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山西太原非遺文化進校園 傳承古老藝術從少年開始
9日,,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tǒng)手工藝人走進山西省太原市的一所中學,,學生們在手工藝人的指導下學習表演了傳統(tǒng)藝術木偶戲,,并制作了面塑、絳州木版年畫等非遺作品,,學生們展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當日,,山西省太原市2019年優(yōu)秀文化藝術進校園“雙百工程”來到迎澤區(qū)特殊教育中心學校,。在非遺文化體驗現場,記者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展示體驗區(qū)前圍滿了學生,。
現年70歲的面塑藝術傳承人張桂英,,從16歲開始學習面塑技藝,,是該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為面塑技藝的傳承已堅守了50多年,。
資料顯示,,中國的面塑藝術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面塑藝術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料,。張桂英告訴記者,面塑以面粉為主料,,經過揉面,、造型、籠蒸,、點色而成,,可塑造各種藝術形象。
“今天我們來到校園,,希望孩子們通過自己體驗,、制作面塑,激發(fā)他們學習傳統(tǒng)技藝的興趣,?!睆埞鹩⒈硎?,只有讓孩子們多了解傳統(tǒng)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古老藝術,。
活動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絳州木版年畫傳承人吳百鎖現場教學,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同時,,吳百鎖還印刷了多幅已經刻好的木版年畫作品,贈送給現場學生,。
絳州木版年畫發(fā)端于宋金,興盛于明清,。吳百鎖告訴記者,,絳州木版年畫實用性廣泛,題材多來源于當地群眾的生活,,木版年畫內容豐富,,包括門神、八仙慶壽,、麒麟送子等,,寓意較好。
吳百鎖說,,學生們對木版年畫很感興趣,,“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學習木版年畫的知識,,傳承傳統(tǒng)文化?!?/p>
“這次非遺文化走進校園,,不僅能讓學生們了解到一些非遺項目,還能通過實地體驗,,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構思能力,。”迎澤區(qū)特殊教育中心學校校長張曉霞表示,,下一步,,學校將成立一些非遺社團,把非遺文化的制作技藝引進校園,,向學生們更好地宣傳展示傳統(tǒng)文化,。(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傳承 非遺 藝術 學生 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