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zhàn)疫必勝>委員在疫線 委員在疫線
“爸爸,,在今天的公益課上,,李老師又帶領我們打‘怪獸’了”
——河南漯河市政協(xié)委員、九三學社社員李素娥的抗疫故事
“爸爸,,向您報告一下,,在今天的公益課上,李老師又帶領我們?nèi)ゴ颉肢F’了,?!?月2日晚上9點鐘,居住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qū)未來花園的小學生薛向前通過微信告訴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爸爸,。
薛向前的父親是一名醫(yī)生,,母親也在抗疫一線,不能對他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幫助照顧,,只能把他獨自一人留在家里做作業(yè),,這也成了父母的一塊“心病”。和薛向前父母一樣,,疫情發(fā)生后,,漯河市醫(yī)護人員、疾控工作者,、社區(qū)志愿者等沖鋒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他們的子女成了“留守”娃。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漯河市政協(xié)委員,、九三學社社員李素娥坐不住了,怎么辦,?李素娥查資料,、打電話、找專家,,根據(jù)孩子們的特點組建了《抗擊疫情,,我們一起打怪獸》微信群,盡可能把這些孩子們拉到到群里,通過微信公益課的形式,,每天晚上7點到9點與他們一起共度“非?!睍r刻。
形象的卡通圖象和名字一下子就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紛紛入“群”,。在群里,李素娥用生動的圖片配文字,,把疫情比作怪獸,,“爸爸媽媽去‘打怪獸’了,我來陪你們”,,不僅使孩子們學習到佩戴口罩,、洗手和安全防火等知識,,而且安撫了孩子們的情緒。
網(wǎng)絡課堂開始后,,她組織書畫老師開通“為奉獻者奉獻”線上公益書畫課堂,,開展“小書畫家公益宣傳”等活動,解決了一線人員的后顧之憂,。像這樣的微信群,,她的手機上已建立了5個,有2千多個家庭參與其中,。
……
“吃得怎么樣,?口罩等物資缺不缺?”一線防疫物資的供應也牽動著李素娥的心,。當她了解到防控一線人員吃飯困難時,,就成立了“巧媳婦”志愿者服務隊,組織30多人連續(xù)奮戰(zhàn)3天烙了1萬多張烙餅,,制作1千多瓶醬菜,,捐贈給郾城區(qū)抗疫一線人員。她還自費為社區(qū)志愿者等一線工作人員購買口罩,、消毒液等價值15000元的防疫物資,。
李素娥說:“為大家當好‘服務員’,盡量解除大家的后顧之憂,,這是我作為一名政協(xié)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編輯:楊嵐
關鍵詞:公益 爸爸 ,李 老師 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