評委擔任授課教師,,打造了一片產教融合的高端制造業(yè)人才培養(yǎng)基地和世界技能大賽賽項成功轉化基地,。
得知馬思元創(chuàng)辦職業(yè)培訓學校,昆山多個學校主動找上門,,希望能在此培訓學生,。馬思元不僅幫助培訓學生,,還在基地設立了就業(yè)服務站,多次舉辦技能人才專場招聘會,。今年,,基地培訓了32個學生,除了有3個回老家外,,29個都在昆山就業(yè),。
如今,“紅石榴·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和“紅石榴工作室”工作機制日漸成熟,,形成以社會互嵌促進和諧發(fā)展,,以文化互嵌共筑精神家園,以產業(yè)互嵌帶動共同富裕的成長模式,,成為民族團結建設的生動樣本,。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