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患抑郁癥孩子父母的無奈:沒有什么療法,,是萬能的
林美芳退出了所有“雞娃”的群,。她的生活有了另一種規(guī)律:每天給隔壁房間的兒子發(fā)兩次提醒吃藥的微信,,每兩周到醫(yī)院開一次假條,;每3天在案板上切分一次藥片,放到帶隔斷的綠色小藥盒里,,時間久了,,藥末彌散在縫隙中。上班途上,,地鐵上穿校服的孩子偶爾會讓她想起,,自己是一名高三學生家長。
這是她的秘密:兩年前兒子被確診重度抑郁,,經(jīng)歷了休學,、復學、復學失敗,,現(xiàn)在持續(xù)請假在家,。除了母親和丈夫,她無法向其他人啟齒“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癥”,。
能讓她不孤單的是七八個家長微信群,,幾乎每個群都是滿員。和她一樣,,群友都有被診斷為抑郁癥或雙向情感障礙癥的孩子,,從初中生到大學生。孩子們失眠,、悲傷、易怒或在手臂上劃下一條條傷痕,,承受著惡心,、手抖、嗜睡,、長胖等不同的藥物副作用,。
醫(yī)學界尚不能給出青少年抑郁癥的明確成因,。抑郁癥的診斷沒有生物學指標,心理測評量表的結果作為參考,,醫(yī)生的“聽診器”是眼睛,、耳朵和嘴——依靠經(jīng)驗觀察、傾聽和交流,。
診室門口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科主任醫(yī)師裴雙義5年前注意到這個趨勢。去年,,他所在的科室門診診療了8000多名學生,,住院治療的有近600名。2020年9月,,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了《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學生是四大重點防治群體之一,把抑郁癥篩查納入高中及高校學生的健康體檢內容,。
抑郁癥檢出只是第一步,,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反復的病情,、疾病污名化帶來的影響和社會功能恢復的困難,,是大部分孩子和家庭要面對的一道道關卡。
1
高二開學第二個月,,兒子陳恒告訴林美芳,,自己不想去上學了,每天在教室里聽不進去,,頭暈頭痛,,很難受。他想在家自學,,考試的時候再去學校,。林美芳沒好氣,“好不容易考進市重點高中怎么能不去上,?我臉都會被你丟光的,!”
母子倆達成的“協(xié)議”是,在他實在不舒服的時候,,林美芳幫他請假,,“半天半天地請”。沒多久,,林美芳被請去學校,,她對面坐著4位“特別嚴格”的老師。她們幫她分析孩子的情況,,并重申年級組規(guī)定“每個月只能請兩天假”,,尷尬窘迫的場景至今仍讓她難受,。她坦言,那時自己是個什么都不懂,、有點軟弱的媽媽,。
林美芳觀察到兒子陳恒高中入學后,每天6點多出門,,公交地鐵1小時,,趕在7點15分前到校。晚上6點多回到家,,一臉疲憊地吃完飯就去睡覺,,凌晨兩三點爬起來做作業(yè),直到天亮,。兒子不滿意自己處在中游的成績,,要全力向前趕超。雙休日,,兒子要求請家教補課,,并告訴林美芳“自己不累,不找家教才累”,。
“要不要找個心理醫(yī)生,?”她試探性地問兒子?!耙?。”陳恒回答,。培養(yǎng)孩子她沒計較過錢,,心理醫(yī)生上門輔導,900元兩個小時,,她決定有效的話就持續(xù)到高三,。
陳恒心悸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情緒也越來越低,。他形容“靜坐的時候心跳也會非??欤駝倓偨Y束長跑,,但是不會氣喘”,,夜里很難入睡又很早醒來,精神非常疲憊,,曾經(jīng)擔任校棒球隊主力的他對運動也沒了興趣,。在醫(yī)院檢查一圈兒,“跟器官器質性的東西都沒有關系”,。最終,,在當?shù)氐木裥l(wèi)生中心,陳恒被確診為重度抑郁,。
