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國學
從悟空的形象說到《西游記》的主題
孜孜不倦地尋找主題源于慣性思維,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學著給課文提煉中心思想,,經(jīng)過十幾年培訓,,作品得有個主題似已是天經(jīng)地義。然而,,即使給短篇故事提煉主題也不容易,。
胡適曾說《西游記》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作者“并沒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魯迅也說此書“出于游戲”,。他們不贊同“透過紙背去尋那‘微言大義’”,,包括大鬧天宮在內(nèi)的整部小說,只是讓人看了感到“好玩”而已,。
動畫片《大鬧天宮》有段原著沒有的情節(jié):馬天君視察御馬監(jiān),,百般刁難孫悟空,悟空不甘欺凌,,反出天廷,,回花果山去也。這個 “馬天君”純是因“馬”而杜撰,編劇似不清楚中國神話里,,華光天王因名馬靈耀而就叫馬天君,。電視劇《西游記》將馬天君換成武曲星君,掩去此破綻,,卻仍保留原著沒有的悟空受欺負情節(jié),。按原著描寫,悟空上任后倒也勤勉,,“晝夜不睡,,滋養(yǎng)馬匹”,但一旦知道弼馬溫只是“未入流”小官便勃然大怒:“養(yǎng)馬者,,乃后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先前他一聽到太白金星說“請你上天,,拜受仙錄”,便笑道:“多感老星降臨,?!笨梢姾軜芬獾教焱敼伲唤o個小官可不干,。
悟空從石頭中蹦出后“眼運金光,,射沖斗府”,玉帝只是說“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未采取什么針對性舉動,。接著,,孫悟空到龍宮強要金箍棒與披掛,又大鬧冥府,,強銷生死簿上猴屬死籍,。玉帝原想遣將擒拿,后聽從太白金星建議,,決定既往不咎,,招悟空上天當官。悟空見了玉帝只是躬身,,不拜伏參見,,玉帝也原諒他不知朝禮。原著對悟空當弼馬溫的原因交代得很清楚:玉帝招來文武百官,,“看那處少甚官職,,著孫悟空去除授”,因只有御馬監(jiān)少個“正堂管事”,,便下達了任命,,其間操作并無羞辱意味。大鬧龍宮,、冥府后沒事還當了官,,天廷對悟空還算是寬宏,悟空嫌官小就反出天廷,,說來多少有點理虧?,F(xiàn)在可以理解動畫片與電視劇為什么要改動原著了,因為增添了受欺負情節(jié),,悟空身上便閃耀出反抗壓迫的光芒,,卻不知這并非原著本意。
悟空回到花果山后仍做大王,,還仿效天廷那一套,,讓大小猴等與降服的妖王 “排班朝拜”。在鬼王慫恿下,,悟空新目標是當齊天大圣,,電視劇還給他加了句“與天高,與地齊”的臺詞,,頗有自立天地的氣概,,但原著卻寫悟空還是希望由玉帝冊封,并讓哪吒傳話:封這個官銜,,“我自皈依”,,如果不封,“定要打上靈霄寶殿”,,還是想到天廷當官,。玉帝原想發(fā)兵征討,太白金星勸道:那只猴子“只知出言,,不知大小”,,不如給個空銜“養(yǎng)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見太白金星再次到來,,悟空估測“定有好意”,便下令“大開旗鼓,,擺隊迎接”,,自己則整肅衣冠,“急出洞門,,躬身施禮”,。齊天大圣總算當上了,,悟空 “遂心滿意,喜地歡天”,,玉帝則告誡他,,“官品極矣,但切不可胡為”,,只將悟空看作是胡鬧的猴子,,并無有心壓迫的念頭。
悟空在天上無事可干,,整天 “無事閑游,,結(jié)交天上眾星宿”,玉帝怕生出事端,,便讓他去管蟠桃園,。猴子管桃園的結(jié)果閉著眼睛也能知道,不久便是 “樹上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玉帝固然是用猴不當,而悟空監(jiān)守自盜,,恐怕沒有哪個上司能夠容忍,。聽說蟠桃會不曾邀請自己,悟空又徑自前往,,肆意享用佳肴異品,,他的心思很顯然:你們不帶我玩,那就讓你們也玩不成,!接著他又到兜率宮,, “如吃炒豆相似”地掃蕩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悟空自知“這場禍,,比天還大”,,便 “使個隱身法逃去”。事件結(jié)局大家都知道:悟空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相救,,前去西天取經(jīng)。
胡適曾說《西游記》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作者“并沒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魯迅也說此書“出于游戲”,,“我們看了,但覺好玩,,所謂忘懷得失,,獨存賞鑒了”,。他們不贊同“透過紙背去尋那‘微言大義’”,包括大鬧天宮在內(nèi)的整部小說,,只是讓人看了感到“好玩”而已,。在較長時期里,這是占主導地位的意見,。
用階級斗爭理論詮釋《西游記》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不過意見常不一致,。就拿豬八戒來說,,一些人認定這是 “新興市民”形象,更多人認為他是“農(nóng)民小私有者的典型代表”,,但具體分析卻又有分歧,。或認為八戒有些 “小毛病”,,但 “到底是個正面人物”,;或認為他是“舊社會中一般俗人的肖象”,顯示出“私有者的可笑,、可鄙以至可恨”,;或因八戒當過天蓬元帥,故而是“原來闊過后來沒落的勞動者,,原來是剝削者后來變?yōu)楸粍兿髡叩牡湫头从场?。討論煞是熱鬧,八戒的成分卻一直定不下來,。悟空的成分倒不難定:擁有偌大的花果山,,平日大小猴們前呼后擁地服侍,定個地主并不為過,。不過人們忽略了這一點,,而是將天廷視為封建統(tǒng)治的象征,大鬧天宮則證明孫悟空是反抗封建剝削與壓迫的斗士,。
