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題:奮力開啟鐵路高質量發(fā)展新征程——訪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
如何保障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條件下旅客出行?復興號列車會不會進一步提速,?
鐵路是國家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6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介紹了推動鐵路高質量發(fā)展有關情況。
“十四五”鐵路建設仍將保持較大規(guī)模
陸東福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鐵路營業(yè)里程增加到14.63萬公里,增長20.9%,,其中高鐵增加到3.79萬公里,翻了近一番,,“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八縱八橫”高鐵網加密成型,建成了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fā)達的高鐵網,。
“尤其是2020年,,國鐵集團有力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和影響,圓滿完成國家鐵路建設各項目標任務,,全國鐵路基本建設投資超過2019年水平,。”
陸東福說,,“十四五”期間,,鐵路建設任務仍十分繁重,在建,、已批項目規(guī)模達3.19萬億元,,將堅持補短板強弱項防風險,分類分層推進建設,。到2025年,,全國鐵路營業(yè)里程將達到17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含城際鐵路)5萬公里左右,,鐵路基本覆蓋城區(qū)人口20萬以上城市,,高鐵覆蓋98%城區(qū)人口50萬以上城市。
有了高鐵,,還要有“慢火車”,。黨的十八大以來,109個縣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198個縣跨入高鐵時代,。鐵路系統(tǒng)堅持運輸扶貧,81對公益性“慢火車”26年不調價,,每年運送沿線群眾1200萬人次,,增強了脫貧地區(qū)發(fā)展的內生動力。
陸東福說,國鐵集團將川藏鐵路建設列為“頭號工程”,,舉全行業(yè)之力組織推進,。去年11月8日開工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克服重重困難,,迅速形成攻堅態(tài)勢,。目前,先期開工的“兩隧一橋”(色季拉山隧道,、康定2號隧道,、大渡河橋)工程已形成了良好的試點示范效應;雅安至新都橋,、波密至林芝正在組織招標,,3月底可實現開工建設;新都橋至波密正在進行專項技術審查,,爭取8月份招標,,四季度具備開工條件。
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條件下精準實施“一日一圖”
陸東福介紹,,近年來,,隨著高鐵網的不斷拓展,鐵路客運已保持10多年快速增長勢頭,,“十三五”期間國家鐵路旅客發(fā)送量達到149億人次,,其中動車組發(fā)送90億人次,較“十二五”期間分別增長41%,、152%,。不斷推出電子客票、刷臉核驗,、在線選座,、網上訂餐等便民利民措施,落實老年人和脫網人群服務保障措施,,使“坐著高鐵看中國”成為百姓出行的真實寫照,。
他說,新冠肺炎疫情對鐵路客運產生了非常大沖擊,。2020年,,國家鐵路客運量同比下降39%。為應對疫情影響,,國鐵集團實施了“長途不足管內補,、春運不足春游補、冬季不足夏季補,、客運不足貨運補”的經營策略,,取得積極成效,。
下一步,國鐵集團將運用大數據精準實施“一日一圖”,,科學配置運力資源,,組織好春游和暑期旅客運輸,更好地適應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出行需要,。
為碳達峰,、交通運輸減排多作貢獻
陸東福介紹,近年來,,鐵路部門加大了貨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2020年,國家鐵路貨運量達到35.8億噸,,占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7.7%提高到9.9%,,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作出了應有貢獻。
他說,,鐵路是典型的綠色交通工具。近年來,,鐵路自身能源結構不斷調整優(yōu)化,,國家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4.9%。預計2021年鐵路貨運量完成37億噸,,電力機車完成的牽引工作量將達到90.5%,,國家鐵路燃油年消耗量已從最高峰的583萬噸下降到231萬噸,降幅達60%,,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萬噸,。
“我們將進一步抓住國家調整運輸結構的有利契機,對標中央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求,,全面優(yōu)化鐵路貨運布局,用好大秦,、浩吉等貨運大通道,,推進鐵路專用線進港、進礦,、進物流園,,大力發(fā)展集裝箱多式聯(lián)運,不斷提高鐵路貨運市場競爭力,?!标憱|福說。
研發(fā)新一代更高速度更高智能復興號
陸東福說,,“十三五”期間,,我國鐵路自主創(chuàng)新取得重大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智能高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目前已經形成涵蓋時速160公里至350公里速度等級的復興號系列化動車組。
他說,,在深化復興號高速列車自主創(chuàng)新方面,,一是今年7月1日前將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開進西藏、開到拉薩,,實現對31個省區(qū)市的全覆蓋,。二是今年7月1日前在京滬、京哈,、京廣,、成渝等高鐵集中投放一批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讓更多旅客享受到更高品質的旅行生活,。三是啟動 “CR450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研發(fā)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環(huán)保,、更加節(jié)能、更加智能的復興號動車組新產品,,實現我國高鐵更高商業(yè)運營速度,,持續(xù)鞏固我國高鐵領跑優(yōu)勢。
積極推進中國鐵路“走出去”
2020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24萬列,、發(fā)送113.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全年開行3600列、發(fā)送1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3%,、80%;今年前兩個月,,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開行數量同比又增長了96%、175%,,國際戰(zhàn)略通道作用愈加突出,。
陸東福說,,下一步,國鐵集團將聚焦提高班列開行質量,,不斷提高班列集約化運營水平,,更好實現中歐班列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兩翼齊飛”。
關于中老鐵路建設,,陸東福說,,目前中老鐵路建設進展順利,可確保今年12月初全線開通運營,,昆明至萬象間實現直達運輸,。
“我們正在組織研制基于中國標準、適應中老鐵路線路條件,、體現中老兩國文化元素的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動車組,。”陸東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