事實上,,心理和情緒上的異常可以牽引出軀體癥狀,,裴雙義和同事們在接診時看到過不少,,醫(yī)學上稱之為“軀體化障礙”。來就診的青少年,,有的頭痛,、背痛,有的頻繁腹瀉,,臨上學就失眠,、手心冒汗、惡心嘔吐……治療的經(jīng)歷也類似——驗血,、做核磁,,在內科、中醫(yī)科輾轉,,有的“在兒科住院,,被抽了40多管血”。
孩子們的病歷袋里裝著多個醫(yī)院的診斷結果,,家庭條件好的幾乎跑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醫(yī)院。病例上大都寫著“情緒低落,,生活興趣減退”“重度抑郁,,伴有自殘行為”“中度抑郁復發(fā),第二次住院”,,等等,。
“基本上都是發(fā)現(xiàn)了一大段時間,而且學習能力下降得都非常厲害,,好多孩子不去上學,,已經(jīng)回到家庭里,把自己孤立起來了,?!迸犭p義說,“在學校里,,他們大腦的可接受性已經(jīng)很低了,,基本上是去睡覺或者去發(fā)呆?!?/p>
2
向外人解釋清楚“抑郁癥是一種病”,,有時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父母,也很難與孩子共情,。
陳恒向朋友坦承自己的病,,對方嘲笑他,他便不再提起,,覺得母親編造“孩子心臟不好”作為自己不上學的借口更合適,。他自己起初也不能接受“抑郁癥”的診斷,那更像是因為軟弱,、不堅強生的病,,他一度會向“躁狂癥”的方向偽裝。
在浙江省康復醫(yī)療中心15層的病房里,,住著40多位受心境障礙困擾的青少年,,其中近八成是中度或重度抑郁。其中有從省重點高中休學過來的學霸,,也有老師家長眼中的“異類”——厭學,、吸煙、酗酒,、仇親,、沉迷網(wǎng)絡、有暴力行為,。在醫(yī)護人員眼里,,“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聰明、敏感”,。
大多數(shù)孩子手臂上留著自我傷害的痕跡,,傷痕密集的,像紅色的蜘蛛網(wǎng),。裴雙義接診時,,都會先檢查孩子的手臂,大部分是非自殺性自殘,。他認為,,當孩子已經(jīng)很難向別人訴說痛苦時,會選擇劃傷自己,,出血的傷口刺激視覺,,產生內啡肽緩解自己的焦慮?!八训丁笔亲o士們的日常工作之一,,總有孩子想通過外賣或是快遞把刀片運進住院區(qū)。
康復中心的病房不是封閉病區(qū),未成年人住院需要家長陪護,,孩子們穿著藍綠色的病號服,,手上戴著黑色定位手環(huán)。出院時手環(huán)才會被護士用工具摘下,。有孩子在網(wǎng)上買了吸鐵石,,破解出打開手環(huán)的辦法,并且找到醫(yī)院的監(jiān)控死角,,在家長不注意的時候,翻墻跑了出去,。找到他的時候,,他悶悶地說,自己只是想回家了,。
病房里幾乎每天都會有孩子的尖叫,,可能只是家長的某句話激怒了他;有追著母親大打出手的孩子,,也有忍不住教訓孩子的父親,。需要暫時約束冷靜時,身高一米九幾的保安會進病房幫忙,。
一間病房里,,母親聽完兒子怒吼著的“指控”,捂著胸口背靠著墻蹲了下來,,掩面哭泣,。醫(yī)生和護士進門調解,兒子冷漠地坐在一旁刷著手機,,“沒什么感受,,她這樣只會讓我覺得我是這個家庭的累贅”。
“家長的痛你們是看得見的,,但我們的痛你們看不到,,也想象不到。你們只看到了那幾分鐘的家庭關系,?!被疾?年的李天冉形容,“生病時覺得活著很累,,每天最痛苦的事就是醒來,。”去年復發(fā)時,,他站上了19樓的樓頂,,給朋友家人打電話告別。
一名被確診重度抑郁的高一女生在電話里告訴父親,自己很累,,頂不住了,。父親鼓勵她,“再堅強一點,,勇敢一點,,頂一頂就過去了”。電話那頭傳來女兒的哭聲,,“我給你打電話就是跟你說聲再見,,我真的不行了?!?/p>
抑郁癥患者社群“渡過”的咨詢師鄒峰見過不少不理解,、不接受孩子生病的父母。
