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家禁毒辦:中國不是美國芬太尼類物質的主要來源
中新網(wǎng)9月3日電 9月3日,,國家禁毒辦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國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反恐專員劉躍進表示,,中國不是美國芬太尼類物質的主要來源,。
劉躍進表示,,近年來,,美國濫用芬太尼類物質問題愈演愈烈,,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為提早預防,、主動防范芬太尼類物質在中國的發(fā)展蔓延,中國政府不斷強化管控措施,,先后多次增加列管品種,。
2015年之前,中國已列管芬太尼,、瑞芬太尼等13種芬太尼類物質,。2015年10月增列了奧芬太尼、異丁酰芬太尼等6種,,2017年3月增列了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等4種,2018年9月增列了4-氟異丁酰芬太尼和四氫呋喃芬太尼2種,,至此芬太尼類物質列管品種達到了25種,,超過了當時聯(lián)合國管制的品種數(shù)量。
同時,,中方還于2018年2月列管了NPP和4-ANPP兩種芬太尼類物質前體,。今年5月,中國又對芬太尼類物質實行整類列管,。歷年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統(tǒng)計數(shù)字證明,,查獲來自中國的管制物品數(shù)量極少。隨著中國管控措施的不斷加強,,美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數(shù)量更少,,這表明中國公民法治意識強,守法自覺性高,。
根據(jù)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美因吸食芬太尼類物質死亡人數(shù)卻呈逐年上升趨勢。2016年,,美國藥物濫用死亡人數(shù)6.36萬人,,其中因吸食非美沙酮類合成阿片類物質(包括芬太尼類物質、杜冷丁,、曲馬多等,但主要是芬太尼類物質)死亡人數(shù)為1.94萬人,。2017年藥物濫用死亡人數(shù)7.02萬人,,其中因吸食非美沙酮類合成阿片類物質死亡人數(shù)為2.85萬人,。2018年藥物濫用死亡人數(shù)6.8萬人,其中因吸食非美沙酮類合成阿片類物質死亡人數(shù)首次突破3萬大關,。中方對芬太尼類物質的管控越來越嚴,,美國內因吸食芬太尼類物質死亡人數(shù)卻越來越多,這表明中國并不是美國內芬太尼類物質的主要來源,。
劉躍進稱,,從案件情況看,中美兩國緝毒執(zhí)法部門多年保持良好合作關系,,但合作偵辦的芬太尼類物質案件十分有限,。2012年以來,美方向中方通報的芬太尼類物質走私案件線索僅6條,,成功破獲案件3起,。中方向美緝毒執(zhí)法部門通報涉芬郵包信息383條,美方就個案向中方反饋核查結果,。
根據(jù)美方提供數(shù)據(jù),,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共查獲芬太尼類物質走私案件229起,,繳獲芬太尼類物質536.8公斤,。其中來自中國的案件只有17起,繳獲5.87公斤,,分別只占總數(shù)的7.4%,、1.1%。美方僅憑查獲的有限郵包就宣稱其芬太尼類物質主要來自中國缺乏依據(jù),,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有關媒體報道分析,美國爆發(fā)芬太尼類物質濫用危機,,劉躍進認為,,其自身因素是主要原因:
一是傳統(tǒng)使然。美國人有使用阿片類藥物的習慣,,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5%的美國人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
二是利益驅動。大型藥企為維持可觀經(jīng)濟利益,,資助專家有傾向性研究得出阿片類藥物無害的結論,,藥店大力兜售、醫(yī)師濫開處方,,形成完整利益鏈條,。
三是監(jiān)管不力。美政府對處方藥管制失控,,濫用者跨州開藥和醫(yī)生重復開藥無從監(jiān)管,,醫(yī)療渠道流弊突出,。
四是文化導向。美自由主義思潮泛濫,,將吸毒與“自由”“個性解放”等掛鉤,。全美已有33個州實行醫(yī)用大麻合法,11個州娛樂性大麻合法,,15個州娛樂性大麻去罪化,。有分析指出,大麻成為濫用更嚴重毒品的跳板,。
劉躍進強調,,厲行禁毒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和堅決主張。芬太尼類物質管控是一個國際性問題,,需要各國同行共同努力,。中國政府愿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深化合作,推動建立平等互信,、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務實開展情報交流、線索分享和聯(lián)合偵查,,著力推進芬太尼類物質國際共治,,共同分享毒品治理經(jīng)驗,攜手解決禁毒難題,。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芬太尼 物質 中國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