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哥們兒加油>感人事跡>圖文 圖文
武漢快遞員一天馳援3家醫(yī)院,,深夜回家只敢睡在車里
他留在武漢,,自愿輾轉(zhuǎn)湖北省各地醫(yī)院,運輸上百噸醫(yī)療物資,;
他從不掩飾自己對病毒的懼怕,,卻在疫情嚴重的時候出入金銀潭醫(yī)院,,和一線醫(yī)護人員一起吃深夜的加班餐;
他帶著一身疲勞回到家中,,為了不打擾妻子,,只愿意蜷在狹窄的面包車里休息;
他不愿意被稱為英雄,,卻會因為兒子的一句“爸爸是志愿者”而自豪,;
他護大家,守小家,,他是牛木生,,一個十分普通的名字,四十歲出頭的年紀,,一份貨運司機的工作,,一套勉強交了首付的小房子,就像無數(shù)我們身邊普遍到統(tǒng)稱為“師傅”的中年男人一樣,,只是這個時代里辛苦又幸福的普通人,,擁有一個小家庭,,盼頭都在十歲的兒子身上,他自己至今都沒有發(fā)覺,,也不愿意承認,,只因為一個春節(jié)期間沒有按時返鄉(xiāng)的契機,他已經(jīng)成為了時代的英雄,。
“我就是閑得沒事,,出門參加下救援”
牛木生是湖北黃岡人,現(xiàn)在在武漢工作,,是一名德邦快遞的車隊司機,,妻子在小學做代課老師,春節(jié)放假時間比較晚,,因為想等著妻子放假一起走,,行程耽誤了幾天,而就在這幾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從一個新聞快訊上略過都不會多看一眼的名字,,迅速變成了全國人民目光的焦點,武漢全面封城,,他們被迫留在了這座凝聚目光和危機的城市,。
沒能按時返鄉(xiāng)的牛木生是個“閑不住”的人,武漢的醫(yī)療物資一天比一天緊缺,,全國各地和海外各界紛紛運來援助物資,,牛木生所在的快遞公司德邦快遞率先提出了為武漢免費運輸物資的倡導,公司經(jīng)理號召車隊司機們組成免費馳援武漢隊伍,,19人不計報酬自愿報名,,牛木生短暫的春節(jié)假期正式結(jié)束,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
問他為什么要利用自己難得的假期,,放棄陪伴家人的機會,冒著感染風險去一線運輸物資,,他有些不好意思,,也沒能說出什么感人的話,只是反復念叨了幾遍“我就是閑得沒事,,出門參加下救援”,,順便買個菜一樣輕松隨意,好像絲毫不需要鼓起勇氣,,像是從來沒有懼怕過疫情,。
只因為一個“閑不住”,牛木生用自己的假期換來了全國各地醫(yī)療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進武漢市各大醫(yī)院,為一線醫(yī)務人員提供有效后勤保障,。
“怎么能不怕啊,,更擔心傳染給家人“
閑得沒事去救個人的牛木生聽起來豪氣灑脫,但他不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傻小子,,妻子兒子,、父母雙親,家人是他最柔軟的部分,,他有心保護大家,,也必須守護小家,在車里過夜,,大概就是他能想到最好的保護,。
那天牛木生送物資到金銀潭醫(yī)院,工作結(jié)束已經(jīng)夜里十點多了,,醫(yī)護人員留他吃晚飯,,牛木生吃了飯以后“有點后怕,那天去了三個醫(yī)院,,回家已經(jīng)十二點多了,,家里人也害怕,我就在車里過了一夜,,車里有個小被”,。
很多人都說車子里發(fā)呆的時光,是中年男人回家前享受的獨處時光,,開車裝貨,、停車卸貨的牛木生顯然更需要的享受是洗個熱水澡,然后睡在妻子身邊,,但他就那樣在車里睡了一夜,,蓋著他的小被,,然后輕描淡寫的講給我們聽,。牛木生堅持覺得自己不是英雄,怎么能是英雄呢,?他沒有在一線抗擊病毒,,只是賣了一把子力氣。哪有什么浪漫,,晚上回去了打擾老婆睡覺又要被她念叨,,男人在外面睡一晚不算什么辛苦。
“家里吃的都有統(tǒng)一配送供應,,只是肉和蛋一類稍微有點緊缺”
問及救援過程中有什么特別值得分享的事情,,牛木生幾乎是毫不遲疑的說到了德邦快遞給員工提供的自加熱小火鍋,對于牛木生來說這種味道一級棒,,還不像泡面一樣需要熱水才能泡的方便食品,,至少可以保障他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的時候能找個地方安靜的享用熱食,,他運輸?shù)奈镔Y間接挽救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但他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貢獻,。醫(yī)務人員的感謝,,和同事一起徒手搬運路障再還原的辛苦,都不值得一提,,有口熱飯就是最值得分享的事情,。
牛木生在馳援期間常常早出晚歸,甚至多次留在車中過夜,,他們沒有太多機會和家人交流,,但會第一時間分享工作中的各種小事,即使小到一頓自熱火鍋,。
有人掛念一日三餐,,大抵就是平凡生活中最觸手可得的幸福,牛木生忙于工作的時候往往顧不上吃飯,,但家人的三餐總在他的心上,,“家里吃的都有統(tǒng)一配送供應,只是肉和蛋一類稍微有點緊缺”,,這個運輸了上百噸物資,,出入一線抗疫的漢子,在提到家人吃飯問題的時候忽然顯得有點擔心,,但隨后就表示一切都會好的,。
是的,有了牛木生和他的同事,,有了奮占在各行各業(yè)的英雄們,,一切都會好的。
牛木生參加救援的經(jīng)歷平平無奇,,甚至有些無趣,,他不善言辭,耿直的時不時冒出幾句讓人忍俊不禁的金句,,像極了我們身邊都有的那些木訥中透著好笑的朋友,,只有說起兒子的時候語氣里忽然亮起了光,以一種湖北人獨有的高揚尾音自豪的分享兒子給他的新稱號:“志愿者”,,而這是他唯一愿意接受的勛章,。
牛木生從來不覺得自己是英雄,但這不妨礙他和全國千千萬萬個牛木生成為我們心中的英雄,,不妨礙牛木生們用自己方式讓這個時代,,即使承受苦難也能發(fā)出光。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