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脫真貧,、真脫貧 習近平釋放脫貧攻堅“真”“實”信號
中新社記者 杜燕 丁思 張蔚然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并指出“脫真貧、真脫貧,?!?/p>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兩會期間參加人大代表團審議、政協(xié)界別聯組會討論時,,“減貧”幾乎年年提及,,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推動中國減貧事業(yè)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在脫貧攻堅進入關鍵之年,,習近平就脫貧攻堅再次作出重要部署。
數據顯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239萬人,,連續(xù)六年超額完成千萬以上人口減貧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定西市委書記唐曉明表示,,總書記強調“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深感責任重大,。
甘肅定西曾被稱為“苦瘠甲天下”。作為市委書記,,唐曉明說,,各級黨委和政府,尤其是脫貧攻堅一線的干部,,一定要“堅定信心不動搖”,,撲下身子抓落實,必能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成績實屬不易,。”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wèi)工作委員會主任范鵬對習近平的這句話印象深刻,。
他表示,甘肅省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面積大,因為自然條件貧瘠,、基礎設施薄弱,、生態(tài)異常脆弱、自然災害多發(fā)等因素,,要完成任務,,就要把責任扛起來,把身子沉下去,,把存在的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啃下“難啃的硬骨頭”,。
“總書記強調‘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這是對包括甘肅干部群眾在內的全體干部群眾發(fā)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沖鋒號令,。”他稱,。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莊窠集鎮(zhèn)西坪村的黨支部書記馬天龍可謂在“沖鋒最前線”。
長期為脫貧攻堅奔走的他表示,,總書記提出要“加強貧困地區(qū)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將努力讓黨員干部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2018年,,西坪村落實產業(yè)扶持資金111萬元人民幣,并修建了一所扶貧車間,。馬天龍稱,,脫貧攻堅要在“實”上下足功夫。今年,,將把扶貧車間作為該村發(fā)展經濟,、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yè),帶動全村實現共同富裕,。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今年的目標是完成1000萬以上人口的減貧任務。
習近平強調,,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越到關鍵時候越要響鼓重錘。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長,、迭部縣委書記仁青東珠表示,,總書記提出不要搞“大躍進”、“浮夸風”,,不要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這要求扶貧干部在工作中要保持清醒頭腦。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深度貧困“三區(qū)三州”之一,。他稱,,甘南州還有2.16萬貧困人口,將通過“八大產業(yè)”來實現脫貧,,對按期完成脫貧攻堅的任務信心滿滿,。
仁青東珠表示,,脫貧工作要務實,,而扶貧政策要保留執(zhí)行并希望能擴大,,以為鄉(xiāng)村振興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國脫貧的成績不僅僅是數據上的“減”,,更要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習近平強調,在脫貧標準上,,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
在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吹麻灘小學校長董彩云看來,教育扶貧能夠最大限度消除貧困,,把孩子培養(yǎng)出來,,將來掌握一門技能或者本領,才是最根本的脫貧,。
董彩云稱,,將加強師資培訓,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和水平,,為家鄉(xiāng)的孩子服務,,讓他們有一天反哺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共同朝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奮斗,。(完)
編輯: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