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與死神賽跑,!他們跪著救人的樣子真美!
他是剛入職就曠工的“95后”,,她是生完孩子不久的新手媽媽,,她是“隨時要出發(fā)”的新聞工作者……但當意外發(fā)生、有人生命垂危需要急救時,,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城市急救者
本報記者黃筱,、林光耀
“讓一讓,我是紅十字救護員,?!?/p>
一名皮膚黝黑的年輕電工因觸電躺倒在地、不省人事,,圍觀的人呼叫120后一邊焦急地等待,,一邊又束手無策,。
突然而至的這句話,打破了空氣中的緊張和焦慮,。大家循聲而去,,把頭轉向聲音傳來處,并自覺讓開一條通道,,一個年輕的小伙子馬上沖了上來跪在患者身邊,。
他發(fā)現(xiàn)電工已失去意識,只剩下急促的喘息,,小伙子評估情況后迅速開始施救,,受傷電工的生命通道也得以打開……
剛入職就“曠工”的“95后”
小伙子名叫夏振輝,在抵達前的5分鐘,,他還是正在電腦前制作表格的都市白領。
1999年出生的他剛入職杭州一家物業(yè)公司,。當手機中一款急救App通知警報響起,,他顧不上跟領導請假,放下手頭工作,,立刻騎著從同事那兒借來的“小電驢”奔向事發(fā)地,。他急著去救人,時間就是生命,。
另一邊,,救護車響起“嘀嘟,嘀嘟”聲,,風馳電掣地趕向事發(fā)地,,尖銳的笛聲劃破工作日午后的沉悶。
“27,、28,、29、30,,換氣,。”夏振輝心里默數著節(jié)拍,,將右手掌根重疊放在左手手背上,,有規(guī)律地按壓著患者的胸部。這是他第二次參與心臟驟?;颊叩膿尵?。相比于第一次,夏振輝的心態(tài)和手法更沉穩(wěn)了,。
幾個按壓循環(huán)后,,救護車趕到,。急救醫(yī)生為患者接上心電監(jiān)護儀,夏振輝離手,?!班粥粥帧眱x器立馬叫個不停,眾人的心再次繃緊,。
“繼續(xù)按,,不要停!”隨車醫(yī)生和夏振輝一起將患者抬上車,,沖往最近的醫(yī)院,。車速快、空間小,,救護車里的夏振輝被車輛變道轉彎的慣性甩得搖晃不止,,夏日悶熱的天氣和巨大的體力消耗讓他氣喘吁吁、汗如雨下,。
夏振輝隨車到了醫(yī)院,,將患者送進急救室后,默默離開,。得益于及時的現(xiàn)場救援,,患者經搶救后恢復了自主呼吸和心跳,而等夏振輝趕回辦公室時,,已是下午3點半,。救人的事,他沒有向同事提起,。
“大家直到后來看媒體報道,,才了解我‘曠工’幾個小時的原因?!泵鎸习搴屯碌馁潛P,,夏振輝很低調。
“你跪著救人的樣子真美”
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
2019年10月4日下午,“吱—砰—”在急促的剎車聲與沉悶的撞擊聲中,,一輛水泥罐車與一輛電動車在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個路口相撞,。電動車女騎手被撞飛到幾米之外的馬路上,倒地不起,。鮮血從女孩頭部不斷冒出,,現(xiàn)場眾人卻只能手足無措地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請讓一讓,我會急救,!”就在這時傳來一陣呼喊,,圍觀的人群立刻讓出了一條通道。和同事一起騎車經過的國網湖州供電公司醫(yī)生閔華,,拎著隨身攜帶的急救包來到女孩身邊,。
他從急救包中拿出無菌敷料和一塊干凈的三角巾墊在女孩頭部下方,成功止住了出血,。緊接著,,他撐開女孩的眼睛檢查瞳孔是否放大,在她耳邊大聲呼喊判斷是否失去意識,,讓她動動手腳判斷神經系統(tǒng)是否受損,,觀察耳內是否有液體流出判斷是否存在顱底骨折……
