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外國記者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體驗紅色旅游
新華社石家莊5月14日電題:外國記者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體驗紅色旅游
新華社記者 戰(zhàn)艷,、杜一方
日前,,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外國記者們被一批批紅色旅游的隊伍吸引,,充滿了好奇,。
當穿著紅軍衣服的游客走過,,有外國記者問:“這些是老兵嗎,?”當有團隊齊聲背誦入黨誓詞時,,外國記者問:“他們都是黨員嗎?”當游客說“來西柏坡是為了學習‘兩個務必’”時,,外國記者追問:“‘兩個務必’,?什么意思?”
這些外國記者很多都能說流利漢語,,在西柏坡紀念館廣場,,他們剛一下車便走進旅游的人群中進行采訪,。
這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的境外媒體采訪活動之一,旨在讓境外媒體深入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奮斗歷程,,感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風貌,。來自22家境外媒體的38名記者,趕赴陜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兩地采訪,,采訪活動從5月9日持續(xù)至5月12日。
吳琨是來自江西的“80后”黨員,,在西柏坡紀念廣場,,他和同事們正舉著紅色大旗,上面寫著“江西省旅游集團80后經(jīng)營管理人員‘學黨史筑信仰,,擔使命促發(fā)展’學習培訓班”,。他們重溫入黨誓詞,齊聲背誦,,隨后與廣場上的雕塑合影,。
他解釋說,集團組織了一批“80后”經(jīng)營管理人員,,到這里學習西柏坡精神,,進行黨性教育活動,希望能更好地做一名管理者,,促進國有企業(yè)發(fā)展,。
有外國記者問:“舉行這樣的活動有什么意義?”吳琨說:“進行初心教育,,學習西柏坡精神,,學習‘兩個務必’?!?/p>
西柏坡是黨中央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nóng)村指揮所”,。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西柏坡辦公,,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召開了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向全黨發(fā)出了“兩個務必”的號召,,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在重建的七屆二中全會會場里,,游客們喜歡坐在長木凳上體驗會場的氣氛,。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徐嘉向記者們分享了自己對1949年在此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的感受:
“就像一個警鐘,當時會議提出了‘兩個務必’,,在革命即將取得勝利時,,告訴全黨不要因勝利而自滿,要想到以后還會有更艱難的考驗,,要保持謙卑心態(tài),,永遠做人民的公仆。一定要謙虛,,一定要俯下身子做實事,。另一方面就是要清正廉潔、艱苦奮斗,。在我看來,,‘艱苦’二字更重要?!?/p>
在平山縣崗南鎮(zhèn)李家莊村的農(nóng)院里,,68歲的村民谷永設用帶口音的普通話向外國記者們講述了紅色旅游帶來的變化。
“過去這里苦得很,,全是沙坡地,,天氣好收成還可以,旱了就一點收入沒有?,F(xiàn)在把閑置房屋租出去做民宿,,老伴經(jīng)營農(nóng)家樂,全家一年收入10多萬元,。過去一年能弄1萬元就不少了,,現(xiàn)在比以前幸福多了?!惫扔涝O說,。
一路與外國記者同行,徐嘉說:“很多外國記者對中國共產(chǎn)黨還是很好奇的,,有很強的探知欲,。我很樂意跟他們交流,用他們能聽懂的語言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p>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外國 記者 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