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文藝時光“云”端綻放 各地公共文化機構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
核心閱讀
錄制廣場舞、手指舞教學視頻,創(chuàng)作方言快板,、順口溜,文博講解員變成網(wǎng)上主播……疫情期間,,多地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農家書屋等文化場館線上“不打烊”,積極轉變服務方式,,創(chuàng)作覆蓋面廣,、有針對性、多樣化的文藝內容,,讓人們在居家之時豐富文化生活,,保持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春暖花開,。
疫情防控期間,,各地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農家書屋等文化場館基本暫停對外開放,大部分文化活動也被取消或延期,。滿足并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地公共文化機構有哪些妙招,?
文化館
“云舞蹈”跳起來
“老師舞蹈功底扎實,,教學經驗豐富,贊”“天天宅在家不運動,,跟著老師做動作,,身體也輕盈起來”……如何讓市民宅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公益文化藝術培訓服務?湖南省株洲市文化館推出“指尖課堂”直播活動,第一天的3場直播就有近5萬網(wǎng)友觀看,。演講,、烹飪、舞蹈,、花藝等特色課程接連走入直播間,,此外,小視頻大賽,、“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文藝作品征集等線上活動也逐漸開展,。
90后市民何婷平時喜歡跳舞,如今成了“指尖課堂”直播的粉絲:“宅在家就能跟老師‘面對面’地學跳舞,,我感覺收獲很大,。”
廣場舞,、手指舞,、繪畫和書法教學,以及疫情防控知識普及……“閉館不謝客”,,多地文化館線上“不打烊”,,有針對性地推出了系列服務。
有的村民防疫意識較薄弱,,出現(xiàn)一些不戴口罩出門,、扎堆聊天的情況。針對這些情況,,江西省“九江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的話劇演員創(chuàng)作了情景小段子《保持距離》等作品,,生動地傳播防疫知識,并通過基層文化館(站)以微信訂閱號,、抖音號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九江市修水縣文化館專門創(chuàng)作了疫情防控主題的歌曲和方言快板,,一些年齡較大的村民說:“家鄉(xiāng)話好記還親切,,這種形式真的挺好?!?/p>
“為什么病毒肆虐時,,你依然義無反顧”“為什么身心疲憊時,你依然疾步如飛”“解除他人疾苦,,是我的使命……”歌曲《只因為我是一名白衣天使》,,來自湖南省文旅廳近日開展的“藝抗疫情、云游湖南”主題作品創(chuàng)作和征集活動,?;顒诱骷魳?、繪畫、詩歌,、曲藝,、動漫等短平快的群眾文藝作品在官方客戶端展出,截至2月21日,,征集并采用的作品達到2163個,。
圖書館
“云打卡”閱讀
“今年元宵節(jié),我們將傳統(tǒng)的猜謎活動搬到線上進行,。此外,,‘居家抗疫 閱享美好’閱讀打卡活動也在各鄰里圖書館進行,共同豐富市民們的居家生活,?!狈鹕绞袌D書館副館長張萌介紹。
閉館期間,,佛山市圖書館官網(wǎng)和微信公眾號的線上服務如常運轉,,讀者宅在家也可免費暢讀海量電子書,還可使用眾多數(shù)字資源,,包括約100萬種電子圖書,,3000余種報刊,6萬小時20萬集有聲資源,,15萬個視頻資源,,以及學術論文、數(shù)據(jù)查詢參考,、學習提升等數(shù)據(jù)庫38個,。此外,還推出了“抗擊疫情”專題欄目,,包括“宅家閱讀系列推薦”等專題,,每日推送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和數(shù)字圖書資源。
各地農家書屋也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手段,,為群眾推送疫情防控信息,、圖書、影視等資源,。截至目前,,各地通過運用寬帶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廣播電視網(wǎng),、衛(wèi)星網(wǎng)絡等技術手段,建設數(shù)字化農家書屋12.5萬家,。
甘肅省數(shù)字化農家書屋“百草園”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在每日推薦欄目滾動播出防疫知識和相關通告,以數(shù)字化手段引導廣大農民科學防控、群防群控,?!皶銖堃础遍喿xAPP提供下載二維碼、使用簡明圖解,、應用服務咨詢,,推介適合青年農民、農村老人,、返鄉(xiāng)學生,、少數(shù)民族群眾閱讀的小說、戲曲,、科技等電子讀物和有聲讀物目錄,。
“請問借的圖書還不了超期了怎么辦?”“您好,,閉館期間免收逾期滯納金,,請您等開館后及時到館辦理還書手續(xù)即可?!贬槍ξ⑿殴娞柹系淖x者留言,,國家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這條回復收獲了百余個“贊”。據(jù)了解,,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自1月24日實行閉館,,暫停了到館讀者服務,但資源和服務都沒有關閉,,讀者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讀書看報,、聽詩誦讀、查詢科研資源,、學習外語,、網(wǎng)上參觀博物館等豐富多彩的服務。
國圖公開課,、國家博物館360虛擬參觀,、全國博物館網(wǎng)上展覽平臺、故宮數(shù)字文物庫……要想“一網(wǎng)打盡”這些優(yōu)質的在線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進入文化和旅游部的官網(wǎng)即可,。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期間,,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文旅部迅速調集整合數(shù)字文化資源,通過門戶網(wǎng)站升級推出在線公共文化服務,。
博物館
“云看展”直播
在家也能“云游”博物館,。近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抖音聯(lián)合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山西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等9家博物館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館”直播活動。各館講解員和跨界嘉賓參與直播,,講解本館重要線上展覽,,讓觀眾足不出戶欣賞珍貴文物。
“健康養(yǎng)生,、合理膳食,、大江南北美食制作、心理疏導……這些都是廣大群眾近期極為關注和喜愛的內容,。我們積極進行專題推薦,,滿足群眾需求,陪伴他們的居家生活,?!蔽幕吐糜尾咳珖参幕l(fā)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公共文化發(fā)展中心在國家公共文化云,、國家數(shù)字文化網(wǎng)、文旅e家等平臺開展數(shù)字文化服務,,頁面訪問總量已超過1600萬人次,。自2月9日起,國家公共文化云每天推出一條健康保健,、藝術普及,、心理疏導等方面的視頻資源,目前訪問總量超過1400萬次,。
疫情防控期間,,農村廣播村村響工程也豐富著村民的生活。許多地方用方言編制了相關知識和咨詢的順口溜,、打油詩,、快板,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鄉(xiāng)村“大喇叭”里播出后深受群眾歡迎,。
鄭海鷗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化 服務 公共 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