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委員記者 周忠和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科技工作的委員,,每年聽政府工作報告最關注的是這一年國家在深入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有哪些新舉措,、新亮點,譬如基礎研究的科技投入增加了多少,?政策上有什么變化等。
報告給我感受最深或者說最充滿期待的,,是其中提到今年國家將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雖然對于方案的具體內容現在還無從得知,但從方案的名稱“攻堅”二字,,我覺得用得恰如其分,。中國科技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fā)展,當前遇到的諸多問題千頭萬緒,,其中既有歷史,、文化的原因,,也有現實發(fā)展過程中的原因。在我看來,,“攻堅”是破局科技制度改革“急難愁盼”問題的關鍵所在,。對于這些“難啃的硬骨頭”,我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很讓人欣慰和心存期待,。
此外,報告中還提到今年國家將“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guī)劃,,加強長期穩(wěn)定支持”,,這對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學者無疑是一件令人期盼的好策,期待進一步細化舉措的出臺,。
如果說以上兩點都還屬于較為宏觀的政策舉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關科技領域的亮點,還有很多實實在在的舉措,。譬如,,“加大研發(fā)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y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p>
俗話說,僅有好的規(guī)劃與制度還不夠,,成功的關鍵在于落實,,細節(jié)決定成敗。希望相關政策制度與實施多多征求一線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唯有如此,出臺的政策才真正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