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以來工作綜述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題: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中展現(xiàn)新作為——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以來工作綜述
新華社記者
過去5年來,,中國法學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團結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推動新時代法學會工作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
中國法學會堅持統(tǒng)一思想認識,、凝聚最大共識,通過論壇,、年會,、研討會,、課題研究、專題調(diào)研等形式,,組織引導法學法律工作者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2017年5月,,包含37項改革舉措的《中國法學會改革方案》正式印發(fā),,標志著法學會系統(tǒng)改革全面鋪開,。
法學會基層基礎不斷夯實,、工作覆蓋不斷擴大、改革成效不斷呈現(xiàn)——
法學會個人會員由19.8萬人增至72萬人,,團體會員由9632個增至21000多個,;
地(市、州)法學會從318個增至410個,,縣級法學會從475個增至2639個,,四級法學會組織體系基本形成;
省級,、副省級法學會所屬研究會達到970多個,,立足當?shù)亍⒀芯慨數(shù)?、服務當?shù)?,形成了一大批接地氣的研究成果,有力服務了地方?jīng)濟社會發(fā)展,。
在地方,,各級法學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舉措也緊跟時代推陳出新,,組織“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推動法治宣講進入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面向青少年的“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足跡遍布全國,。
據(jù)統(tǒng)計,,全國法學會系統(tǒng)共成立相關法律服務機構約27萬個,廣覆蓋,、有特色,、常態(tài)化的“公益性”法律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在哈爾濱,,法律診所為基層群眾提供“五診式”法律服務,;在廣東,中立法律服務社以第三方身份參與矛盾化解,;“法治文化街巷”“法治文化長廊”更是遍地開花……
通過改革,,法學會組織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
過去的5年,,是我國法學事業(yè)發(fā)展迅速,、成就豐碩的5年。
中國法學會圍繞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招標、委托形式確定1600多項課題,,形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實踐性的成果。精心組織中國法學家論壇,、中國法治論壇,、中國法學青年論壇,發(fā)揮學術引領功能,。
大智立法,。2015年1月,中國法學會創(chuàng)辦“立法專家咨詢會”平臺,,就民法總則,、慈善法、網(wǎng)絡安全法等109部法律,、33部行政法規(guī)和7部重要部門規(guī)章進行研討,,撰寫的立法咨詢報告總計超過430萬字,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
與此同時,,組織召開20多場“司法改革專家咨詢會”,,對《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等20余件司法改革文件進行了論證,對北京市,、深圳市司法改革工作進行整體性評估,,對首批司改試點省份進行重點評估,努力當好全面依法治國的“智囊團”“思想庫”,。
一場場學術會議助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步伐,,一個個研究成果見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程,一組組詳盡數(shù)據(jù)記錄著法治中國的建設……
5年來,,中國法學會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組織87個專家代表團赴國(境)外訪問,,接待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3300多人次來訪交流,,舉辦各類國際會議,、涉外研討會126次。
為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傳播中國法治好聲音,,中國法學會舉辦了30期國際法律人才研修班、研討班,,涉及 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1054人次踴躍參與。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f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法學會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在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中建功立業(y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貢獻更大力量,。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以來工作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