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國學(xué)
唐員半千《陳情表》真?zhèn)慰急?/span>
《全唐文》卷一六五收錄署名員半千的《陳情表》,,堪稱一篇干謁奇文,。它展示了一個懷才不遇、渴求功名而又高自標(biāo)持,、狂傲不羈的文人形象,,讀來令人神往?!蛾惽楸怼返牟糠謨?nèi)容,,在《新唐書》所載“上書自陳”中就已存在。但兩相對照,,《陳情表》的文字卻比《新唐書》繁復(fù)了許多,。因此,即使可以將《新唐書》之“上書自陳”視為《陳情表》部分內(nèi)容的出處,,后出的《陳情表》也明顯經(jīng)過了加工,。(兩者文字對照見附表)
除此而外,,《陳情表》的另一些內(nèi)容則僅見于《全唐文》。編成于清嘉慶年間的《全唐文》,,并不標(biāo)明每篇文章的出處,,所以,我們無從知曉《陳情表》的原始文獻(xiàn)依據(jù),。綜觀以上內(nèi)容,,至少有三點值得懷疑:
第一,“聞陛下封神岳”的表述與史實不符,?!缎绿茣返摹吧蠒躁悺焙汀度莆摹肥珍浀摹蛾惽楸怼分芯粦?yīng)出現(xiàn)這句話?!跋毯唷笔歉咦谀晏?,“神岳”指的是中岳嵩山。高宗即位后,,則天皇后多次建議高宗封禪中岳,,高宗分別在儀鳳元年(676)二月、調(diào)露元年(679)七月,、永淳二年(683)七月,,三次下詔封禪中岳嵩山,但這三次封禪中岳的計劃都沒有付諸實施,,也就是說高宗在位期間并沒有封禪中岳,,且高宗在位時,中岳尚未被賦予“神岳”之稱,。據(jù)《舊唐書·禮儀志》載,,中岳改稱神岳始于武則天垂拱四年(688),此前無此封號,,封神岳之舉也是武則天所為,。因此,《新唐書》謂員半千“咸亨中,,上書自陳”而有“聞陛下封神岳”之語,,是完全不符合史實的。武則天封神岳是在天冊萬歲二年(696),,同年臘月改元萬歲登封,。《陳情表》中“聞陛下封神岳”如果是針對武則天而言,,這一年員半千的年齡絕非《陳情表》自述的“立身三十有余”,。按照筆者考訂的640年為其生年,此時員半千已年過56歲(如按《新唐書》推算的628年為其生年,,此時他已過68歲),。而且此前員半千已歷任武陟尉,、華原尉、武功尉,、左衛(wèi)胄曹參軍,、宣慰吐蕃使、入閣供奉,、左衛(wèi)長史兼弘文館直學(xué)士,,也不能自謂“未蒙一任”,。
第二,,“投匭進(jìn)款”的表述與史實不合,《全唐文》收錄的《陳情表》不應(yīng)出現(xiàn)這句話,?!度莆摹肥珍浀摹蛾惽楸怼分忻餮赃@篇干謁文是“投匭進(jìn)款”。據(jù)《舊唐書·刑法志》《舊唐書·職官志》和《資治通鑒》等史料記載,,唐代置匭在垂拱元年(685)或二年(686),,則天朝所置匭有四方,其中“延恩匭”是為士人大開干謁之門,。然而,,這篇《陳情表》若是“投匭進(jìn)款”,必寫于垂拱初年(685)之后,。按640年為員半千的生年,,此時他已過45歲(如按《新唐書》推算的628年為生年,此時他已過57歲),,而非《陳情表》所謂“立身三十有余”,。況且,根據(jù)員半千任職經(jīng)歷,,此前他已授武陟尉,,又歷任華原尉、武功尉等職,,《陳情表》也不能說自己“于今立身,,未蒙一任”。
第三,,《全唐文》收錄的《陳情表》的語氣和心態(tài)不合情理,。這篇《陳情表》的語氣與心態(tài)之狂傲令人難以置信。如文末所言:“望陛下收臣才,,與臣官,,如用臣芻蕘之言,一辭一句,,敢陳于玉階之前,。如棄臣微見,,即燒詩書,焚筆硯,,獨坐幽巖,,看陛下召得何人?舉得何士,?”完全忽略了皇帝的尊榮和威嚴(yán),,口氣之大,可謂空前絕后?,F(xiàn)存最能代表大唐盛世文人精神面貌的干謁文,,多出自初盛唐文人之手,其中亦不乏露才揚(yáng)己,、自矜狂傲之作,,但作品的干謁對象均為政府官員,與《陳情表》之干謁皇帝不同,。干謁皇帝,,在把握心態(tài)和語氣的分寸上理應(yīng)更為謹(jǐn)慎收斂,而《陳情表》的口氣卻是變本加厲,、毫無顧忌,,這是難以想象的。我們在現(xiàn)存唐代文獻(xiàn)中也找不出第二篇類似情形的干謁文,。
依上述分析,,《新唐書》所載員半千“上書自陳”的內(nèi)容和《全唐文》收錄的《陳情表》是否為《陳情表》原文,或是否為員半千所寫,,就是一個疑案,。關(guān)于這個疑案,本文試作如下推斷:
第一,,員半千在高宗咸亨年間的確有過上書干謁的事跡,,那時他確實未蒙一任,但那是一次闕下上書行為,,而非“投匭進(jìn)款”,。此事或曾引起朝野議論,則天皇后或也有所聞知,,正如《舊唐書》本傳所載:“垂拱中,,累補(bǔ)左衛(wèi)胄曹,仍充宣慰吐蕃使,。及引辭,,則天曰:‘久聞卿名,謂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境外小事,,不足煩卿,宜留待制也,?!薄缎绿茣芬灿型瑯拥挠涊d。這里“久聞卿名,,謂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數(shù)語,很可能指的就是咸亨中員半千闕下上書求官之事,,只是那時高宗尚主政,,武后并未干預(yù)此事。后世,,闕下上書誤傳為“投匭進(jìn)款”,。
第二,員半千在696年則天封神岳之時確實有過獻(xiàn)書行為,,但那次呈獻(xiàn)的不是《陳情表》,而是《封禪四壇碑》十二首,?!杜f唐書》本傳載:“則天封中岳,半千又撰《封禪四壇碑》十二首以進(jìn),,則天稱善,。”后人誤將二事撮合,,于是《新唐書》的“上書自陳”和《全唐文》收錄的《陳情表》中就出現(xiàn)了“聞陛下封神岳,,舉豪英(英才)”這句話。
第三,,或因《舊唐書》本傳所謂“文集多遺失”,,員半千在“咸亨中,上書自陳”的原文并沒有完整保存下來,?!蛾惽楸怼樊?dāng)是后世文人根據(jù)傳聞逸事,夸張,、潤飾,、拼湊而成。畢竟員半千在當(dāng)時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在咸亨年間上書干謁之事或曾一時傳為佳話,,唐代文人對士林間傳奇逸聞的渲染傳播并不鮮見?!缎绿茣繁緜饔涊d員半千上書自陳的內(nèi)容,,雖是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有關(guān)《陳情表》的記錄,,但已非《陳情表》原貌?!度莆摹肥珍浀摹蛾惽楸怼繁戎缎绿茣返膬?nèi)容,,又增加了幾許夸張和潤飾,就更加荒誕無稽了,。
《光明日報》( 2021年02月22日 13版)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陳情表 半千 員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