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杭州第19屆亞運會>來“浙”里看亞運
杭州亞運會“氣氛組”是怎么練成的,?
——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出圈”背后的故事
人民政協網10月9日電(記者 張佳琪 杜曉航 )“沸騰了,,全場球迷合唱”“體操運動員出場方式好有趣”……杭州亞運會期間,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多次因熱搜“出圈”,。這個包括黃龍體育中心體育場,、體育館、游泳跳水館的大型場館綜合體,,如何將競賽保障與觀賽氛圍同時“拉滿”,?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采訪了場館相關工作人員,。
提升體驗感,,秘密在“體育展示部”
在黃龍體育中心體育館,競技體操選手出場時的動態(tài)肖像給了觀眾很大震撼,,網上隨即出現熱評:“這屆DJ是懂出場的,。”
屏幕搭建,、燈光音樂,、動態(tài)肖像,以及暖場,,這些都是體育展示工作的呈現,。黃龍場館群體育展示團隊相關負責人趙闊表示,,每次大型綜合性運動會,體展領域都會“絞盡腦汁”設計方案,,更好地服務于運動員展示需要,。“早在亞運會籌辦之初,,團隊就提出了動態(tài)創(chuàng)意,。我們希望運動員一亮相就能帶給觀眾視覺上的沖擊,也考慮了高層觀賽觀眾的感受,,希望他們能看清運動員的面容,。”
(動態(tài)肖像展示畫面)
為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競技體操,,體展部還耗時兩個月,,制作了由浙江籍運動員出鏡的短片,涵蓋訓練鏡頭和往屆亞運會風采,。趙闊介紹,,“短片看起來像微電影一樣,能幫助觀眾迅速,、直觀地了解競技體操的各類項目,。”對于網友評價的體育小項片頭像電子游戲里“選擇出場英雄”,,趙闊解釋,,選擇的過程就像一個“帶感”的小標題在吸引大家的目光,這種形式比較有新意,?!皬膱鰞韧獾姆答亖砜矗瑘F隊的設計收到了滿意的效果,?!?/p>
(體育展示團隊在黃龍體育中心體育場)
不同于室內場館,室外場館氣氛往往能達到“排山倒海,、山呼海嘯”之勢,。當中國男足亞運隊5比1戰(zhàn)勝印度隊時,全場3萬多名觀眾開啟大合唱《我愛你中國》,,讓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新聞發(fā)言人徐家偉久久難忘,。“體育展示對于調動現場氣氛具有關鍵作用,,室內外情況不同,,項目不同,比賽結果不同,體展內容也不一樣,?!毙旒覀ソ榻B,運動員入場希望場上“熱”起來,,落后的時候希望給點激勵,,賽后情緒不能調動太高,否則不利于觀眾散場,?!绑w育展示是一項系統工程,總的來說,,氣氛會調動在一個合理,、合適的區(qū)間?!?/p>
場館“換裝”不留一顆螺絲
亞運會期間,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承擔了足球,、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水球5個項目比賽任務,,其中三館聯動的訓練和比賽日有7天,兩館同開的有4天,。為保證場館運行工作平穩(wěn)有序,,黃龍體育中心建立了競賽場館“館長制”,上線DRS綜合管理系統,,指揮層可實時監(jiān)測場館群內3個競賽場館和1個訓練場館,,確保賽事全程可管可控。
(杭州亞運會競技體操男子單杠決賽頒獎儀式現場)
因先后承擔競技體操,、蹦床,、藝術體操比賽,黃龍體育中心體育館有重要的轉場任務,?!?月29日競技體操結束之后,我們就開始了第一次轉場,?!秉S龍場館群體育展示和頒獎儀式主任張英表示,29日晚7點,,30多位拆卸工人進場工作,,加上大會工作人員、志愿者,,最高峰場內約有200人同時作業(yè),。一直到凌晨2點,,6輛大卡車載著所有物資順利撤離。最后清場,,大家要確保一點木屑,、一顆螺絲都不能留下。30日一早便開始新場地的鋪設,、線路調整以及燈光,、音響、播報的聯調聯試,?!皟H用了30個小時,我們比原計劃提前6小時轉場到蹦床比賽項目,?!?/p>
采訪時,張英還跟記者聊到一個細節(jié),。按照工作人員提前到場的要求,,只要上午有比賽,不少人早上5點多就從家里出發(fā)趕往賽場,,晚上離場已是深夜,。徐家偉也對團隊充滿了敬佩:“吃苦耐勞是大家身上的寶貴品質,雖然工作強度大,,大家都扛下來了,,沒有一句怨言?!?/p>
隨著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頻頻“出圈”,,體育展示部也跟著“火”了一把。張英告訴記者,,競賽期間,,場館群內部還在“暗暗較量”——哪個場館更受歡迎、哪個現場氛圍更好,,“有了體育展示工作的‘競爭’,,也就有了大家看到的精彩?!?/p>
(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體育展示團隊部分人員合影)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