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聚焦
地球第二份“綜合體檢報告”出爐
據(jù)物理學家組織網(wǎng)17日報道,,來自8個國家的29位科學家對地球開展了一項綜合“體檢”,,分析了9個相互關聯(lián)的“地球邊界”。結(jié)果表明,,人類活動已經(jīng)突破了其中6個邊界的安全水平,,正在將地球推向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大多數(shù)物種宜居的“安全操作空間”之外。
人類已經(jīng)突破地球的生態(tài)邊界,。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wǎng)
“地球邊界”指一些閾值,,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淡水,、土地利用,以及合成化學品和氣溶膠的影響等,。地球的各項指標需要留在這些閾值內(nèi),,以確保地球是一個穩(wěn)定、宜居的星球,。
但這份新研究指出,,9個邊界中的6個——氣候變化、森林砍伐,、生物多樣性喪失,、包括塑料在內(nèi)的合成化學品、淡水消耗和氮的使用已被突破,,剩下3個邊界中的兩個——海洋酸化,、大氣中顆粒物污染和灰塵濃度處于臨界狀態(tài),只有臭氧消耗在安全范圍內(nèi),。
2009年,,科學家首次對地球開展類似“綜合體檢”,當時只有全球變暖,、滅絕率和氮超出了其極限,。
論文合著者、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約翰·羅克斯特倫指出,,人類仍在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沒有跡象表明除了臭氧層外,任何其他邊界已開始朝正確的方向扭轉(zhuǎn),。自從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zhì)被禁止以來,,臭氧層正在慢慢修復,。
而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物種滅絕的速度至少是過去1000萬年間平均滅絕率的100倍,,超出地球安全邊界的10倍,;氣候變化的閾值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有關,,這一濃度目前為417ppm(ppm為百萬分之一),,遠高于350ppm的安全邊界。
這項新研究還首次對人類產(chǎn)生的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從微塑料和殺蟲劑到核廢料以及滲入環(huán)境的藥物進行了量化,,結(jié)果顯示這些化合物的數(shù)量也都超過了安全邊界,。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