一次,,鄒峰被一位“做事情很認真很努力,,事業(yè)很成功”的父親逼急了。不管醫(yī)生和心理咨詢師怎么解釋,,這位父親堅持認為,,孩子就是不懂事不聽話,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碰觸自己的底線,,抑郁癥不過是為逃避學習找的理由,,“他根本沒病”。
鄒峰義憤填膺,,忍不住回懟道,,“這是你自己的孩子,他不是一個壞種,,不是天生懶,、不求上進的,他是碰到困難了,、痛苦了,,才變成這個樣子。如果你覺得他天生是一個壞種,,那也是遺傳了你,。”
遇到來咨詢的父母,,鄒峰常說的是,,他就是太努力、太懂事才會生病的,,孩子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都已經(jīng)抑郁了,,不想活了,在自己傷害自己了,。他只是生病了,,不是變壞了?!凹议L一定要理解到這個程度,,孩子才會覺得安全?!?/p>
3
診室是厚厚的木頭門,,李天冉親身試驗過它的抗擊打性。那次,,處于躁狂狀態(tài)的他在診室與母親爭吵起來,,他突然站起來,轉身揮起拳頭重重砸向門,。“門紋絲沒動,,醫(yī)生見過大場面,,只是平靜地喝了口蘇打水?!崩钐烊绞潞蠡貞?。
穿校服的女孩子從坐進診室時便開始小聲哭泣,腿和腳忍不住地抖,?!拔覄倓傔€好好的?!彼嬖V醫(yī)生,,自己一個人時情緒很低,但是哭不出來,,最近沒有用刀割自己的手腕,,“因為沒有工具”。
“有沒有吃很多飯,?做心理治療怎么樣,?有沒有不好的想法,比如自殺的想法,?”醫(yī)生問,。母親搶答了大部分問題。
裴雙義見過一些“不太說實話”的家長,,為的是讓孩子的病看上去稍微輕一點,,能盡快回到學校。“但問題是,,你這個病不弄清楚的話,,孩子還是會出事情?!迸犭p義接診的一個女孩,,已經(jīng)出現(xiàn)“命令性幻聽”,爬到二樓要跳下去的時候被同學攔住,。
“打假”是他和同事日常的工作之一,。面對有所隱瞞的孩子和家屬,他們靠經(jīng)驗,、提問和觀察反復驗證,。
一位父親經(jīng)常開很遠的車程帶孩子來看病。女孩心疼父親,,覺得自己是一個無用的人,,是家里的負擔,心里內疚,。所以只要父親陪她來,,她就告訴醫(yī)生,自己挺好的了,,心情也很好,,不用怎么治療了。
裴雙義看到孩子說話時眼神恍惚,,有時候眼圈發(fā)紅,,而且她做心理測評量表時沒有說謊。他繼續(xù)嘗試與女孩溝通,。
“醫(yī)生我來了這么長時間了,,我一點改變都沒有,我感覺不到快樂,,我還是覺得我是多余的,,我是家庭的負擔,所以我就真的不想再治了,?!迸⒏嬖V他。
幾乎每天都有家長和孩子問出同樣的問題,?!皼]有一點好轉,我想放棄,,看不到希望”“他吃3個月藥了,,心理咨詢也在做,,我們不對的教育方法也改了,他怎么還不好??!”“今年望明年,明年望后年,,我都快和孩子一起生病了”……
大部分時間,,裴雙義和同事們都是在解決家長的問題,“因為家長太焦慮了,,他總想讓你給他一個肯定的回復,,比如什么時候能好,他們想要看到希望,?!编u峰見過一些幫孩子治病的家長,最后自己比孩子病得還重,。
“沒辦法不焦慮,,她生病就不能上學,不能上學就沒有朋友,,就更容易生病了,,沒有文憑將來怎么工作?”一名母親試過很多“正的”“邪的”治療方案,,她向所有親戚朋友封鎖了孩子生病的信息,,“救孩子是媽媽的本能”,。
4
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尋找病因是父母在孩子被確診后最著急做的事。
有的母親反思,,自己對兒子的控制欲太強了,,指使、監(jiān)督得太多,。孩子告訴她,,自己太想自由了,寧可生病也要自由,;有的追溯到孩子嬰幼兒時期,,因為早產,孩子睡了6個月保溫箱,,從小沒有安全感,;有的對家庭進行剖析,夫妻倆感情破裂離異,,女兒從不與父親親近,,怕那樣做會傷害媽媽,,長大后,在交友特別是異性交友方面有很多困難,;有的經(jīng)歷過家暴,,自己被打,孩子也被打,;還有的猜測是兒子換到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一時間接受不了成績的落差,于是病了,。
