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資訊
“唱花兒 繡花兒 日子過得像花兒”——青海班彥繡娘的幸福生活
“山大溝深的沙溝山,,不受寒苦了,,干部和群眾呀齊上陣,,平川里拔起了新村,。心肝花腔子里放實了,栽下個搖錢的樹了,。百姓們高興地花兒漫了……”
在位于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的盤繡園內(nèi),,張卓麻什姐和姐妹們邊唱著“花兒”民歌邊做著手里的“繡活”。
“花兒”是流傳于西北地區(qū)的多民族民歌,,因歌詞中將年輕女子比喻為花兒而得名,。“平時我們就唱花兒,,里面的詞也不一定,,不少都是即興創(chuàng)作的,啥都能唱,,現(xiàn)在日子過得好了,,我們唱的就是今天的好日子唄?!蹦赀^半百的張卓麻什姐是土族盤繡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她手中的繡花針上下翻飛,不一會一張盤繡就初具雛形,。
“從這穿過去,,再挑出來繞個圈……”與即興創(chuàng)作的花兒不同,,盤繡要按照嚴格的工藝來制作,既考驗技巧,,又考驗?zāi)托?。“以前我們繡的花樣不多,,也賣不上價錢,,也就不往外賣,就為給丫頭們做嫁妝,?!崩C娘呂六月姐說,自從2018年盤繡園正式建立后,,繡娘們的花樣就多了起來,,“訂單要啥樣子我們就做啥樣子”。
“一天都不閑,,做得多,,收入越多。平均一個人一年能掙一萬元左右,,手快一點的能到一萬四五,,把孫子的學費都賺出來?!睆堊柯槭步阏f,,住得好收入也好,日子充實,,臉上的笑也多了,,繡娘們創(chuàng)新花樣的熱情越來越高。
“像盤繡園這樣的扶貧工坊,,已經(jīng)有28個,,今后三年,互助縣計劃要達到100個,?!被ブ鸨P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吳成績說,盤繡產(chǎn)業(yè)是土族特色文化代表之一,,未來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我們村是2016年從對面山上搬下來的,以前住的地方山大溝深,,靠天吃飯,,但一方水土養(yǎng)不活一方人。實施易地搬遷之后,,村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鼻嗪J『|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班彥村駐村第一書記袁光平說,盤繡,、八眉豬養(yǎng)殖,、特色青稞酒制作等多項產(chǎn)業(yè)齊頭并進,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一萬元,?!笆艑梦逯腥珪岢鲆嫱七M鄉(xiāng)村振興,我們班彥村也要抓好這次機會,,把村里的特色產(chǎn)業(yè)發(fā)展得更好,,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痹馄秸f,。
“大紅的主腰米黃的線,中間里繡下的牡丹……”歌聲從盤繡園的小院里傳出來,,張卓麻什姐咬斷線頭,,把手中的繡布鋪平,她摸摸剛繡好的花,,笑著說:“看,,這個花就是艷?!?/p>
編輯:王慧文
關(guān)鍵詞:花兒 盤繡 繡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