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樂觀社會
年近六旬老人照顧丈夫和3位殘疾親人20余年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9月18日電(記者 賈寧)段盛群,女,,1967年3月生,,北京市順義區(qū)楊鎮(zhèn)白塔村人,。20多年來,,她用堅毅與愛心,,悉心照料3位殘疾親人,,
愛的接力:家庭的支柱和希望
1994年,段盛群與丈夫蘇福山喜結(jié)連理,。結(jié)婚的時候她就知道丈夫有3個弟弟,,其中2個為智力殘疾、無法自理,?;楹螅问⑷壕鸵恢睅椭牌耪疹檭晌粴埣驳男∈遄?,生活雖清貧但也溫暖人心,。2000年,婆婆突然因病離世,,照顧兩位小叔子的任務(wù)就落到了段盛群身上,。段盛群想都沒想,就自覺承擔(dān)起了照顧他們的重擔(dān),。她覺得,,自己是家中長嫂,就有這份責(zé)任和義務(wù),,沒啥可猶豫的,。就這樣,雖然操持家務(wù)累點兒苦點兒,,但全家人在她的照料下,,日子都過得平安、順利,,她的心里是甜的,。
逆境中的堅韌:一己之力撐起全家
2016年底,,丈夫接連突發(fā)兩次腦溢血,智力和肢體均受到損傷,,徹底喪失了自理能力,。在這之后,家里唯一健全的二叔子也遭遇了家庭變故,,他的妻子因病離世,,留下了一個年幼且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智力發(fā)育不全的女兒,。作為父親,,二叔
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段盛群就開始了她忙碌的一天,。為全家人準備早飯,給丈夫梳洗,、穿衣,、喂飯喂藥,然后走到相隔兩條胡同的三位小叔子家送早飯,、整理衛(wèi)生,,再回到家中收拾打掃……照顧好親人后,她便急匆匆趕往鄰村的蔬菜大棚打零工,,賺取一些收入補貼家用,。短短2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她還要趕回家中繼續(xù)做飯,、喂飯,、送飯,很多時候自己的午飯都來不及好好吃一口,,又要馬不停蹄地趕回大棚開始下午的工作,。
日常的牽掛:無悔付出與守望相助
每到七八月份,,夜里經(jīng)常下暴雨,別人都是往家里跑,,只有段盛群總是急著往外跑,,有人問她“這么大的雨,你怎么還出門啊
由于常年操勞,,段盛群患有腰肌勞損等慢性病,,但就算趕上腰最疼的時候,她也不放心兩個小叔子和侄女,,只要能下地走路就一定要過去探望,、照料。有一天,,她因為腰疼耽誤了做飯,、送飯,忍痛來到小叔子們的家,,一進門看見他們正在吃夾生的硬面條,,很是心疼。馬上說道:“這面條沒熟,,不能吃,!等我一會兒啊,!”說完就下廚為他們做了一頓熱乎的飯菜,。看到小叔子們吃上可口的飯菜并露出滿足和感謝的神情,,段盛群心里涌出了一股暖流,,覺得自己累點苦點也都值得。
在段盛群的言傳身教下,,兒子深知母親的不易與偉大,,經(jīng)常盡力幫忙照顧家人。每當(dāng)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時,,他都會默默地接過家務(wù),,說:“媽,,您歇會兒,!交給我吧!”周圍的鄰居們看在眼里,,也都被段盛群這幾十年的堅守深深感動,。在她忙不過來的時候,大家都熱情給予幫助,。村黨支部,、殘聯(lián)也一直關(guān)注和支持段盛群一家,不僅為她家送去生活物資,,還不定期組織村里志愿者上門幫助做家務(wù),。這些匯聚起來的關(guān)愛與幫扶,,不斷為段盛群帶來溫暖和力量。
段盛群,,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農(nóng)村婦女,,以一顆良善之心,默默承受著生活的苦澀與艱辛,。她不僅用愛心和行動溫暖著家人,,更用堅韌和毅力詮釋著孝老愛親的美德。
編輯: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