閔華阻止了水泥罐車司機將女孩扶起的嘗試,因為巨大的撞擊可能造成顱內出血或頸椎骨折,,盲目地移動傷者可能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孩子,,脖子別動,,120馬上到了!”閔華跪在被太陽曬得發(fā)燙的路面上,,雙手護住女孩的頭部,,一動不動,,直到5分鐘后急救車到達現(xiàn)場,。
看著醫(yī)務人員把女孩抬上擔架后,他才松了一口氣,,抬手擦擦額頭上的汗,,默默走出人群。
這一幕,,被同伴用手機拍下,,“你跪著救人的樣子真美”傳到互聯(lián)網上,贏得了大量點贊,。
閔華與急救結緣已有30多年,,早在1986年湖州市紅十字會恢復工作后,他就加入了湖州應急救護培訓大軍,。如今,,他是浙江省紅十字會的一名應急救護培訓講師。隨身攜帶一個裝滿了三角巾,、口罩,、手套、繃帶等急救用品的雙肩包,,已經成為他的習慣,。30多年來,,他線下培訓的群眾已經超過30萬,親身參與的緊急事件急救也有四五次,。
城市急救者的遺憾
當了解到自己參與急救的年輕電工經搶救恢復了呼吸和心跳,,夏振輝心情激動。但是,,向死神發(fā)起挑戰(zhàn),,注定是成敗參半的。2019年9月第一次參與急救的場景依然時不時浮現(xiàn)在夏振輝的腦海中,。
患者是一位因心跳驟停倒在電梯口的大伯,,“他倒下的時候是睜著眼的,他的眼睛一只大一只小,,我在給他做心肺復蘇時一直看著他的眼睛,,直到現(xiàn)在我閉上眼還能想起那雙眼睛?!痹谙恼褫x的努力下,,大伯恢復了心跳,但由于年紀較大,,加上有比較嚴重的基礎疾病,,大伯最終還是撒手人寰。
雖然知道不是自己的錯,,但想到由于定位不夠準確,,自己在趕到現(xiàn)場的途中稍有耽擱,夏振輝還是很遺憾:“我要是再快一點就好了,,或者有其他急救志愿者能更早一點趕到現(xiàn)場就好了,,說不定能改變最后的結果?!?/p>
無獨有偶,,閔華也有著他的遺憾。今年五月六月兩個月中,,他有兩個朋友遭遇不幸,,一個朋友在跑步中猝死,另一個朋友晚上在家休息時猝死,。
“每當有認識的人發(fā)生意外時,,其他朋友總會說‘你當時要是在場就好了,他們很可能就不會死了’,?!遍h華很遺憾:“遇到這種突發(fā)情況,醫(yī)生在身邊的幾率很低。事實上,,與其指望別人或者急救醫(yī)生,,還不如行動起來自己學習?!?/p>
夏振輝就是自己行動起來學習的,。作為一名馬拉松跑者,他聽過許多馬拉松愛好者比賽中猝死的新聞,,惋惜的同時,,他一邊思考:猝死事件要是發(fā)生在自己的身邊怎么辦?
基于這樣的思考,,他參加了杭州市西湖區(qū)紅十字會的急救志愿者培訓,,之后又加入了浙江大學戶外安全急救隊,成為一名志愿者?,F(xiàn)在他已成為浙大戶外安全急救隊的AHA社會大眾急救培訓導師,。
夏振輝看到了公眾參加急救培訓的熱情,也發(fā)現(xiàn)了當前急救培訓和急救配置當中存在的問題,?!凹t十字會提供的有限的培訓服務,與社會大眾對急救培訓的熱情和大量需求不匹配,,在杭州,,如果想要參加急救培訓,很可能要排隊一個月以上,?!毕恼褫x認為,目前紅十字會提供的培訓時間較短,,在心肺復蘇和自動除顫儀(AED)使用的培訓上還不夠詳細,,與心臟驟停相關醫(yī)學原理的學習和體外按壓的實操練習機會也比較少,。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生活中意外總是在不經意間來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夏振輝,、閔華這樣的城市急救者,也許我們的一點行動,,可以讓家人,、朋友和突遇意外的陌生人多一線生存的機會,也讓不辭辛苦的夏振輝和閔華們多一個同伴,、少一分遺憾,。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急救 夏振 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