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題: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辛識平
“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今天,,徜徉在青磚黛瓦的古街老巷之中,,人們更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絢爛。全面小康生活,,因文化之“味”而更有韻味,。
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貴遺產,是歷史文脈傳承的重要載體,。守護“城市之魂”,,傳承歷史文脈,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身體力行的一件大事,。多年來,,從正定古城到廈門鼓浪嶼,從福州古厝到浙江良渚古城遺址,,都留下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注文物保護的實踐印記和深邃思考,。全面小康是物質的殷實,也是精神的富足,。大力倡導和推動文物保護,、文化傳承,在全社會形成共同呵護文化遺產的濃厚氛圍,,全面小康生活的精神基座就能不斷夯實,。
傳承歷史文脈,要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堅持在發(fā)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fā)展,讓文化遺產不斷綻放新光彩,。從“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到“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xiāng)愁”,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今天,,許多深藏不露的館藏文物同觀眾見面了,,以“文”為媒的各種研學、教育,、旅游活動熱起來了,,新技術手段讓古老文物煥發(fā)生機活力……“活起來”的文物、找回來的鄉(xiāng)愁,,照亮和溫潤著人心,。近年來,各地大力開展文化惠民工程,,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舉措,為老百姓的小康生活增添亮色,,更打造出發(fā)展新亮點,。中華文明的璀璨光輝,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與文明認同,,激勵人們在復興之路上砥礪前行,。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歷史 文脈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