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者正青春>照片里的青春
照片里的青春 | 讓青春一脈相承
5月10日,,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百年來共青團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青春歷程,深刻闡明了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的歷史經(jīng)驗,,對當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對做好新時代共青團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激勵廣大團員青年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
如今,,我已不再年輕,但回憶起青春韶華時努力奮斗的經(jīng)歷,,依舊熱血沸騰,。再一次執(zhí)筆給了我一次暢想青春的機會。
這是一張攝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照片,,圖中的長者是我的恩師——享譽中外的書畫大師劉炳森先生,,照片所表現(xiàn)的是老師在點評我的書法作品《天下為公》。
劉炳森先生傳統(tǒng)功力深厚,,以隸,、楷著稱于世,并兼長行、草,。隸法在堅實的傳統(tǒng)功力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獨樹一幟,,世稱“劉體隸書”。年輕的我,,作為他的學生,,飽受老師的教誨,深得老師的真?zhèn)?。跟老師學習書畫幾年,,是我正在藝術上爬坡的節(jié)點,每周的上課時間,,我就像一塊海綿,,如饑似渴地汲取著新鮮知識?;厥淄?,在我藝術的成長過程中,師從劉炳森先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6歲習字,10歲學畫,,幾十年的藝術歷程,,涵蓋了我整個的青春歲月。
1985年夏天的一天,,19歲的我,,撐一葉小船,從蒼南的小云兜直奔鷗江,,開始了我北上天津的求學之路,。在天津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習的同時,開始了我拜師學藝的經(jīng)歷,。
我最早認識的書法大師是龔望,。龔望先生是擅寫《石門頌》風格的當代隸書大家,他教我從《張遷碑》入手習字,,接著臨摹《曹全碑》,、《禮器碑》、《封龍山頌》等碑刻,。
受教于華非先生,,其篆隸皆精,線條變化多端,書風遒麗清雅,。
而后通過繪畫認識孫其峰和蕭朗,,他們看了我的畫作,很是喜歡,,因此在藝術上給予我很大的指導,,也讓我的書畫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
我曾先后在天津,、北京,、西安、太原,、大同,、菏澤、蘇州,、濟南,、澳門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展,。還曾赴法國,、日本、韓國,、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意大利、泰國,、圣馬力諾等國家舉辦個人展覽及文化交流活動,。
2014年,在英國倫敦皇家歌劇畫廊舉辦了韓必省書畫作品展,,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出席活動并致辭,,參觀者絡繹不絕,展覽獲得成功,。一位旅居英國幾十年的老華僑,,在一幅潑墨山水畫前佇立了很久,他對我說:看到你的畫,,就好像又回到了家鄉(xiāng),。
2016年由我設計,由中國和薩摩亞群島共同策劃的“雞年生肖郵票”,,正式在兩國同時發(fā)行,。在我的設計里,一只火紅的大公雞,昂首挺胸,,氣宇軒昂,,展現(xiàn)出崛起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潮頭的偉大形象,。郵票的發(fā)行,,受到了中國和薩摩亞群島民眾的歡迎和追捧,同時也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走向世界,,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此后,作為中外藝術交流項目,,先后為多個國家設計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生肖郵票”,。
2017年11月,由全國政協(xié)書畫室,、民革中央畫院,、天津市政協(xié)港澳僑委、天津民革市委會主辦,,天津美術館,、民革天津畫院承辦的《綠水青山——韓必省山水畫展》在天津美術館成功舉行。實現(xiàn)了我用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方式,,詮釋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fā)展理念的夙愿。
2021年7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弘揚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激勵澳門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韓必省個人書畫作品展暨為濠江中學,、教業(yè)中學書畫捐贈活動》六月末在澳門舉行,。開幕式上,向在澳門升起第一面國旗的濠江中學和百年名校教業(yè)中學捐贈《澳門春暖》和《景氣和暢》兩幅作品,。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我慶幸,我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我愿與青年同行,,讓青春一脈相承,不辱使命,,不負眾望,,無愧于人民,,無愧于祖國。
(作者系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中央書畫院副院長韓必省)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青春 書畫 照片 中國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