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 聞 >頭條
總書記淮河之行,,透出人民至上的三個關鍵詞
考察守護淮河安瀾的王家壩閘,走進蓄洪區(qū)群眾的“希望之島”,,關心扶貧車間的復工復產……“人民至上”,,安徽考察第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闡釋這四個字的深沉涵義。
生命
一段時間以來,,南方多地遭遇暴雨,。
十多天內,兩次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救災工作……災情面前,,習近平強調最多的就是: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面對災害,,總書記關切人民的生命安危,。災后重建,總書記最掛念的是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
8月18日,,習近平在阜陽市阜南縣紅亮箱包有限公司,了解災后恢復生產等情況,。(新華社記者鞠鵬 攝)
18日一下午的時間,,總書記頂著炎炎烈日,走進田間地頭,,深入莊臺,,看得細、問得深,,就是希望老百姓的生活不因受災而倒退,,盡快恢復如常、健康安全,。
對蓄洪區(qū)群眾來說,,防汛抗洪不是簡單地開閘蓄洪,而是涉及到人員轉移避險等生命安全的重大問題,。鄉(xiāng)親們告訴總書記:“蓄洪期間,,大家住在莊臺,電沒斷,、水照供,、生活用品有人送。現(xiàn)在水退了,,都在搶種補種,,水退到哪里,就補種到哪里,。請總書記放心,!”
“我一直牽掛災區(qū)的群眾,看到鄉(xiāng)親們生產生活都有著落,、有希望,,我的心就踏實?!绷暯娇倳涍@樣說,。
在總書記心中,“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災害中人民生命安全無恙,,方能在災后托舉起生活的希望,。
精神
滔滔洪水中,人及人的精神,,是重要的“抗洪神器”,。
王家壩閘于今年7月20日第16次開閘蓄洪。
蒙洼蓄洪區(qū)的群眾遭受損失卻顧全了大局,,再次印證了人民是抗洪搶險中最寶貴的力量,。蓄洪區(qū)人民與洪水搏斗的身姿,正是華夏兒女在歷經自然災害時百折不撓的縮影,。
8月18日,,習近平在阜陽市阜南縣蒙洼蓄洪區(qū)曹集鎮(zhèn)利民村西田坡莊臺,了解當?shù)胤姥淳葹暮蜑暮蠡謴蜕a等情況,。(新華社記者鞠鵬 攝)
“中華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災害做斗爭中發(fā)展起來的偉大民族?!薄坝薰粕?、大禹治水,中華民族同自然災害斗了幾千年,,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還要繼續(xù)斗下去?!绷暯娇倳涍@樣說,。
聯(lián)系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zhàn)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倳浻芍愿袊@:“只要黨把人民凝聚起來,,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能經受住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嚴峻考驗,,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
未來
經歷災難砥礪的我們,,在抗爭中不斷獲得經驗與智慧,。如今日益完善的防洪工程體系,使我們應對洪災變得更加堅韌,、有力,。
兩年前,考察長江,習近平思索:水患仍是我們面對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要認真研究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進程中,,防災減災的短板是什么,要拿出戰(zhàn)略舉措,。
決勝之年,,淮河邊,習近平謀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我們要提高抗御災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災害方面要達到現(xiàn)代化水平。
就在上個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為全面提高災害防御能力指明路徑——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把重大工程建設,、重要基礎設施補短板、城市內澇治理,、加強防災備災體系和能力建設等納入“十四五”規(guī)劃中統(tǒng)籌考慮,。
8月18日,習近平在阜陽市阜南縣王家壩閘察看淮河水情,,了解當?shù)胤姥淳葹暮蜑暮蠡謴蜕a等情況,。(新華社記者王曄 攝)
大力種植喜水的杞柳,走柳編產業(yè)之路,;規(guī)劃興建保莊圩,,實現(xiàn)“人退水進”;衛(wèi)星,、雷達監(jiān)測系統(tǒng)為防汛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jù)……在迎戰(zhàn)洪水的過程中,,“人水爭地”矛盾突出的王家壩更加注重尊重規(guī)律,把“人與自然的和諧”放在第一位,。
“人類在與自然共處,、共生和斗爭的進程中不斷進步?!薄斑@個斗,,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guī)律,,與自然和諧相處,。”總書記的話語,,昭示了中國人民面對永恒命題的智慧與從容,。
策劃:霍小光
監(jiān)制:車玉明 張曉松
統(tǒng)籌:雷敏
主筆:黃玥
視覺|編輯:郝曉靜 朱舜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總書記 人民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