陳恒一度認為“愛這種東西很虛無”,。童年時,他覺得母親不喜歡自己,,一直想擺脫教育孩子的責任,。這是他根據(jù)自己“觀察”得出的結論:比如上小學時,母親要求他每天下午放學后,,必須在學校自習到5點,,再自己回家,爺爺奶奶想去接他也被攔下了,;有一次他的手工忘記帶到學校了,,母親給他送去,但是弄壞了,;有一個暑假,,他沒被接回家,而是被送去了外婆家,,“我那時也很難受”,。
這些細碎的事,林美芳都忘記了,。她記得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時,,老師告訴她孩子總比別人慢半拍,別的小朋友排好隊了,,她兒子還在收拾書包,,終于收拾好走到隊尾,嘩啦一聲,,書包里的東西全掉出來了,。她帶兒子去私立醫(yī)院測過智商、情商值,,也檢查過是否有自閉癥,。孩子有時不聽話,又特別犟,,她脾氣暴躁,,會忍不住打罵孩子,。
林美芳知道兒子恨她,在教育孩子上,,她走過許多彎路,。她想給兒子道歉,但話剛說到“以前媽媽哪里做得不好,,你指出來”,,兒子便擺擺手示意她不要再說了,“沒有沒有,?!?/p>
“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本身就不易,特別是家里之前沒有這種環(huán)境和基礎的,?!迸犭p義在診室見過孩子呵斥母親,讓她“滾出去”,;有父親敲不開孩子的門,,擔心孩子在房間做傻事,從室外的陽臺上爬進了孩子的房間,;還有母親攬下孩子生病的全部責任,,一直跟孩子說對不起,你生病是媽媽造成的,。復診時,,她很少描述孩子的癥狀,總在檢討自己哪里做得不對,,或者說哪句話又說錯了,,又引起女兒的反感了,導致她的病復發(fā)了,。
“我們對于青少年抑郁癥,,最關注的還是家庭,?!迸犭p義認為,“孩子病了,,情緒或者行為出問題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家庭‘生病’了。但家庭只是一部分的關系,?!?/p>
但裴雙義和同事們幾乎不在孩子面前數(shù)落父母的不是,他們覺得那樣對父母不公平,,也不利于家庭關系的修復和孩子的康復,。
他給家長的“通用”指導是,,與孩子相處時,一定要從家長說變成孩子說,,家長認真聽,,不要輕易去評判。
浙江省康復醫(yī)療中心主治醫(yī)師曹新毅認為,,近些年青少年抑郁癥與生活環(huán)境,、科技的進步、孩子的學業(yè)壓力都有關系,?!昂⒆訁⒓又锌迹毟吲c普高錄取比例1:1,。有多少從農村考出來成為‘中產’的父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去學技術,將來可能成為一名藍領這種出路,?家長給孩子排滿了課外班,,孩子連出去跑一跑的時間都沒有?!?/p>
“太(內)卷了(內卷:多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一名患有躁狂癥的初一學生向記者形容他的班級環(huán)境。班上的部分學生,,已經(jīng)自學完初三數(shù)學,。他的強項是哲學,最喜歡黑格爾,,常讀《近代哲學史》,,這是他在班里與眾不同的地方。
生病前,,他經(jīng)常進行自我哲學辯論,,像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搏。他的打算是,,“和他們一起卷,,卷贏了再去改變?!比欢媱澾€沒開始,,他被診斷為躁郁癥——生病時,他兩天沒有睡覺,,思路清晰,,神采奕奕,但隨后進入情緒低落期,,沒有動力做任何事,,包括起床喝水,。
