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劉少奇簽名題字的江淮抗幣
江淮抗幣正面與背面
2018年是劉少奇誕辰120周年,,在此讓我們介紹一張劉少奇親筆簽名并題字的江淮抗幣(見圖),。該紙幣規(guī)格為129×64毫米,紙幣的正面是深藍色,,上方正中為“江淮銀行”四個大字,,左右各有“壹圓”標識,,背景為江南地區(qū)常見的農(nóng)民鋸木、插秧等圖案,。壹圓兩側加印橘黃色“作伍圓”,,下面加有橘黃色行長印,兩側各印有藍色的“鹽阜”兩字,。紙幣底部為“憑票支付國幣一元”字樣,,發(fā)行日期為“中華民國三十年印”。紙幣的背面為橘黃色,,正中有票額“1”字,,四角各印有“1”字,上部印有英文“KIANG HWAI BANK OF CHINA”(中國江淮銀行),,下部正中印有英文“壹圓”(ONEXUAN)及“1941”年號,,還印有“作抗幣伍元”5個黑色字。
尤為珍貴的是,,這張紙幣上面還有劉少奇的親筆英文簽名“HwuFao”,,其漢字意思是“胡服”,也就是劉少奇同志當時工作的化名,。在我國所有的“邊幣”和“抗幣”中,,唯有這張壹圓紙幣印有劉少奇的簽名,故而顯得尤為珍貴,。
“皖南事變”后,,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決定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委,。鑒于當時國民黨對新四軍不提供經(jīng)費和給養(yǎng),新四軍領導的抗日武裝一切費用都得獨立自主地籌措,,所以軍部決定:盡快建立新四軍獨立金融機構,,成立自己的銀行,發(fā)行自己的鈔票,。
銀行叫什么名稱呢,?政委劉少奇根據(jù)新四軍當時面向大江南北、橫跨淮河兩岸的戰(zhàn)略位置,,親自定名:江淮銀行,。1941年4月1日江淮銀行在江蘇鹽城成立,直屬新四軍軍部領導,,行長由新四軍軍部財政部長朱毅兼任,,副行長李人俊、駱耕漠,,銀行成立當天發(fā)行了劉少奇英文簽名的首發(fā)幣,,紙幣上方“江淮銀行”四字亦是劉少奇同志的親筆題字。
由于日偽軍兵的炮火襲擊,,1941年7月,,成立僅3個多月的江淮銀行財經(jīng)部不得不轉移至阜寧。但是鹽阜地區(qū)距離上海較遠,,交通不便,,各種原材料的采購非常困難、特別是印鈔的紙張需求量大,,時常出現(xiàn)紙張短缺現(xiàn)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工作人員便用當?shù)厥a(chǎn)的桑樹皮作原料,,在紙漿中添加不同的顏料,,以供不同面值的票券專用。當時印制的抗幣,,票面分為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幾種。此外,,他們將羊毛剪碎后用顏料染成紅綠色加入紙漿,,這樣一來,紙幣表面就出現(xiàn)各種排列的紅綠絲,,從而使紙幣具有獨特的防偽性能,。
江淮抗幣的發(fā)行流通對支持抗日根據(jù)地發(fā)展生產(chǎn),、抵制日偽幣的入侵、保障新四軍供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對我們今天緬懷劉少奇為黨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勛、追憶學習劉少奇的崇高風范和革命精神,,有著深刻的意義,。
編輯:楊嵐
關鍵詞:劉少奇 江淮 抗幣 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