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視 頻>微光>聚焦 聚焦
留住“根”的記憶 傳承“僑”的精神
——泉州首個村級僑史館誕生背后
編者按:2024年4月21日,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永寧鎮(zhèn)下宅村華僑歷史紀念館開館,,成為泉州首個村級僑史館,。這是由第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七屆深圳市政協(xié)委員,,銀迅控股董事長莊紫祥捐資700萬元,并捐獻祖宅“懷清小筑”改建而成,。這座僑史館的誕生,,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近日,,記者走進下宅村華僑歷史紀念館,,探尋其背后的點點滴滴。
“無論走得多遠,,家鄉(xiāng)永遠是我的‘根’,。”
“先輩們背井離鄉(xiāng)遠赴海外至今已有600余年,,他們艱苦奮斗,、反哺家鄉(xiāng)、愛國愛鄉(xiāng),?!?/p>
“作為政協(xié)委員,我有責任記錄華僑歷史,,講好華僑故事,。”
……
在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永寧鎮(zhèn)下宅村華僑歷史紀念館(下稱“僑史館”)三樓,,陳列著一把褪了色的木制玩具槍,,通過這把玩具槍,莊紫祥帶著記者一起回到了他的童年時光,。
緣起:留住“根”的記憶
1968年,,莊紫祥出生于石獅市永寧鎮(zhèn)下宅村(亦稱霞澤)。在父母的諄諄教誨下,,莊紫祥自幼便懂得與人為善,、心懷感恩和樂于助人。父親莊永釗常說:“做人要正,,頂天立地,,問心無愧,男人存在的價值就是解決問題!”這句話如同一顆種子,,在他的心里生根發(fā)芽,。
童年時光里,一群特殊的守護者——駐扎在下宅村的解放軍官兵,,是莊紫祥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下宅村的地理位置,每年六月份,,解放軍都會來此駐扎并進行軍事演習,,父親每次都會將自家的房子無償借給他們居住。
“解放軍叔叔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們那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莊紫祥回憶說,,幼時的他身體很差,,有一位解放軍叔叔為了鼓勵他堅持早起跑步鍛煉身體,許諾如果他做到了,,就送他一把玩具槍,。“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跑步對一個孩子來說談何容易,,但為了得到那把槍,,我每天都堅持,?!鼻f紫祥說,這讓他認識到為了心中的目標,,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并付出不懈的努力,。
解放軍的到來,給下宅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那個連用油燈都顯得奢侈的年代,,解放軍為村莊接通了電燈,還帶來了村民急需的藥品,。
“那段時光,,我深刻體會到了解放軍是人民子弟兵,他們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而那把玩具槍,,也成了刻苦自勵的象征,一直激勵著我,?!鼻f紫祥感慨萬分。
歲月流轉,,十歲的莊紫祥隨父母遷居香港,,后又遠赴英國深造,,并在那里取得了會計師資格,獲得了高薪職位,,過上了優(yōu)越的生活,。然而,在他心中,,那份對祖國的眷戀與熱愛始終不曾減退,。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海外的安逸生活,,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重新書寫自己的故事,?!盁o論走得多遠,家鄉(xiāng)永遠是我的‘根’,?!鼻f紫祥深情說道。
憑借著對金融行業(yè)的敏銳嗅覺,,莊紫祥在時代的洪流中乘風破浪,,于2003年創(chuàng)立了銀迅集團,深耕金融科技與支付領域,,歷經(jīng)二十余載的砥礪前行,,公司打造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金融科技支付平臺,擁有700多萬個商家用戶,,遍布全球各地,。
自2016年起,莊紫祥與政協(xié)結緣,,先后擔任哈爾濱市政協(xié)委員,、深圳市政協(xié)委員,2023年,,成為第十四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事業(yè)有成之時,莊紫祥的心中始終牽掛著那片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2019年,,下宅村決定籌建村級華僑歷史紀念館,得知這一消息后,,莊紫祥毫不猶豫地捐資700多萬元,,并慷慨獻出祖宅“懷清小筑”,就地改建成僑史館。