據(jù)國家衛(wèi)健委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約有3000萬人受到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7.4%,檢出率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升高,。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約9.4%的12-17歲青少年有一次重度抑郁發(fā)作,。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兒童心理科醫(yī)生劉華清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兒童患抑郁的比例在澳洲為12.1%,瑞典為11.4%,。
林偉的兒子生病休學兩年,,4次被強制送進醫(yī)院。她直言,,在當下,,不“雞娃”很難。在她和孩子姥姥的努力下,,兒子20個月能背《唐詩三百首》,,3歲時掌握的英語單詞比6歲的表哥還多。兒子沒讀過兒童版書籍,,書柜里的書比同齡人高出好幾個檔次,。但現(xiàn)今,兒子又住院了,,家里的冰箱,、茶幾被兒子砸碎了,新裝修的地板上留著坑,。
和林偉兒子同齡的一名病友回想起童年,,印象最深的事是幼兒園放學回家每天都要認識字卡片。每錯一個,,母親手里的小竹竿都在他腿上留上一條印,。他現(xiàn)在看到“蝴蝶”兩個字還會恐懼,。
有家長對孩子童年時的經(jīng)歷不以為意,,說“實在是給這病找原因”。孩子過于追求完美主義,,達不到目標會失落,,進入情緒的惡性循環(huán),。但在鄒峰看來,大多數(shù)完美主義是從小培養(yǎng)的,。有的家長在孩子兩三歲時開始訓練,,“你不聽話不認真,媽媽就不要你了,,不喜歡你了”,。對于6歲之前的孩子,“媽媽不要我了”意味著“我就要死了”,?!八赃@些孩子對不完美的恐懼跟對死亡的恐懼是一樣的?!?/p>
“我兒子得這個病,,其實一半的錯誤在我這里?!绷置婪颊f,,“包括我們微信群的家庭,好多都是孩子生病以后,,家庭內部的親子關系,、教育方式全部都改變了?!?/p>
最近,,一部講述“家長如何雞娃”的電視劇正熱播。林美芳和群里的媽媽們拒絕看,,因為會在劇中“不停,、不停地照見曾經(jīng)的自己”。
5
陳恒也“一直在找直接觸發(fā)了生病開關的那件事”,。
在他看來,,沒有哪一件具體的或是有指向性的事,“情緒一直積攢,,恰好那個時候好多事情一起發(fā)生了,。”
陳恒曾被送進當?shù)匾患医渚W(wǎng)癮學校,,理由是他晝夜顛倒地玩游戲,,眼神發(fā)直,脾氣暴躁,,打碎過家里的窗戶,,還毆打了母親。
林美芳回憶,兒子暴躁打人時,,他們想把他送進精神衛(wèi)生院去住院,,但是兒童病房的床位要等。她沒想到更好的辦法,,在別人的介紹下把兒子送去了網(wǎng)戒所,。這家戒網(wǎng)癮學校登上過當?shù)赝韴螅刚埩酥慕逃龑<?,一?萬元,。學校的幾名教官假扮便衣警察,以“打了母親要帶去派出所做筆錄”的理由帶走了陳恒,。
直到“豫章書院”曝光后,,陳恒才第一次把在戒網(wǎng)癮學校的經(jīng)歷自述出來,因為覺得“輿論終于站在了孩子這邊”,,他可以證明自己是“受害者”了,。而之前,他從沒有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這段經(jīng)歷,,“因為這類學校被視作‘少管所’或是青少年進監(jiān)獄前的最后一站”,。
在戒網(wǎng)癮學校里,他因為沒有整理好內務,,被體罰幾百個深蹲,,做到肌肉拉傷,坐都坐不下來,。飯菜里有時會吃出蟲子,,難吃又不夠吃,他經(jīng)常做夢都是在吃零食,。3個月后,,才允許家長探視,見家長的時候會有教官陪著,,他不敢告訴父母,,因為擔心父母不一定會信,如果不信就會被延長畢業(yè)時間,。但遠離父母讓他享受到了自由,,有時夜里一個人自學數(shù)學時,他甚至還會感嘆生活美好,。
