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甲骨文發(fā)現120年 中國將首次舉辦國家層面紀念活動
今年是甲骨文發(fā)現120周年,記者15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紀念甲骨文發(fā)現120周年座談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文化展將在本月陸續(xù)舉行,。這是甲骨文發(fā)現以來中國首次在國家層面舉辦系列紀念活動,。
1899年發(fā)現的殷墟甲骨,是中國近代史料的“四大發(fā)現”之一,。100多年間,,經過幾代學者的追求、守護和探索,,一批甲骨文研究的標志性成果先后問世,。
清華大學教授黃德寬說,雖然甲骨文研究已過百年,,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搞清楚,,一是認字,二是片數,,三是斷代,。以認字為例,學者編纂的甲骨文字典收字已有4300多個,,其中2000多字有人進行過研究,,但目前取得共識的破譯字僅1300多個,一大半字還不認識,,只能放在字典的附錄中存疑待考,。
近年來,大數據,、云平臺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等一批研究項目上馬,。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多學科聯合攻關,,破解文字釋讀瓶頸,,標志著甲骨文研究進入了政府推動下的全面發(fā)展與弘揚新階段。
與此同時,一批甲骨文書法和實物走出象牙塔,,使學者的研究成果走近大眾,,也興起了民間破譯甲骨文的熱潮。黃德寬建議,,愛好者可以學習甲骨文,、熱愛甲骨文,但不要貿然去考證它,,因為這是一門專業(yè)性很強的學科,,要證實還要證偽。
甲骨文作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2018年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F在分布在全世界的甲骨文收藏估計在13萬到15萬片之間。要將甲骨碎片還原成完整的甲骨,,進而解讀中國的文化傳承密碼,,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表示,,正因為如此,,要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深入挖掘甲骨文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服務現代社會應用,,推動甲骨文研究進入新階段。(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甲骨文 中國 舉辦 研究 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