莊紫祥介紹,,下宅村的先輩們背井離鄉(xiāng)遠赴海外,,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永樂十五年隨鄭和船隊第五次下西洋,輾轉落戶印尼東爪哇,,至今已有600余年,。后來又有鄉(xiāng)民遠渡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尋求生計,,足跡遍布東南亞,、歐美,形成了龐大的華僑群體,,人數(shù)眾多,,約3000人。僑眷更是占據(jù)了下宅村村民的80%,。
“作為政協(xié)委員,,我深感有責任記錄華僑歷史,講好華僑故事,?!鼻f紫祥表示,從家鄉(xiāng)的故事講起,,不僅能喚起對歷史的記憶,,更可以激勵和培養(yǎng)年輕一代,讓他們不忘歷史,,繼承和發(fā)揚華僑精神,。
建館:記錄“僑風采”,傳承“僑精神”
4月21日,,下宅村華僑歷史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其外墻以古樸的紅磚砌成,,西式挑梁上巧妙融合了閩南建筑特有的淺浮雕灰塑工藝,,獨具匠心。
走進僑史館,,一盞造型猶如海浪的大型吊燈映入眼簾,。泉州市石獅市永寧鎮(zhèn)下宅村僑聯(lián)主席王金釵介紹,這盞吊燈寓意著先輩們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乘風破浪,,遠赴他鄉(xiāng),,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獲成功的壯麗歷程?!斑@是對先輩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致敬,,也是對他們成功后不忘回饋故鄉(xiāng)的頌揚。”
莊紫祥介紹:“為了客觀全面地呈現(xiàn)歷史,,下宅村僑聯(lián)毅然挑起重擔,,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工作。他們多次跨越重洋,,在海外各同鄉(xiāng)會搜集珍貴的歷史資料,。由于時間跨度大,資料分散,,這一過程異常艱難,。欣慰的是,各同鄉(xiāng)會都給予了極大支持,?!?/p>
僑史館的一二層,像一本“活”的歷史書,,詳盡地記錄了華僑們艱苦奮斗的歷史,。特別是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一群勇敢的海外華僑挺身而出,,他們中既有壯烈犧牲的英雄王和江,,也有加入菲律賓華僑共產(chǎn)黨、參加抗日游擊隊的老兵王子華,,還有以筆為劍,、創(chuàng)作無數(shù)愛國詩篇的愛國詩人王人杰。
“樹高千丈不忘根,,游子最念故鄉(xiāng)情,。”這句話在下宅僑胞身上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八麄冸m然遠離故土,但內(nèi)心深處對家鄉(xiāng)的眷戀與牽掛卻從未改變,。華僑們積極參與家鄉(xiāng)的公益建設,,從創(chuàng)辦‘霞澤小學’、翻建校舍,、改善照明條件,,到修建道路、建設公園,、建立工廠……”王金釵介紹,,1949年至2022年,下宅村僑胞累計公益捐資金額超過7000萬元,。
一件件帶有時代印記的展品,、一段段充滿回憶的故事,,無聲地講述著幾代下宅人背井離鄉(xiāng)、艱苦奮斗,、反哺家鄉(xiāng),、愛國愛鄉(xiāng)、奉獻社會的故事,,讓人無限感慨,。
“我的初衷是記錄‘僑風采’,傳承‘僑精神’,,希望這座僑史館可以照亮華僑們那份純粹而熾熱的愛國情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銘記歷史,不忘初心,?!鼻f紫祥如是說。
近年來,,心系家鄉(xiāng)的莊紫祥陸續(xù)捐建霞澤小學運動場和港澳樓,、下宅村綜合大樓、下宅村紫祥僑親公園,,合建永寧中心幼兒園霞澤分園二期工程等,,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僑精神”。
下宅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蔡運河表示,,僑史館已經(jīng)成為學校的教育參觀點。未來,,計劃將僑史館提升為華僑紅色教育基地,,歡迎更多華僑及其后代來參觀交流,讓這份華僑愛國愛鄉(xiāng)的精神得以傳承,。
“僑史館是一個教育平臺,,教育和啟發(fā)著年輕一代,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庇缹庢?zhèn)黨委書記邱春旭說。
福建省僑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陳式海表示,,僑史館是講好華僑故事,,展現(xiàn)廣大僑胞守望相助,、情系桑梓的重要場所,是滿足廣大僑胞銘記歷史,、回憶鄉(xiāng)愁精神家園,。希望下宅村僑史館的建設能夠進一步激發(fā)福建省廣大僑胞為家鄉(xiāng)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監(jiān)制:李木元 解艷華
統(tǒng)籌:宋寶剛 康亮
編導:王星星
記者:馬嘉悅
攝像:康亮 許義甫
后期:賈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