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港澳>港澳人物
《人世間》90后香港演員洪浚嘉:今天的世界在看中國
現(xiàn)實主義題材大劇《人世間》正在熱播中,,豆瓣開分8.1,。50年的時間跨度,,周家五口人的跌宕命運讓觀眾牽腸掛肚,。故事推進到改革開放,,一個名叫彭心生的年輕人闖入了深圳的春風(fēng)中。他是大時代中的一個小人物,,但為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呈現(xiàn)留下了一個屬于年輕人的截面,。
飾演彭心生的洪浚嘉,是一名90后演員,。他出生成長于香港,,卻選擇了一條與身邊同齡人不太一樣的道路——北上北京電影學(xué)院念大學(xué),今年已是他在北京生活的第十一年,。
洪浚嘉在家和家人說閩南話,,小時候上學(xué)和同學(xué)說廣東話,在英國上學(xué)時跟中國留學(xué)生學(xué)會了普通話,,到北京上大學(xué),,室友有好幾個東北人,這讓他一度達到“東北話四級”,。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專訪時,,在北京待久了的他,時不時蹦出一個“兒化音”,。
“我作的最對的決定,,就是報考了北京電影學(xué)院。現(xiàn)在我一直跟我香港的朋友講,,快來內(nèi)地看一看,,學(xué)習(xí)也好,工作創(chuàng)業(yè)也好,。這是繼改革開放之后,,時代給年輕人的又一次機遇?!焙榭<握f,。
彭心生代表了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個青年群體
接到《人世間》的劇本后,洪浚嘉馬上找來原著看,,沒想到一邊讀,這個大男孩一邊哭得稀里嘩啦,,“我是一個淚點比較高的人,,但小說真的很細膩,不是那種狗血的刺撓,,而是講了老百姓50年的生活史詩,。有時候看得挺難受的,但又看到了他們的自尊自愛自信,,在困境前絕對不低頭”,。
只是,,看完小說,洪浚嘉有一個疑問,,他問導(dǎo)演李路:“導(dǎo)演,,我好像沒怎么看到彭心生?”
這個在原著中出場不多的人物,,在劇中被“加了很多戲”,。彭心生在劇中的出場年齡是20多歲,正是洪浚嘉現(xiàn)在的年紀,。小彭從農(nóng)村來,,剛到深圳,人微言輕,,但在廠子生死存亡的時刻,,敢于站出來說話,這樣有智商又熱血的年輕人,,洪浚嘉覺得自己該向他學(xué)習(xí),。
彭心生代表了改革開放初期一個青年群體:他們出身草根,文化層次也不高,,從家鄉(xiāng)走出,,來到城市,用他們的智慧和努力,,敢為天下先,,奮發(fā)向上,打拼出一番事業(yè),。時代和年輕人互相成就,,成長于改革開放浪潮之中,他們的父輩更多考慮的是溫飽問題,,而他們想要更美好的生活,,進而思考如何為國家作一點貢獻。
洪浚嘉這樣理解角色:“也許他們最初并沒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也講不出大道理,,只想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國家正好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激情澎湃的時代,,讓他們最終達到了一定的人生高度,。”
雖然彭心生是幾十年前的年輕人,,但在洪浚嘉看來,,他身上仍有很多值得當下年輕人學(xué)習(xí)的地方。其中一點,,就是終身學(xué)習(xí),,“學(xué)歷,、技能今天夠用,也許明天就會被淘汰,。但只要永遠學(xué)習(xí),,這個世界無論怎么變,我都跟得上,,就永遠年輕”,。
現(xiàn)在有的年輕人說“躺平”,洪浚嘉覺得更多是開玩笑式的自嘲,,“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機遇,,我們不怕自嘲,說明我們更從容了”,。
父親成“表演顧問”,,指導(dǎo)怎么拿“大哥大”
為了讓觀眾重回上世紀80年代,《人世間》劇組下了“血本”,,道具不用說,,連整條街都得一起“穿越”。有一個場景原定到深圳實景拍攝,,因為疫情等原因只能在吉林搭景,。但要還原南國風(fēng)貌,劇組從冬天等到了春天,,春天還不夠,,一直等到暮春初夏,樹的綠色才有了深圳的感覺,。
有一次在劇組,,洪浚嘉看到一輛皇冠大轎車,本以為就是一輛擺擺樣子的道具車,,沒想到一踩油門,,跟新車似的就開出去了,“也不知道從哪兒找到這些古董”,。還有傳呼機,、“的確良”的衣服、蝴蝶牌縫紉機,、海燕牌收音機,,這些以前只聽過名字的老物件,洪浚嘉在拍戲時頭一回看齊了,。
