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基礎疾病篩查項目”啟動
近日,,由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中國抗癌協(xié)會血液腫瘤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工作組發(fā)起,,百濟神州支持的“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基礎疾病篩查項目”正式啟動,。
本次調研項目旨在通過全國范圍2000例多中心患者調研,,分析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ㄏ挛暮喎Q“慢淋”,,或“CLL”)患者的基礎疾病分布,,驗證房顫等心血管高危人群的篩查模型與評估患者長期生存和治療狀態(tài)下生活質量,推動建立基礎疾病管理相關評估系統(tǒng)以及患者生存質量評估標準,,為臨床治療制定更為適宜的治療決策提供依據,,助力國內慢淋治療進一步邁向長期慢病管理的新未來,為更多患者實現長期生存并且改善生存質量,。
聚焦慢淋疾病管理挑戰(zhàn),,改善患者長期生存質量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主要發(fā)生在中老年人群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以淋巴細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臟和淋巴結聚集為特征,。目前,我國慢淋發(fā)病率約為0.18/10萬,,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3%,,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以及國民健康體檢意識的提高,,慢淋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作為相對惰性的腫瘤,其表現為發(fā)展慢,,病程長,,治療周期通常為5~10年。而CLL患者多為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加之由長期治療帶來的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風險,,都成為影響CLL患者治療方案選擇的關鍵因素?!敝袊拱﹨f(xié)會血液腫瘤專業(yè)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淋巴腫瘤中心主任邱錄貴教授介紹,BTK抑制劑是CLL治療的主要藥物,,例如第一代BTK抑制劑伊布替尼在長期隨訪治療過程中,,每年均有患者發(fā)生房顫,在近期更新的伊布替尼美國說明書中也警告具有心臟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和糖尿?。?、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以及急性感染患者中,服用伊布替尼治療具有較高風險發(fā)生死亡或猝死的事件,,需要引起警惕關注,。然而,目前國內CLL治療領域仍缺少相應的數據,,來輔助醫(yī)生評估篩查出具有心血管高風險的患者并以此參考制定更為適宜的治療決策,,因此本次調研應運而生。
助力優(yōu)化治療決策,,推動治療慢淋如治慢病
于2021年12月正式發(fā)布的《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療現狀白皮書》,,其前期調研覆蓋了全國約450家醫(yī)院近1000位血液科臨床醫(yī)生的大樣本數據,深度分析并總結了我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療現狀與主要挑戰(zhàn),。調研揭示了包括BTK抑制劑在內的創(chuàng)新治療方案應用于臨床,,為患者帶來更豐富治療選擇,,同時也亟待解決治療前后,對于患者心血管等基礎疾病和治療伴隨心血管事件風險的評估缺失或證據不足的問題,。
根據“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CLL/SLL患者伴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在總調研病例中分別為31%,、23.5%、14.9%,。在用藥治療階段的調研數據顯示,,78%的醫(yī)生關注BTK抑制劑治療過程中房顫等心血管不良事件,而因不良事件(AE)導致治療中止率最高達到33%,。今年度啟動的篩查項目,,將聚焦患者的基礎疾病和長期生活質量情況,進行一輪深入的調研,。
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工作組組長,、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血液科主任李建勇教授指出,隨著醫(yī)學進步與新療法不斷涌現,,淋巴瘤已經成為惡性腫瘤領域中進步最快的癌種之一,,包括慢淋在內的淋巴瘤逐漸向一種可能被治愈的慢性疾病轉變,令患者對于慢淋治療的期待由過去的“活得長久”逐漸升級為“活得長久,,活得更好”,。這就要求醫(yī)生與患者雙方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更加主動,、科學地評估患者個體的整體健康情況,,特別是慢淋患者在長期治療的情況下,可能發(fā)生的房顫等較危險不良事件的潛在風險,,在治療方案決策前提供快速,、有效的評估系統(tǒng),幫助醫(yī)生基于更加完善的診前評估,,來制定更為優(yōu)化的治療方案,,推動實現治慢淋如治慢病,幫助更多患者延長生存,,改善生存質量,。
百濟神州大中華區(qū)首席商務官殷敏女士表示,秉持“百創(chuàng)新藥,,濟世惠民”的初衷,百濟神州自成立以來,,在血液腫瘤等領域持續(xù)深耕,。此次支持本次篩查調研工作,,與各方形成合力,期待能夠基于大樣本患者數據的科學分析與評估,,為臨床方案和指南共識的制定提供更多科學證據,,推動國內慢淋長期慢病管理水平的提升,為患者帶來更多福祉,。
據了解,,此次項目調研和隨訪將歷時2年,最終計劃發(fā)布中國CLL患者的基礎疾病分布情況,,推動患者基礎疾病評估標準與系統(tǒng),,驗證房顫高危人群評估系統(tǒng)在中國應用可行性,推動臨床就有關CLL治療基礎疾病風險的主動管理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期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更完善的診療與患者心血管管理共識建議,,共同助力我國慢淋治療水平再上新臺階。
編輯:何方
關鍵詞:治療 患者 疾病 慢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