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 聞 >時政
習近平與父親:兩代共產(chǎn)黨人的"接力"
習近平與父親習仲勛,,都是信仰堅定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人們眼中,,習仲勛這位“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永遠與人民站在一起。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戰(zhàn)斗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習近平為父親感到自豪,,也從父親身上繼承和吸取了許多寶貴與高尚品質,。
與群眾心心相印
“老白,你今年多大了,?”“66歲,。”
“你是屬什么的,?”“屬馬的,。”
“那你比我小一歲,?!?/p>
2020年5月11日,山西大同坊城新村,,習近平總書記坐在村民白高山家炕沿上和鄉(xiāng)親們拉起家常,,一開口就讓人倍感親切,。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qū)西坪鎮(zhèn)坊城新村,同搬遷戶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上拉家常,。
從黃土地到中南海,,習近平幾十年來走村入戶、同群眾一起“嘮嗑”的鏡頭,,深深印刻在群眾心里,。
上世紀80年代在家中接待過習近平的一位農民說:“我端出的茶杯,很多下鄉(xiāng)干部都喝不下去,,但習近平同志端起杯子就喝,。鄉(xiāng)親們心里很感動,,有什么掏心窩的話都對他說?!?/p>
習近平和他的父親習仲勛一樣,,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同習仲勛打過交道的美國學者李敦白曾回憶:“他走到哪里,,好像每一個村莊都有認識的人,,他碰到這個人說,你婆姨的病好了沒有,,碰到那個人說,,你爸爸的腰疼好了沒有?!?/p>
1980年8月底至9月初,,習仲勛(左一)在廣東湛江農村視察時與青年親切交談,。
習仲勛認為:“領導干部和群眾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永遠生活在人民群眾之中,。”在延安,、在廣東,、在農村、在工廠……這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總是與群眾在一起,,談笑間暖意融融,。
習近平繼承了父親的作風。他說:“任何黨員,、干部,,只有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當官做老爺?shù)臋嗔??!?/p>
在梁家河插隊時,他辦掃盲班教鄉(xiāng)親們讀書識字,;在正定工作時,,他為農民爭取減免糧食年征購量;主政福州時,,他大力推動“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后被問“怎么稱呼您”,,他自我介紹“我是人民的勤務員”……一路走來,習近平生動詮釋了什么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
重視調查研究
1978年,,65歲的習仲勛南下主政廣東。
在北方生活了幾十年的習仲勛不太適應南方潮濕悶熱的氣候,。但七八月間,,他還是頂著炎炎烈日一連跑了粵東的梅縣、汕頭,、惠陽三個地區(qū)的21個縣,。當時正在清華大學讀書的習近平利用暑假到廣東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也隨同父親一起下鄉(xiāng),。
1978年8月,習仲勛(左三)在廣東惠陽農村調研,。習近平(左一)利用暑假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隨同父親一起下鄉(xiāng)。
習仲勛一貫重視調查研究,,主張走出“衙門”,,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通過人民群眾找到最恰當,、最真實、最正確的辦法,。
父親的這種工作方式,,習近平耳濡目染,。
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他走遍全縣25個公社、221個大隊,;初到浙江,,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2個小時以上,基層調研時間占了他有效工作日的40%以上……他說:“調查研究多了,,基層跑遍,、跑深,、跑透了,我們的本領就會大起來,,我們的認識就會產(chǎn)生飛躍,,我們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p>
2020年11月3日,,“十四五”規(guī)劃《建議》全文公布。這份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文件,,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下完成的,。為此,他先后前往吉林,、安徽,、湖南、廣東等地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七場專題座談會……他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p>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在湖南大學岳麓書院考察調研,,了解人才培養(yǎng)、文化傳承等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走進大山深處訪貧問苦、踏上黑土地察看糧食生產(chǎn),、深入企業(yè)生產(chǎn)一線考察生產(chǎn)作業(yè)情況,、到受災群眾轉移安置點了解生產(chǎn)生活恢復情況……習近平總書記以身作則推動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厲行勤儉節(jié)約
習近平從父親身上學到的,,還有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
“我們平常穿的衣服,且不說補丁摞補丁,,而且都要穿兄弟姐妹的衣服……”習近平曾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jié)目專訪時這樣回憶童年生活,。
習仲勛的節(jié)儉幾近苛刻,他和夫人齊心同志家教的嚴格也是眾所周知的,。孩子們年幼時,,在和家人吃飯時他高聲吟誦《憫農》,,圍坐在桌前的孩子們也會稚氣地應和起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背燥垥r,,不小心掉在桌上的飯粒,習仲勛也會撿起來吃掉,,一丁點也不浪費,。
1958年,習仲勛與兒子習近平,、習遠平在一起,。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習近平自小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
“他家的客廳,,沒有電視機,就有幾張舊沙發(fā),,其他的什么也沒有,。”和習近平在正定共過事的王幼輝1983年曾到習家做客,,他多年后回憶,,“這叫我懂得了什么叫儉樸?!?/p>
習近平總書記這些年到地方考察,,為減輕地方負擔多次在專列上午休、過夜,,降低接待規(guī)格,;對于出訪活動,他多次指示要精算代表團飯店入住天數(shù),,能省則省,,不要浪費,住地不要豪華,,干凈舒適即可,。
“節(jié)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F(xiàn)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一點都不能少,,必須堅持以儉修身、以儉興業(yè),,堅持厲行節(jié)約,、勤儉辦一切事情?!笨倳浬眢w力行,。
這是習近平一家三口和習仲勛在一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的一言一行,教會了習近平如何做一個純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群眾路線,、調查研究、勤儉節(jié)約……這些百年大黨的傳家寶,,也是習仲勛,、習近平兩代共產(chǎn)黨人的接力、傳承與弘揚,。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習近平 父親 習仲 仲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