戒網(wǎng)癮學校只是破壞陳恒與母親信任的開端,,回到家后,他發(fā)現(xiàn)父母只會更嚴格地要求自己,。那一年他過得提心吊膽,,很怕惹父母不開心,,他的成績也前所未有地好。第二年暑假,,陳恒的母親以他不努力學習為由,,在暑假又把他送到網(wǎng)戒所,,一直待到開學才回來,。
“我覺得可能是曾經(jīng)受過的傷害太大了,比如說跟父母的關系,,跟學校的關系,,還有對自我認知,就這樣一種迷茫的感覺,,然后‘腿’就斷掉了,。”陳恒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他把自己的病比喻成“精神骨折”,。
林美芳在多年后知道這段經(jīng)歷背后的故事。她手機里收藏兒子在網(wǎng)戒所時的照片,,是當年教官發(fā)給他的,,兒子曬得黑黑的,坐在操場邊,,咧著嘴笑,。
第二次送兒子進去是因為看到前一年“教育”的成效,兒子看起來很陽光,,每天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她想讓兒子的這種狀態(tài)一直保持下去,不要變,。她也承認自己貪便宜的心理,,網(wǎng)戒所曾承諾一年內不滿意可以免費送來接受教育。
“那次我完全崩潰了,,我再不想和我母親講話,,我和她完全就不是一個頻道的人,我和她說什么都沒有用,。我在我爺爺死時都沒有哭過,,在那時候哭了,我真的很傷心,,真的很想離開這個家,,第二次送我進網(wǎng)戒所的傷害延續(xù)到今天,這對我是徹徹底底的傷害,?!标惡阏f,。
在北京安定醫(yī)院網(wǎng)絡成癮門診,副主任醫(yī)師盛利霞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就診的70%-80%被家長認為是手機成癮的孩子,,最后都被診斷是抑郁狀態(tài),沉迷手機是孩子緩解抑郁癥相關癥狀的行為表現(xiàn),。
陳恒表示自己不是很喜歡打游戲,,“但打游戲能讓我跟別人有連接,能跟別人交流”,。
兩年里,,接觸了上百個患病的孩子后,鄒峰覺得,,吸煙,、打游戲、文身,,某種意義上是孩子緩解焦慮的方式,。“家長看到他們的這些行為也焦慮,,那么為了消除自己的焦慮,,就會粗暴地禁止,但孩子緩解焦慮的方式?jīng)]了,?!?/p>
曹新毅觀察到,還有一些抑郁的孩子沒有來醫(yī)院,,而是被送去了國學書院或者戒除網(wǎng)癮學校等,。“學《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這些很好,,但你有病要先治病,。”曹新毅說,,“抑郁癥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預后效果會更好?!?/p>
6
病程長了,,家長對不同藥物針對的癥狀、使用劑量爛熟于心,,他們相信“久病成良醫(yī)”,,試圖控制孩子的“用藥”。
李天冉在微信群里見過給別人孩子指導用藥的家長,,也有遇到被家長“斷藥”的孩子,,孩子沒有經(jīng)濟來源,,只能硬扛著回到了學校。一位有著9年抑郁病史的患者理解著家長對藥物的排斥——“因為他們只看到了藥物的副作用,,看不到救孩子的一面,。”
一些孩子像藥物說明書一樣展示著藥物副作用,,惡心,、手抖、嗜睡,、記憶力減退,。李天冉吃過“直接給自己打趴下”的藥,,吃了那個藥以后,,自殺的念頭被完全抹掉,他昏睡了兩周,;好奇藥物里的金屬味道,,他把藥含在嘴里,嘴麻到第二天早晨,,還有病友直呼“那種藥吃下去像吃屎一樣惡心”,;有的會麻木神經(jīng),有點像酒后微醺,,還有的讓人短時間長胖了幾十斤,。
