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愛國愛港共創(chuàng)榮光>資訊
香港鳳園:300多年保護生態(tài)的傳承
“一路上嫣紅姹紫,、遍山遍野都是鮮花,,春光燦爛已極,。蝴蝶到處都是,,或花或白、或黑或紫,,翩翩起舞,。可以說一入蝴蝶谷,,便如入了花叢中,。”這是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筆下美不勝收的“蝴蝶谷”,。
在香港大埔市郊,,也有一個如同小說般生機勃勃的“蝴蝶王國”——鳳園蝴蝶保育區(qū),這里生存著200多種蝴蝶,,占全香港蝴蝶品種的八成,,是香港乃至亞洲著名的賞蝶之地。
300多年前,,在鳳園的前方坐落著一個村莊,,名叫“鳳園村”,村里的原居民多為客家人,,村莊建起時,,沒有砍伐大片林地,他們選擇與自然共生,。
時過境遷,,隨著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外出就業(yè)機會提升,,村民的生活方式有所轉變,。20世紀70年代之后,這里的村民陸續(xù)棄耕,、轉業(yè),,良好的生態(tài)、特別的機緣使得這里孕育成了一個蝴蝶生態(tài)樂園,。
300多年來,,一代代默默無聞保育者遠離塵囂,在這里孕育了自然之靈的理想家園,。
鳳園之美
全球有記錄的蝴蝶約有20000種,,中國約2100種,其中香港占約240種,。
在位于香港東北角的鳳園,,游客購買一張20港元的門票,便可開啟約一小時的觀蝶之旅。在四季輪回中,,游人可以在這里邂逅200多種不同的蝴蝶,。
“每年都有不少蝴蝶愛好者不遠萬里專程來欣賞這些在鳳園里舞動的‘小精靈’,留下難忘而美好的回憶,?!兵P園蝴蝶保育區(qū)助理項目經(jīng)理陳嘉宏說。
蝴蝶對氣候和環(huán)境十分敏感,,因此它們也被看作指標物種,。“我們鳳園蝴蝶的品種和數(shù)量多,,正說明這里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彼H為自豪地說,。
陳嘉宏介紹,鳳園蝴蝶保育區(qū)占地42公頃,,每個季節(jié)都有獨特的魅力,。春天時報喜斑粉蝶喚醒融融暖意;夏天時裳鳳蝶在微風中翩翩起舞,;秋天可以在涼亭里細賞燕鳳蝶,;冬天還能看到前來過冬的斑蝶。
冬日上午,,漫步于鳳園之中,,在豐茂的山林中一邊“森呼吸”,一邊了解鳳園這座“生物寶庫”,,足以讓人不虛此行,。
三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吸引游人不時駐足的還有那些作為蝴蝶攝食品種的植物。有活血止痛的簕欓花椒,、化咳止痰的紫玉盤,、清熱解毒的三椏苦、健脾理氣的假鷹爪,。
一位游客不禁感嘆:“原來蝴蝶如此養(yǎng)生,。”引得笑聲一片,。
默默耕種待蝶來
在鳳園里,,有一個100多人的義工團隊。春夏秋季,,蝴蝶多,、游客多,,義工們輪番上陣做導賞員,向游客們講述鳳園的獨特魅力,;冬季來臨,,蝴蝶少,義工們在清幽的山林里忙著栽花除草,,待到山花爛漫時,,蝴蝶再飛來。
“蝴蝶喜歡吃什么,,我們就種什么,。有的蝴蝶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我們還在鳳園里復育了人工濕地,?!币涣牡胶Sx工馮淑儀就打開了話匣子,。
從家出發(fā),,搭乘地鐵和小巴,大約一個半小時到達鳳園,,然后在山里勞作半日,。這是馮淑儀幾乎一周一次的行程,這份義工一干就是5年,。
退休之前,,馮淑儀是一位站在三尺講臺上教書育人的“園丁”;退休之后,,她成為了一位在鳳園山林里保育動植物的園丁,。她說,這兩件事都帶給她滿滿的成就感,。
和馮淑儀一樣,,陳嘉宏也是鳳園之美的守護者之一。
大學學習中藥專業(yè)的陳嘉宏,,畢業(yè)后追隨興趣,,選擇“棄藥從林”。他說,,他對大自然有與生俱來的濃厚興趣,,將自己的興趣與大自然融合,總能讓他找到內(nèi)心的平靜,。
在鳳園工作了7年的陳嘉宏,,早已把鳳園里的花草蟲蝶深深刻進了自己的腦海里。沿著山間小徑向前走,陳嘉宏總是能又快又精準地說出游客問及的每一種動植物的名字與特性,。
“那是一只雅灰蝶,。”當游客們都尚未看清遠處飛來的一只小蝴蝶的顏色之時,,陳嘉宏就已脫口而出,。剎那間,周圍的人都對他強大的“識蝶”能力投來贊許的目光,,游客蘇先生忍不住夸他為“鑒蝶高手”,。
眺望著遠方,陳嘉宏感慨道,,看到自己親手栽種的植物生根,、發(fā)芽、開花,,吸引來蝴蝶和其他動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保護大自然的接力棒
陳嘉宏說,,300多年前,,原本在內(nèi)地南頭、沙頭角附近一帶打魚謀生的麥,、葉,、薛、黎,、莫,、韋六大姓氏的人士,遷至鳳園開墾耕種,。在村莊建起時,,村民沒有選擇砍伐大片林地,而是與自然共生,,他們種植的荔枝,、菜心、姜花,、蕉樹等作物都是蝴蝶幼蟲和成蟲的食物,。
“一切宛如天成,彼時的緣起,,成就了此時鳳園適宜蝴蝶棲息繁衍的一草一木?!标惣魏旮袊@道,,時過境遷,鳳園村雖早已不是曾經(jīng)那般模樣,但依舊能感受到前人那份對自然的敬畏,。
義工們在環(huán)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資助下,,進行鳳園蝴蝶保育計劃,于棄耕的土地上重新植下多種植物,,進一步保育及推廣鳳園的生態(tài)多樣化及村內(nèi)的文化特色,,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精神代代相傳,,現(xiàn)在接力棒已交到我們這代人手中,。”陳嘉宏說,。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蝴蝶 鳳園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