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僑聲>聚焦
旅新僑胞晨曉:
以藝術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晨曉在新西蘭奧克蘭創(chuàng)作的大地藝術作品《56個龍圖騰》
本報記者 李寅峰
近日,,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舉辦一場捐贈儀式,,該院晨曉藝術及設計院院長、新西蘭籍華人藝術家晨曉捐出100萬元人民幣,,作為校院文化建設,、學生培訓、新農村建設,、老師課題研究,、各類教學方面的獎學金?!拔蚁M麑W生能學有所成,,并高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旗幟,以更豐富的藝術語言,,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晨曉說,。
之所以這樣說,、這樣做,,于晨曉來說,,是作為一個藝術家、教育工作者的社會責任使然,。
晨曉出生于浙江省的教育世家,,從小接受過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1986年,他先后赴澳大利亞,、新西蘭求學,,在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研究專業(yè)碩士畢業(yè)后,留在當地搞藝術創(chuàng)作,。旅居海外期間,,晨曉游歷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并在多所世界著名的藝術院校舉辦講座,,進行藝術交流,,同時在世界各地舉辦70多場個人畫展,大量畫冊和作品在西方國家被出版和介紹,。
“在國外,,華僑華人搞文學藝術的不是很多,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華僑華人藝術家的作品走進旅居國的主流社會更是不容易,。我作為藝術家,更應該承擔起使命,,做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講好中國故事?!背繒宰⒁獾?,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符號,有時候并不能完全引起國際審美的認同,,在相互不了解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受到當地人排斥?!爸袊适略趺粗v,?必須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我為主,,融通中外。比如藝術作品,,要加強趣味性,、故事性,運用對方聽得懂,、易接受的話語體系和表述方式,,不斷增進理解、擴大認同,。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搭建起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互動交流的橋梁,。”
結合自己的思考,,在奧克蘭市中國城,,晨曉創(chuàng)作了大地藝術《56個龍圖騰》?!拔乙源┰綍r空的概念去創(chuàng)作,,既有中華民族的美學觀念和精神哲學,也符合當地人的審美,。巨大的紅色柱子矗立在廣場上,,代表著遠古圖騰及社會內容,蘊含先秦理性精神,,彰顯建筑的‘空’與‘靈’……”在晨曉看來,,以藝術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做的是要選擇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語言,?!安荒苡舶畎畹模獫櫸锛殶o聲般的,。比如這套作品,,展示的圖騰文化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共同的語言,顏色和外形也符合國際化審美,,得到當地群眾的尊重和喜愛,,最終成為當地著名的地標。這是一次很好的實踐,?!?/p>
晨曉建議,國內有關部門重視對海外華僑華人藝術家的支持和聯絡,?!八麄兌袊幕⑹煜の鞣剿囆g語言,,在海外生活工作多年,,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現成資源。建議加大力量支持他們在海外的藝術發(fā)展,,團結并鼓勵他們發(fā)揮更大作用,。”晨曉說,。
此外,,作為文化藝術的教育工作者,晨曉也期待國內更多的藝術新人能夠以文化藝術為紐帶,以聯通中外為己任,,肩負起更多使命。希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學子心中深深扎根,,并由他們帶著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編輯:賈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