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中國漆藝守護人林正佳:讓“新國潮”如“漆”而遇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北京4月7日電(記者 付振強)“金獎 1 名,獎金 30 萬元人民幣?!痹诰W(wǎng)絡搜索引擎平臺上輸入“國際漆藝大賽”、“30萬”字樣,, 一條關于首屆“沈紹安杯”國際漆藝大賽的新聞便映入眼簾,。
這條略顯“低調(diào)”的漆藝征稿啟事傳播量不大,但一直“高調(diào)”地引起網(wǎng)友注意,。人們津津樂道的,,不只是漆藝領域鮮見到真金白銀的物質(zhì)獎勵,還有那寥寥十幾字描述的參賽資格:“從事漆藝創(chuàng)作的國內(nèi)外優(yōu)秀人才,,年齡,、地區(qū)不限”。
漆藝,,被譽為中國的象形,,蘊含著中國數(shù)千年的韻,是世界對東方之美最早的認知之一,。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漆藝文化,、鍛造承載歲月的時尚用品、挖掘獨具創(chuàng)造的當代人才……這注定是一場中國漆藝走向世界的藝術盛宴,。不過少有人知的是,,舉辦這場大賽亦是推動者林正佳十幾年來的心愿之一,。
一幅漆畫的緣分
漆器,曾是一種昂貴的器物,,有著千磨萬彩的不朽之美,。中國古代描述其為:“一文杯得銅杯十,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由此可見,,因制作要求高,、周期長,人工附加值高,,漆器堪稱古代“奢侈品”,。
作為華僑文化奔走呼號的傳播者,福建省僑聯(lián)兼職副主席,、福建省政協(xié)常委,、佳信海壇控股集團董事長林正佳對漆藝情有獨鐘。金漆彩繪竹林七賢圖梅瓶,、飛天伎樂圖大圓盤,、沈紹安協(xié)記綠彩繪虎溪三笑圖盤……在他的辦公室內(nèi),一件件極盡工巧的漆器,、漆畫,,成為點綴生活的“時間好物”。
中國漆藝一直流傳著“滴漆入土,,千年不壞”的美譽,,身為一名民營企業(yè)家,林正佳也與“土”打了半輩子交道:從青藏鐵路到翔安海底隧道,,從地方工程到大型市政,,誰也不曾想到,這位如“漆”品格般投身交通建設領域的僑界杰出人物,,竟于福建漆藝結下不解之緣,此后便不遺余力地致力于——讓中國漆藝煥發(fā)出新生,,成為中國漆藝的守護人,。
十幾年前,酷愛傳統(tǒng)文化的林正佳購得一幅漆畫,。朦朧且神秘的藝術表現(xiàn)力,,天然漆為原料的多樣化技法,讓他對中國漆藝一見傾心,?!拔艺J為漆是有靈性的,,與漆結緣是緣分,我很珍惜這個緣分,?!?/p>
緣起雖出自一份喜愛,但林正佳卻將其經(jīng)營成了事業(yè):創(chuàng)辦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打造沈紹安漆藝研究院,,開展中國當代漆畫海外巡展……他說,大漆之美,,堅牢于質(zhì),,光彩于文,中國漆器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華麗加身而不失清新,,漆器的出現(xiàn)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穿越千年,,碰撞現(xiàn)代,,要讓漆器回歸生活,讓年輕一代也能在‘新國潮’中感受到漆藝的魅力,,持續(xù)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林正佳說,。
呼喚新國潮崛起
“世界漆藝看中國,,中國漆藝看福建,福建漆藝看沈紹安,?!边@是林正佳在任何場合都不會落下的一句話。
天下諒無雙,,人間疑獨絕,。上面這句“宣傳語”自有其打響的底氣。林正佳所指的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福州脫胎漆器,,為清代沈紹安首創(chuàng),,世人稱之為“沈氏脫胎漆器”,有著“珍貴的黑寶石”,、“人間國寶”等美譽,,與北京的景泰藍、江西的景德鎮(zhèn)瓷器并稱為中國傳統(tǒng)工藝“三寶”,,享譽國內(nèi)外,。
林正佳介紹,脫胎漆器采用了脫胎,,即是先以泥土或石膏等塑制器物的形象作為坯胎,,而后用苧麻布或綢布裱在泥胎上髹漆數(shù)遍,,待陰干后脫去原胎,留下漆布雛形,。脫掉原胎的漆器自然輕巧靈便,,再經(jīng)過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各種裝飾紋樣,遂成光亮如鏡的成品,。
精工細致,,平滑無瑕,體薄質(zhì)輕,、纖巧獨特,;鮮艷華麗,金銀斑斕……“每一件沈紹安漆器精品都歷時數(shù)月,,甚至經(jīng)過幾十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完全純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p>
盡管沈紹安脫胎漆器被譽為“東方珍品”,但近年曾技驚世界的沈紹安漆藝卻漸漸淡出人們視野,。在林正佳看來,,挖掘沈紹安脫胎漆藝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進一步激活和鑄就福州漆藝獨特的品牌價值勢在必行,。
去年10月,由林正佳推動建設的全國唯一非國有漆藝博物館——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在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qū)的芙蓉園開館,,免費向公眾開放,。每天,博物館都會向觀者系統(tǒng),、立體地展示中國漆藝,,尤其是福州漆藝發(fā)展,但林正佳認為,,“這些做得還不夠,!”
“福建是漆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福州脫胎漆器的髹飾技藝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要傳承漆藝大師的技藝,只靠展示當然不夠,,還要善于培養(yǎng)年輕的漆藝人才,?!绷终颜J為,中國漆藝術的傳承離不開新一代的崛起,,但眼下漆器工藝的傳承并不樂觀:漆器市場平靜寡淡,,傳承人收入普遍較低,美術院校對漆器專業(yè)不夠重視……為推動漆器制作工藝的傳承,,林正佳還充分借助政協(xié)委員的身份,,多次向有關部門提交保護、傳承,、發(fā)展福建漆藝的提案,,多項建議意見被及時轉(zhuǎn)化為政策,并得以落地實施,。
“說萬物皆可漆,,一點也不為過?!绷终烟寡?,目前常見的漆藝可用于木制品、金銀器等材料之上,,實際上漆藝的應用范圍大有可為,。“我們正在研究將漆藝和唐卡進行結合,,兩者交融所產(chǎn)生的藝術感染力,,一定會非常震撼?!?/p>
首屆“沈紹安杯”國際漆藝大賽征稿啟事仍在進行,,林正佳期待能在今年9月看到更多年輕人帶來的漆藝展示。談及中國漆藝的未來,,他告訴記者四個詞:“有歷史,、有文化、有態(tài)度,、有經(jīng)濟”,。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講好中國漆藝的故事,,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我一定會堅持做下去,讓漆藝的文明火種源遠流長,?!?林正佳堅定地說。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漆藝 中國 林正 正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