巧合的是,彭心生的故事,,幾乎就是洪浚嘉父親當年的經(jīng)歷,。父親出身福建農(nóng)村,,家中兄弟姐妹眾多,他是最小的一個,。輪到他時,,家里已經(jīng)沒有錢供他念書了,他只能早早出來打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父親一步一步從在深圳當工人、跑銷售,,又機緣巧合到了香港,,一天干四五份工。在洪浚嘉的童年記憶中,,一天只能看到父親兩三個小時,。
漸漸地,和彭心生一樣,,洪浚嘉的父親有了自己的事業(yè),。這次知道兒子要飾演這樣一個角色,父親自發(fā)地成了“表演顧問”,?!霸谒砩希夷苷业胶芏嘀c,,讓我明白,,那個年代的人是怎么想的,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焙榭<握f,甚至那時候的人怎么帶水壺,、怎么拿“大哥大”,,父親都給了很多意見。
彭心生的劇照一出,,父親恍惚中仿佛看見當年的自己,。
演完這部戲,洪浚嘉如同重走了父輩的路,,將過去只從父輩口中聽到的碎片記憶縫合了起來,,理解了父輩人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中國又是如何成為今日中國的,。
上一代人從小地方出發(fā)去看世界,,現(xiàn)在世界要來看我們
這是洪浚嘉和李路繼《巡回檢察組》之后的第二次合作。“第一次見到李路導(dǎo)演,,我還是個大三學(xué)生,,他正在籌備后來成為現(xiàn)象級的劇作《人民的名義》。那部戲沒有什么適合我的角色,,但他說我挺有特點,,留下了我的簡歷。本來以為只是一句客套話,,沒想到后來真的找到了我,,這是大導(dǎo)演給年輕演員的機會?!焙榭<握f,,“他對演員的要求是,真誠,,不要套路,,不要技巧,只告訴想要的感覺,,具體怎么表現(xiàn),,讓演員自己去理解?!?/p>
從《破冰行動》中的鐘偉一角,,洪浚嘉開始走入觀眾視野,后來陸續(xù)出演了《巡回檢察組》中的黃四海,、《埃博拉前線》中的烏爾曼等角色,。一個年輕男演員,履歷上幾乎都是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作品,。
“咱這條件也演不了青春偶像派,,外形有比我優(yōu)秀十倍百倍的?!焙榭<涡χf,,“演員演戲,有時候是一種消耗,,但不能一直消耗,,需要從一些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在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作品中,,我能把對生活的感悟放進去,,這是其他類型作品可能做不到的?!?/p>
一直到上大學(xué)前,,洪浚嘉都在香港生活。1997年香港回歸,他還是個小孩子,,看到電視上放升國旗,、奏國歌,他很驕傲地跟爸爸說:“這個歌我會唱,。”每年春節(jié),,他都和家人一起回福建老家過年,。寒暑假電視上放的《西游記》《葫蘆娃》,都是他的童年回憶,。
因為每年都要回內(nèi)地,,父親也有公司業(yè)務(wù)在深圳,洪浚嘉親眼目睹了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最直接的印象是:“小時候,,香港有的東西深圳可能沒有;后來,,香港有的深圳也有,;現(xiàn)在,深圳有的香港不一定有,?!?/p>
而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變化,洪浚嘉說:“就像《人世間》劇里講的,,以前企業(yè)里要論資排輩,,干多少年當組長、多少年當科長,,而從彭心生這一代人開始,,能者居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這是一個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改革開放”,,這也是改革開放的意義,。“像彭心生,、我的父親,,他們那一代人是從小地方出發(fā)、去看世界?,F(xiàn)在,,世界要來看我們。”洪浚嘉說,。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蔣肖斌
2022年02月23日 04 版
編輯:朱建華
關(guān)鍵詞:洪浚 浚嘉 香港 ,洪 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