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廈門鼓浪嶼:中外多元文化交融發(fā)展的見證
中新社廈門7月11日電 題:廈門鼓浪嶼:中外多元文化交融發(fā)展的見證
中新社記者 楊伏山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即將在福建福州舉辦,福建省內包括鼓浪嶼在內的世界遺產再次引起世人的關注。
近日,,中新社記者走訪鼓浪嶼,再次感受這座小島作為中西方文化歷史交融發(fā)展見證地的獨特魅力,。
在鼓浪嶼標志性建筑之一——八卦樓樓前,,記者獲悉,,原計劃7月10日閉館修繕的鼓浪嶼風琴博物館,因應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召開,,延期至8月1日閉館,。來自南京的周姓游客對記者說,能趕在閉館前實地參觀慕名已久的世界最大風琴博物館,,太幸運了,。
2017年7月,在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全島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q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包括八卦樓在內鼓浪嶼上數(shù)百座歷史建筑、道路,、代表性自然景觀和文化遺跡,,共同構成鼓浪嶼文化遺產的核心要素,曾在當年申遺時,,受到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保護專家的贊譽,。
八卦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閉館修繕期間,展館內藏品將遷至鼓浪嶼風琴博物館臨時展館繼續(xù)展出,。
鼓浪嶼是以包括了人文與自然,、物質與非物質等各類要素、具有突出文化多樣性的歷史文化社區(qū)形態(tài)整體申遺成功的,,而不僅僅是“萬國建筑博物館”等建筑,。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xié)會文化遺產管理研究專委會秘書長魏青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在本屆世界遺產大會之前先行舉辦的世界遺產地管理者論壇,鼓浪嶼作為唯一重點研討案例分享了自身的保護管理經驗,。
鼓浪嶼現(xiàn)有歷史建筑近千棟,,151個不可移動文物點,既包括學校,、醫(yī)院,、教堂、海關,、領事館等公共建筑,,也有大量私人住宅、園林,。鼓浪嶼管委會主任林躍鋒介紹說,,這些保存完好的歷史遺跡,真實且完整地記錄了中外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歷程,其突出價值體現(xiàn)在獨特的國際社區(qū),、多元文化共存的典范和見證文化交融的廈門裝飾風格上。
為講好鼓浪嶼世遺故事,,傳播鼓浪嶼世遺文化,,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監(jiān)測中心、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等機構,,自7月6日起攜手主辦了“百年建筑 魅力世遺——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圖片展”,,展出39棟建筑、116張照片,,讓人們更感性地品讀歷史,,了解鼓浪嶼入選世界遺產的“前世今生”。
曾擔任鼓浪嶼申遺顧問的魏青向記者表示,,鼓浪嶼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發(fā)展上具有示范性,。此次世界遺產地管理者論壇上,鼓浪嶼保護管理理念與實踐經驗獲得了與會近百名世界遺產地管理者代表的認同,,實現(xiàn)了申遺時提出的“讓鼓浪嶼回到世界視野”的規(guī)劃目標,。
鼓浪嶼管委會相關人士表示,正致力于鼓浪嶼歷史文化遺產的精心守護,,以更好地傳承歷史文脈,。圖片展將進學校、企業(yè),、商場,、社區(qū)舉辦,,更好地凝聚民眾保護合力。(完)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鼓浪嶼 文化 世界 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