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中國主要城市居民健康行為“體檢”報告出爐 總體水平較好
中國主要城市居民健康行為“體檢”報告出爐
您生活的城市健康嗎?(健康直通車(第58站))
哪些城市居民肥胖率高,?哪些城市居民失眠嚴重,?哪些城市居民吸煙較多,?哪些城市居民健康消費高?
近日,,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zhèn)化研究院,、萬科公共衛(wèi)生與健康學院、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聯合舉辦“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進城市健康發(fā)展”論壇,,并發(fā)布基于城市維度的居民健康行為大數據綜合評價報告——《清華城市健康行為指數》。
中國城市健康行為指數總體水平較好
據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zhèn)化研究院高級研究專員李棟博士介紹,,《清華城市健康行為指數》基于2019年數據,,對全國80個主要城市的健康行為進行評估,范圍覆蓋27個省份,、5.5億人,,課題組匯總分析了約10億條穿戴式設備數據、約50億筆健康類消費數據,、約2億用戶移動APP使用規(guī)律和近百項關鍵詞提取的互聯網搜索數據,,實現了大樣本量的評價分析。
該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健康行為指數總體水平較好,,中等水平及以上城市數量占比達78%,一般地級市與中心城市的健康行為總體水平接近,。
在城市排名中,,杭州位列第一,上海,、深圳,、宜昌、溫州位列前五位,,銅陵,、臺州、綿陽,、金華,、紹興居于第六至十位。排名位于優(yōu)秀和良好級別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東部沿海和長江經濟帶,,呈現出“弓箭型”分布,,表明地區(qū)間差異仍然較大。
該報告指出,,目前各項指標中,,城市居民健康素養(yǎng)、經常參與體育鍛煉人數等指標水平,,距《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的要求仍有一定距離,,值得各界重點關注,。
該報告顯示,北方城市肥胖人群比重明顯高于南方城市,,特別是東北,、華北地區(qū)城市肥胖人群比重高達6%—8%,這與北方飲食習慣中面食和肉類比重較大有一定關系,,因此北方城市需要特別注意調整飲食習慣,;南方城市需要特別關注不良睡眠問題,例如???、南寧、三亞市的城市居民,,平均每周三次睡眠時長小于6小時的人群比重達到12%以上,;在吸煙程度方面,云貴地區(qū)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達到30%至40%,,這與煙草種植產業(yè)發(fā)達,、當地居民習慣有一定關聯,西南地區(qū)控煙任務艱巨,。
該報告顯示,,健康投入較高的城市主要為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其中深圳,、杭州,、廣州、南京,、上海位列前茅,,顯示出健康支出水平與經濟發(fā)展水平正相關。在人均醫(yī)療消費支出方面,,各城市人均醫(yī)療支出存在較大差距,,北京市人均支出最高,達到2700元/人,,是西寧市的5.7倍,。在商業(yè)健康保險覆蓋率方面,東部發(fā)達城市整體高于中部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商業(yè)健康保險覆蓋率平均達到21%,,整體商業(yè)醫(yī)療保險覆蓋率不高。
該報告顯示,,中心城市居民健康意識整體高于一般地級市,。東南沿海城市健康意識水平相對較高,滬,、京,、渝,、津四大直轄市位列前茅,較高的收入和教育水平使得市民有著更強的主觀意識,。而在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指數方面,,呈現出中心城市高于地級市,東,、南部地區(qū)搜索量略高的分布特點,反映出中心城市生活壓力較大,,公眾心理健康問題相對突出,。
為講好“健康中國”故事提供第一手素材
世界衛(wèi)生組織榮譽總干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wèi)生與健康學院創(chuàng)始院長陳馮富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們應把國際化視野與本土化實踐結合,,以追求人類共同福祉為核心,共同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至關重要?!?/p>
“此前由于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缺失,,個體健康行為與城市健康政策、健康管理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又該如何測量?是很難厘清的問題,?!鼻迦A大學萬科公共衛(wèi)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表示,課題組通過跨學科交叉創(chuàng)新研究,,全場景,、多角度地實現了我國不同地域、不同城市間居民整體健康行為的客觀評估,,實現了理論方法,、數據方式、城市體系評價視角三方面的研究探索創(chuàng)新,,有利于推動個體,、家庭、社會,、企業(yè),、政府多方參與,形成“組合拳”,,開展系統(tǒng)性的健康城市建設和優(yōu)化,。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zhèn)化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尹稚表示,,該報告通過展示中國在健康促進領域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為向世界講好“健康中國”故事提供了生動鮮活的第一手素材,。
“健康行為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需要持續(xù)性、體系性的措施進行優(yōu)化,?!崩顥澱f,課題組呼吁各地政府進一步完善體育設施,、慢行綠道等硬件規(guī)劃建設,,在社區(qū)基層開展豐富多樣的健康宣傳、教育,、科普和培訓,,建設權威、豐富的康養(yǎng)信息資源平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而企業(yè)則可發(fā)揮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優(yōu)勢,整合個體行為數據,,建立多樣化的綠色低碳健康生活方式激勵平臺,,引導用戶積極參與,獲得社會經濟雙重價值,;對于個人而言,,要提升自主健康意識,主動采取運動鍛煉,、健康餐飲等綠色生活方式,,使用主流權威的健康信息平臺。
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工作
“心理健康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之一,,我國對心理健康和精神衛(wèi)生工作高度重視?!眹倚睦斫】岛途裥l(wèi)生防治中心研究員石琦說,,“政府要牽頭將心理健康作為健康城市的切入點,完善基層心理服務設施,,讓老百姓能找到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地方,。”
社會心理服務需要跨部門的協調,,由政府牽頭建立領導協調機制至關重要,。“建議把心理健康篩查納入到年度體檢,同時建立社會心態(tài)監(jiān)測預警機制和快速援助系統(tǒng),?!笔f,很多人聽過“樹洞救援計劃”,,該團隊采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大數據搜索快速定位有高危自殺自傷行為的人,及時給予救援,。未來希望通過5G技術建立國家和地方的管理和服務平臺,,上下對接,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人群的社會心理服務工作,。
“對個人而言,要注重提高身心健康意識,?!笔ㄗh,,要使用科學的方法來緩解壓力,,重視睡眠健康,培養(yǎng)科學運動習慣,,正確認識焦慮,、抑郁等常見情緒問題;在出現心理行為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尋求幫助,。在社會層面,要提供專業(yè)規(guī)范的心理健康服務,,提高診療的技術水平,。
“民以食為天,吃也非常重要,?!敝袊膊☆A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首席專家趙文華介紹,全球存在三大營養(yǎng)不良問題:一是營養(yǎng)不足,,缺乏蛋白質和能量,,也就是吃不飽;二是微量營養(yǎng)素缺乏癥,,比如貧血,、缺乏維生素A等,也叫隱形饑餓,;三是超重和肥胖,,是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所致。
“超重和肥胖不是營養(yǎng)過剩,而是整體營養(yǎng)不良,?!壁w文華強調,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營養(yǎng)不足已經不是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而超重和肥胖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對于超重和肥胖的人而言,,絕食減肥并不可取,,重要的是要調整飲食結構。
“有人說‘基因給槍上膛,,是生活方式扣動了扳機’,。”趙文華強調,,健康和遺傳的關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但健康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怎么讓人們有更好的健康飲食行為,?我認為政府,、社會、個人和家庭這幾個輪子應該一起轉,,光靠個人和家庭是不行的,,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社會各個方面一起發(fā)力也非常重要,?!?(記者 王美華)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健康 城市 中國 城市居民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