問題好像得到了圓滿解決,,可是如何對悟空后來的表現(xiàn)作階級分析卻成了麻煩。首先,,他之所以能從五行山下脫身,,是因為誠懇地為大鬧天宮向觀音認錯:“我已知悔了”,又向唐僧承認“犯了誑上之罪”,,用悔過換來了自由,。其次,悟空扯出齊天大圣旗號反叛時,,牛魔王立即聲援,,自稱平天大圣,,可是后來悟空卻剿滅了牛魔王。以往都是悟空無奈時發(fā)出請求,,天廷才出兵相助,,這次卻是不請自來,可見早就在等機會拿下牛魔王,。至于西行路上打殺的那些妖魔,,其實都是不服天廷管教的反抗者。第三,,悟空對有些妖魔是手下留情,,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燒火童子,,青牛怪是他的坐騎,,都殺不得,無底洞的老鼠精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干女兒,,也不能殺,。靈感大王每年要吃一對童男童女,可他是觀音蓮花池里的金魚,,便安然無恙地回去了,,獅、象與大鵬將一個城池的人都吃盡了,,可謂血債滔天,,但獅、象是文殊,、普賢的坐騎,,大鵬是如來的親戚,悟空眼見他們離去也不出聲抗辯,。死在悟空金箍棒下的是那些沒有后門,,沒有裙帶關系的妖魔,而他們恰是純正的天廷反抗者,。
這些事實原著里都寫得很明白,,于是就有人據(jù)此批評悟空。張?zhí)煲硐壬鞘组_其調(diào)者,,他首先揭示天廷與妖魔爭斗的象征意義:“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與人民——主要是農(nóng)民——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孫悟空反抗失敗后“投降了”,西行時“一路上和他過去的同類以至同伴作惡斗,,立了功”,,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一員?!段饔斡洝吩谂泻m思想的運動中也被涉及:如果沒有反抗封建統(tǒng)治的農(nóng)民起義,,“孫猴子大鬧天宮這樣的神奇情節(jié)是不能虛構(gòu)出來的”,,而教育部頒布《中國文學史教學大綱》指導教材撰寫時,對評述 《西游記》也有明確規(guī)定:“復雜社會生活與尖銳社會矛盾的反映──統(tǒng)治者對叛逆者的迫害(鬧天宮的起因與后果)……”指導意見只集中于大鬧天宮的反抗性,,對張?zhí)煲硐壬岢龅奈蚩震б勒?、?zhèn)壓同類的現(xiàn)象不置一詞,因為沿這個方向討論,,悟空就得戴上“叛徒”帽子,,大鬧天宮的反抗性也會受到損害。孫悟空畢竟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文學人物,,形象之正面已不可動搖,,更何況后來又有“金猴奮起千鈞棒”詩句的傳誦。
上世紀八十年代,,又有人重提悟空是叛徒的話題,,認為作者宣揚“封建統(tǒng)治是天經(jīng)地義的,,永恒的”,,悟空“為起義農(nóng)民樹立了一個‘改邪歸正’的榜樣”。不過更多人卻在反省,,用階級斗爭理論去套神話小說,,“顯然是一種穿鑿附會”。幾十年來,, 《西游記》主題被定為反抗封建剝削與壓迫,,如今不再用階級斗爭理論比附,立刻就出現(xiàn)了個新問題:作品的主題究竟是什么,?
新的轟轟烈烈的討論開始了,,1990年至2018年,主題說至少有102種表述,,按類歸并后約有四十種,,其中有些相當有趣。如認為《西游記》主題是“修心證道”,,其情節(jié)都是唐太宗修煉時生理,、心理的某一部分,據(jù)說這解釋“為人體生命科學的發(fā)展開拓了一個廣闊的前景”,。有人認為主題是王陽明的“致良知”,,唐僧師徒一路西行, “無不是在‘格物’無不是在‘正念頭’”,。更有人提煉出反腐倡廉的主題: “以丑惡鑄造涵蓋廣闊的匡風巨鏡,,教化世人鑒丑而斂行止”。各種西方文藝理論也都用上了,,如用桑塔亞那的理論分析八戒形象,,用弗洛姆的觀點對玉皇大帝定位,,用卡西爾的論述解釋作品內(nèi)容的復雜等等。年復一年,,新主題不斷涌出,,而此現(xiàn)象又得到肯定:“主題的難解性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人們進行孜孜不倦的探究”?!段饔斡洝分黝}的討論,,竟被弄成了哥德巴赫猜想。
孜孜不倦地尋找主題源于慣性思維,,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學著給課文提煉中心思想,,經(jīng)過十幾年培訓,作品得有個主題似已是天經(jīng)地義,。然而,,即使給短篇故事提煉主題也不容易?!皩O悟空三打白骨精”里,,悟空不顧唐僧念緊箍咒,堅持打死白骨精,,主題當是除惡務盡,;可是唐僧諸人看不出眼前就是妖怪,而悟空火眼金睛一眼識破,,這豈不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一個情節(jié)尚且如此,整部書的主題就更沒法說了,。問題出在“主題”這個概念的使用范圍,,先有人們對作品中心思想的看法常常一致的現(xiàn)象,然后才有 “主題”概念的抽象,,因此它只適合于人們看法一致的作品,,而主題歸納歧義迭出的《西游記》,并不在“主題”概念的覆蓋范圍之內(nèi),,即還是應該贊同胡適,、魯迅將它歸為無主題。如果文學研究中對使用的概念能仔細辨析,,無謂的爭論大概可少些吧,。
作者:陳大康
編輯:楊嵐
關鍵詞:悟空 主題 西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