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登著天梯上國門——記者跟隨戍邊官兵爬雪山上卓拉哨所
新華社拉薩5月31日電 題:登著天梯上國門——記者跟隨戍邊官兵爬雪山上卓拉哨所
新華社記者 劉小紅
記者近日在西藏軍區(qū)某邊防團(tuán)采訪,,跟隨戍邊官兵“爬”上海拔4687米的卓拉哨所,。
高原反應(yīng)始自拉薩。從拉薩乘火車到日喀則,又換乘4小時汽車,,才到達(dá)亞東縣,。
要“爬”哨所,,已是次日,。
清晨,在團(tuán)長李廣華“監(jiān)督”下,,記者在臉和脖子上涂抹了高原防曬霜,。“高原雪山上紫外線強(qiáng),,沒有防曬霜,,會曬脫皮?!崩顝V華說,。
從團(tuán)部出發(fā),車在群山間駛過無數(shù)“之”字形彎路,。一邊是懸崖,,一邊是不斷掉落的滾石,路面雪水泥濘坑洼,,記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起初,山上松柏高大勁拔,,杜鵑鮮艷奪目,。再往上走,只見灌木傲風(fēng)雪,。最后,,海拔升高,除了積雪已無綠色,。
到達(dá)連部后,,大家徒步前往卓拉哨所。
一行人戴好面罩,、墨鏡,。“面罩,、墨鏡都不能摘!”上士余偉強(qiáng)調(diào),,“防止臉曬脫皮和雪盲癥,。”
記者穿好作戰(zhàn)靴,,下士王文輝幫忙用膠帶把靴幫和褲子纏緊,?!把┧M(jìn)鞋里,會凍傷腳,?!?/p>
上卓拉哨所其實(shí)不準(zhǔn)確,應(yīng)該是“爬”——從連部到卓拉哨所,,還要爬三個陡坡,。
第一道難關(guān)便是“忘鄉(xiāng)坡”?!巴吓酪徊?,離家鄉(xiāng)就遠(yuǎn)一步,忘斷鄉(xiāng)愁,?!鄙系缺悏粽f。
“跟著我腳印,,踩實(shí),!”沒膝的雪坡上,余偉時刻提醒記者,。為防止?jié)L落雪山,,大家腰間用繩子連在一起。
山陡,,爬行中,,前面人的腳幾乎踩到后面人頭。雪深,,常常沒膝,,后面人踏著前面人的腳窩一步步挪動。沒多久記者就心跳加速,,爬幾步就得停下來喘氣,。
1個多小時后,我們才爬過這道坡,。
向下看,,陡峭的雪坡讓人不寒而栗。向上望,,巨石突兀而出,,似乎要倒扣下來,不時有碎石掉落,,滾落山下不見蹤影,。
“前面就是‘忘情坡’,要格外小心?!庇鄠ソ忉屨f,,“忘情坡”最險,注意力須高度集中,,連家人也無暇思念而得名,。
這里雪更厚,坡更陡,。大家在積雪中跋涉,,步履蹣跚,手挽手前進(jìn),。沒多久,,精疲力竭的記者頭昏胸悶。列兵劉宇翔見狀,,趕緊拿出便攜式氧氣罐,,讓記者吸氧。
腳蹬著凸出積雪的巖石,,防止滑落雪山,,記者躺在雪上大口大口呼吸氧氣。此刻,,每邁出一步都需要體力,,更需要毅力!
突然,,記者腳下一滑,,一只腳卡在積雪下的石縫里。大家連拉帶拽,,終于把記者的腳從石縫里取了出來,,幸好沒有受傷。
“積雪下有很多暗坑暗縫,,能卡住腳和腿,,甚至掉下去人?!?余偉說,。
一路上,除了寂靜的山峰,,就是白晃晃的積雪,。數(shù)公里的行程,仿佛沒有盡頭,。
爬上“忘情坡”,,就是“忘憂坡” ——忘卻憂慮,,苦中作樂。
翻過“忘憂坡”,,還要登上266級臺階,才能到卓拉哨所,。
高原氣候多變,,山腳下晴空萬里,半山腰飄著雨點(diǎn),,此刻,,山頂雪花飛舞,一會兒,,又落下黃豆大的冰雹,。
歷時近5個小時,我們才爬上哨所,。在2018年運(yùn)送物資的索道建成前,,這條艱險爬行路上,官兵們常背著給養(yǎng)物資上山,。
卓拉哨所四季風(fēng)雪不停,,每年大雪封山后與外界隔絕長達(dá)半年,一茬茬戍邊勇士甘于奉獻(xiàn)守邊疆,。他們的青春,,已融進(jìn)祖國的山河!(完)
編輯:付振強(qiáng)
關(guān)鍵詞:記者 哨所 卓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