家長焦慮的是,藥物和心理咨詢并沒有讓孩子立竿見影地好起來,,甚至病情時有反復,。群里的媽媽們開始讀一些心理學、與孩子溝通方面的書,,嘗試“動物療法”——照料寵物能夠激發(fā)他們對于生活中的熱情,,減少負面情緒。
林美芳建議兒子養(yǎng)一只貓,。陳恒欣然接受,,貓很粘他,生病時,,“喂貓以及起床看看小貓在干嘛”成了他起床的動力,。一次和父親激烈地爭吵后,陳恒離家出走,。母親在微信上給他發(fā)了一張貓咪的照片,,“家里還有小貓等你回家?!?/p>
貓成了陳恒回家的理由,?!拔腋杏X到小貓是需要我的,也是依賴我的,?!薄案改敢彩前 ,!薄暗秦埐粫u判我,。”陳恒說,。
沒有什么“療法”是萬能的,。有群友說,給孩子養(yǎng)了一只狗,,現(xiàn)在感覺狗也抑郁了,。
群里有家長找“大仙”算命,有的求遍了寺廟,,有的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站在孩子房門外念經(jīng),3個小時,,一分鐘也不能少,,還有的請道士來家里作法。孩子如果排斥這些,,家長們大多悄悄進行,,“迷信好像是一種必經(jīng)之路”。
微信群里熱鬧愛發(fā)言的總是那么幾個,。沉寂下去不外乎幾個理由:孩子痊愈了,,孩子康復進入瓶頸期,孩子走了,。
7
林美芳看到一些“不建議抑郁癥孩子復學”的觀點會生氣,,因為“復學幾乎是所有媽媽的希望”,但她也知道“那不是唯一衡量康復的標準”,。
孩子復學,,家長一下成為群里的“明星”,其他家長羨慕嫉妒恨的同時,,更多是來“取經(jīng)”——在哪家醫(yī)院就診的,?吃了什么藥?看的哪位心理咨詢師,?
休學一年后,,陳恒回到了學校。覺得恢復得不錯,,他悄悄斷了藥,?!拔沂翘貏e想回學校,因為我想融入社會,,想和老師交流,,學習讓我充實”。
兒子復學后,,林美芳幾乎每天接到老師的電話,,內容大都是孩子在學校里的“異常”表現(xiàn),,比如上課遲到了兩分鐘,、戴著帽子來上學了。老師告訴她自己要對孩子特別關心,,“一下課我要去看他在不在教室,,沒在教室里的話,我就往高處去看,,怕他跳樓,?!?/p>
陳恒認為老師這樣做就是在排擠自己,。“老師可能覺得我們這類學生最怕的就是他們去給家長告狀,?!标惡阏f,“老師首先是學校的老師,,其次才是學生的老師”,。
病友群里有不少家長是老師,她們勸林美芳要理解,,“萬一孩子在學校出現(xiàn)意外,,都是要擔責任的,學校和老師也有很大的壓力,?!庇腥河阉趯W校一名學生跳樓自殺了,家長來拉橫幅,,一位教師被開除,。
“后來老師要求把病歷帶來、孩子做過的量表也帶過來,,學校要看相關的數(shù)據(jù)和病史”,。林美芳翻來覆去一晚上沒怎么睡,她改變了主意,,這些東西都不帶去學校了,。她擔心兒子的信息泄露,。
家長與學校的信任一點點撕裂?!拔医o老師發(fā)了好多語音,,我說我孩子沒病,他之前是抑郁癥,。如果你們怕?lián)熑?,我可以寫免責證明,只要學校給他供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我是真的千謝萬謝了,。”
幾個月后,,陳恒的病復發(fā)了,,他再次退回到家中。但這次沒有辦理休學,,學校默許他長期請假,。
林美芳現(xiàn)在也不在意兒子是否能回學校學習,她請了一對一的家教,,老師每周上門輔導,。一切看起來都在往好的方向恢復。半個月前,,兒子回學校參加模擬考試后,,發(fā)微信告訴她,自己很難受,,心悸得厲害,,“學校又勾起了我很多不好的回憶”,后面跟了一串“恐懼”的表情,。家教老師已經(jīng)站在門口10分鐘,,他不讓老師進門,說取消掉,,自己必須先去學校找老師評理,。
“我一直跟他說你是最好的、最棒的,,媽媽支持你,。不要激動,深呼吸放松,,你打車去學校給老師說清楚,。”后來,兒子被學校的老師送回家,,老師一直等到林美芳下班,。“一出地鐵我就忍不住哭了,,我就想我們那么努力幫他康復,,你們怎么又給搞壞了啊?!?/p>
