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會議>委員建言
馬志剛委員:希望更多港澳青少年參與到冬奧會中來
人民政協(xié)網(wǎng)北京1月25日電(記者 李寅峰)2022年臨近了,,在對冬奧會的熱切期待中,,來自澳門的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馬志剛總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留給他的記憶:“那時候許多港澳年輕人都跑到北京來感受奧運,多數(shù)都是請假來的,。比賽一票難求,,酒店也是一房難求,。從港澳來的伙伴們,經(jīng)常好幾個人擠在一個房間里住,,看完比賽大家一起出去吃夜宵,!”
說起這些回憶,馬志剛滿面的笑意,。帶給他更深思考的是,,當時那些為北京奧運會“瘋狂”的伙伴,作為港澳今天的棟梁,,都是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基本上都四十多歲了,,我知道他們每一個人都堅定地反對反中亂港勢力,!”馬志剛說,參與北京奧運會的經(jīng)歷,,不一定能夠決定主導一個人的人生觀走勢,,但一定會讓他們增進對國家的認同和對民族的自豪感?!爱斈陫W運明星訪問港澳時,,給港澳老百姓帶來的觸動也是非常大的!”
如今,,2022年冬奧會即將來臨,,舉國上下翹首以待。在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越來越得到重視的當下,如何更好地借用這次大型賽事的機會,,讓更多的港澳青少年身臨其境參與其中,?帶著這樣的思考,在北京市政協(xié)十三屆四次會議上,,馬志剛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港澳青少年參與冬奧會工作實習的建議》的提案,。
“自成立以來,冬奧組委就以全球視野選拔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港澳青年擁有語言優(yōu)勢,、良好的專業(yè)教育,與西方文化,、人士交流較多,,如果擴大招聘港澳青年前來實習,不僅能發(fā)揮他們的國際交往優(yōu)勢,,更好地服務冬奧,,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瘪R志剛了解到,,2019年6月,北京冬奧組委已經(jīng)試辦了一期“香港青年冬奧會實習計劃”,。這次計劃中,,20名香港高校學生參加了一個月北京冬奧會籌辦實習工作?!八麄冊诙瑠W組委的11個部門輪崗,,學習大型國際運動會的籌辦工作知識,在實踐中獲得鍛煉,,提高了個人能力,,也以體育賽事準備與管理工作為抓手,增進了愛國情懷,?!?/p>
馬志剛說,希望能以此為起點,,形成良好的機制,,進一步擴大港澳青年到冬奧會參與實習工作,讓更多喜愛體育工作的港澳青年留在北京等內地大城市,,參與到國家舉辦的大型體育賽事工作當中。
“要擴大港澳學生冬奧會實習規(guī)模,。將澳門青年納入在冬奧會實習計劃內,,拓寬招募渠道,加大對港澳優(yōu)秀青年招募人數(shù),,制定長期的實習計劃,,定期,、分批次的安排冬奧會各環(huán)節(jié)的實習方案,讓更多港澳青年參與到冬奧會的工作當中,?!瘪R志剛說,也要深度挖掘實習崗位需求和港澳青年自身優(yōu)勢,,做到精準匹配,。
此外,他建議要在實習工作中加強文化交流,,培養(yǎng)港澳青年的愛國情懷,。比如通過專業(yè)的師資輔導團隊,組織文化座談活動,,以靈活的方式幫助港澳青年樹立的正確國家觀念,、社會價值觀。也可以嘗試開通港澳青年向祖國體育發(fā)展的建言獻策的渠道,,加強他們對祖國建設的參與感與深度融合,。通過自發(fā)分享心得體會,讓他們講述自己的冬奧故事,、北京故事,、祖國故事,激發(fā)愛國情懷,,傳播正能量,。
馬志剛同時建議,要做好港澳實習生冬奧實習的服務保障及人才儲備工作,。他提出,,可以建立“一站式”電子服務平臺,從報名,、審核,、進駐工作,到實習結束,、工作總結,,讓港澳青年盡量得到 “一站式”服務保障。他也希望,,為赴京實習的港澳青年簡化出入境流程,,提高港澳青年實習的相關津貼標準,并嘗試構建人才儲備信息庫,,為奧運會志愿者及工作崗位的選拔提供港澳人才儲備,,精準推送。
港澳雖然在亞熱帶,但港澳青少年對冰雪運動的喜愛程度并不低,。馬志剛留意到,,每年冬天,多有青少年到韓國,、日本以及歐美等地去滑雪,,近年來,隨著中國內地冰雪運動的發(fā)展,,也有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少年對內地的雪場產(chǎn)生興趣,。他認為,代表著技術,、速度與激情的冰雪運動,,更能夠引起青少年的追捧,也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的方式,。
馬志剛說,,每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幾乎都有過自己崇拜的體育明星,,都有過喜歡的體育運動,。而且體育競技和體育明星帶給青少年的,多數(shù)是正能量的引導,。能參與到賽事中去工作,,更是許多青少年夢寐以求的事情?!跋M?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個新開始,,以此為起點,建立長效機制,,在國家大型體育賽事中定期定額吸收港澳大學生前來參與冰雪運動,、來工作實習。實習中表現(xiàn)優(yōu)良的人才,,給他們正式入職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國家體育賽事的組織和管理,留在祖國內地工作,,既發(fā)揮專長,,更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p>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