群里的媽媽們也遇到關于復學的各種問題,。林偉的兒子初二生病,持續(xù)請假在家,,初三一天都沒有去,,沒有出勤記錄,中考也沒有參加,。令她意外的是,,學校給兒子發(fā)了初中畢業(yè)證。兒子情況好轉后,,想回到學校讀初三,,但學校都拒絕接收,理由是他沒有辦理過休學,,已經(jīng)畢業(yè)了,。林偉去找區(qū)教育局,得到同樣的回復,。
也有媽媽們組團去“考察”了國際學校,,她們猜測那里壓力小一些,換了環(huán)境也許對孩子有利,。還有的抱著“堅決不能休學”的想法,“能上半天就半天,,學校近的上學時間按小時算也行”,。但這大多時候只是“想法”,她們逐漸學會尊重孩子的意愿,,覺得“這病就得靠愛慢慢滋養(yǎng)”,。
8
裴雙義見過很多中斷學業(yè)的孩子,初三和高中學生最多,。有的經(jīng)過藥物治療,、心理咨詢,加上孩子與家庭關系,、周邊環(huán)境的改變,,能夠恢復到不錯的狀態(tài)。
“也需要老師和同學給他們一些支持,,抑郁癥只是心靈的一個感冒,,是暫時的情況,,會好起來的?!彼M麑W校能普及相關心理健康知識,,消除孩子和家長的病恥感。
4月,,裴雙義所在的浙江省康復醫(yī)療中心將對浙江省內1萬名學生做心理篩查,,這是實現(xiàn)“醫(yī)教結合”的嘗試。住院區(qū)有孩子的病情是學校做心理量表篩查時發(fā)現(xiàn)的,,被心理老師建議來醫(yī)院檢查,,“心理老師就是歷史老師”。
去醫(yī)院就診前,,陳恒曾尋求學校心理老師的支持,。他有些失望,“老師不太專業(yè),,還向我透露了我認識的同學的秘密”,。
面對不同的患者,醫(yī)生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疤幱谠缙诩毙云诘暮⒆樱枰幬镏委?。我們也會介入一些心理治療的方法,。”裴雙義說,,“父母要陪伴,、傾聽和支持,不挑釁,、不激惹,,父母雙方的意見要一致,協(xié)助孩子就醫(yī),?!?/p>
他建議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少評判,,別講大道理,,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另外,,允許孩子在家里,,適當?shù)乇磉_一些煩躁和憤怒的情緒。
“但是比如說孩子已經(jīng)建立了情感屏障,拒絕家長靠近了,,這個就是要花時間,。家長不能說,我都已經(jīng)改了,,你怎么還不好,,我都道歉了,你要我怎樣,?”鄒峰反問道,,“那不是新的傷害嗎?”
“做60分的家長就好了,,在養(yǎng)育孩子上,,100分等于0分?!编u峰認為,,在康復期,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陳恒希望那些“健康的人”能理解,,和抑郁癥患者相處不必小心翼翼?!耙钟舭Y的孩子不是易碎品,,把他們當成健康的人交流情商不要太低就行。你和正常人交流,,要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
林美芳記得,,一次就診中,,醫(yī)生問她,孩子有什么優(yōu)點,?她說沒有,,然后列舉出兒子一連串的缺點。醫(yī)生讓她帶孩子回家,,“好好想想,然后下次帶孩子爸爸一起來”,。而現(xiàn)今,,她覺得兒子渾身都是優(yōu)點。
她逐漸向兒子靠攏,。他喜歡的播客主播,,林美芳也喜歡。兒子關緊房門鼓搗公益工作時,她有時會悄悄站在門外,,聽到孩子的笑聲,,她高興,“希望這樣的笑聲多一點”,。
(應受訪者要求,,林美芳、陳恒,、李天冉,、林偉為化名)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孩子 兒子 家長 學校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