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山東有村莊仍“女人吃飯不上席” 村里的她們這么說
魯中小村 “女人不上桌”老例兒在變
宴席是訂菜上門,后廚沒有可忙的,但大奶奶的兒媳,、我的嬸子仍以“豆腐坊磨豆子”為由不上桌吃飯,。
春節(jié),,我回到故鄉(xiāng)于莊——一個山東魯中地區(qū)的小村,這里以“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著稱,,相傳是坐懷不亂的和圣柳下惠故里,這里春節(jié)還流行著磕頭跪拜大禮,,吃飯講究座次分明,、尊卑有序——自然,這里的女人吃飯不上桌,。
女人吃飯不上桌,,倒不是平常吃飯女人不允許上桌,而是家里來客人時,,男人在堂屋宴席陪客人吃飯喝酒,,女人忙活張羅飯菜,只能在偏房小桌吃飯,,或等客人散席后吃剩菜,,不上正桌一起吃飯,妥帖的說法應(yīng)該是,,“女人吃飯不上席”,。
在于莊,生活壓縮成一本薄薄的日歷簿,,婚喪嫁娶,,生辰滿月,,上梁喬遷,,構(gòu)筑著農(nóng)人間的往來人情,也標(biāo)注著男女老幼分明的次序,。
不上桌是老例
“都是客人,,我坐下不好看”
2019年2月1日,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七,,適逢大奶奶(鄉(xiāng)音,,這里指爺爺?shù)纳┳?85歲生日,生日宴席擺在大奶奶的兒子家,,即由我的叔叔和嬸子張羅,。
以往,起碼15年前,,紅白之事乃是農(nóng)人們舉全村之力才能完成的大事,。東家借條凳,,西家借碗筷,事主家提前兩天趕集備菜,。而每逢此時,,家族長者便接管了一切,我家自是老爺(鄉(xiāng)音,,即爺爺)主持,。老爺今年80歲,是于莊紅白理事會會長,,掌管全莊的婚喪大儀,。他曾是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鄉(xiāng)村干部,大背頭,,中山裝,,趙本山樣式的帽子常年扣在頭上,講話時要把中山裝披在肩上,,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比畫,十分威嚴(yán),。
一堂順理成章的宴席是關(guān)乎家族顏面的大事,,菜肴的豐盛、座次的禮數(shù),、勸酒的熱情,,盡顯男人們的待客之道。在后廚忙活的女眷,,燒火洗碗刷碟包水餃,,無事也要候著。
“大娘,,嬸子,,別忙活了,一起吃吧”——盡管客人有禮讓女眷的習(xí)俗和環(huán)節(jié),,女眷們都以忙為由婉拒,,以示賢惠。
老爺告訴我,,只有結(jié)婚和大家族辦壽宴,,來了女客,才有專門的女席,,家族女眷依照輩分上席陪客,,這才有機(jī)會上桌,剛過門的媳婦輩分最低,,數(shù)年間上不了桌,。相較于男人們坐條凳和大八仙桌,,女席則是矮凳和小八仙桌,不過只要上席,,女人飲酒也是無妨的,。
其他時令待客,新女婿認(rèn)門,、新媳婦生孩子,、喝上梁酒,或者麥?zhǔn)罩筠r(nóng)閑時的來客,,女人和孩子幾乎沒有上正桌吃飯的機(jī)會,。
大奶奶的壽宴在正午12點開席,因為客人不多,,男女賓客湊成一桌,,五次三番禮讓之后,按長幼親疏依次就座,。
以往,,作為家里的男勞力,叔叔待客,、陪酒,,嬸子炒菜、伺候客人,,這些操持已經(jīng)給了她充足的理由不上桌,。如今日子好過了,宴席少有人自家炒菜,,只提前一天打個電話,,飯店就準(zhǔn)時送上門。一桌客人,,叔叔訂了12個菜,,280元,丸子肘子,,雙雞雙魚,,是一桌體面的菜肴,。
即便是訂菜上門,,后廚沒有可忙的,嬸子仍然不上桌吃飯,,推辭的理由是,,“豆腐坊要磨豆子,忙,?!蹦ザ棺悠鋵嵅⒉患?,私下里,我問嬸子怎么不上桌吃飯,,“都是客人,,我坐下不好看?!彼f,。
女隨母規(guī),嬸子不上桌,,女兒也來到豆腐坊喂自己三歲多的孩子,。不過嬸子希望,等外孫女長大后,,“她想上桌吃飯就上桌,,不吃剩菜剩飯”。
女隨母規(guī),,嬸子已經(jīng)出嫁的親生女兒,,雖然是來給奶奶祝壽,也沒有上桌吃飯,。
為何不上桌,?
“過去不寬裕,好東西得盡著客人”
于莊的宴席往往在中午12點開始,,兩三點結(jié)束,。沒吃飯的女眷們不能當(dāng)著客人面吃飯,待客人離去,,收拾狼藉杯盤,,女人和孩子才開始吃殘羹冷炙。盡管是客人的剩菜,,仍比家常飯菜可口,。
兒時,娘領(lǐng)著我忙活一場婚宴,,吃客人的剩菜時,,一盆雞肉僅剩幾塊,眼疾手快又嘴饞的堂弟,,夾一塊雞肉,,啃一口吐上唾沫,再夾一塊,,啃一口吐上唾沫,,這樣的伎倆夾走了所有的雞肉,當(dāng)時挨一頓揍,,至今引為笑談,,亦可見物質(zhì)拮據(jù)時的笑中帶淚,。
大概也正因如此,在勉強(qiáng)填飽肚皮的年代,,老爺說,,講究的客人不會把盤子吃干凈,多少留一點兒,,甚至還流傳著客人“吃魚不翻身”的習(xí)俗,,留下一半魚,給吃剩菜的女人和孩子,。
這日下午三點多,,大奶奶壽宴上的客人離席散去,嬸子和女兒這才收拾殘局,,用燒煤取暖的火爐熱一下剩菜吃飯,。不巧爐子無人照看,滅了,,屋里的氣溫零下1攝氏度,,半年多沒見的娘倆,一起吃了一頓剩的冷菜,。
現(xiàn)在,,我成了家族唯一念書走出去的男丁,可以隨男勞力上席陪酒,,也終于有底氣跟老爺談?wù)撆瞬簧献赖年愐?guī)舊俗,。
為什么女的不能上桌?我問老爺,。
因為過去不寬裕,,好東西得盡著客人。老爺說,。
有沒有覺得男女不平等,?
自古以來就這樣。
宴席上,,我奶奶,、我娘和嬸子要是上桌了呢?
她們保險(肯定)不敢,,也不會有這種想法,,不信你問她們。他說,。
可能,,只有一個例外,。
作為耕讀走出去的男丁,,老爺希望我能討一個工業(yè)戶口(城市)的媳婦,。
如果城里的媳婦要上桌呢?我問,。
“給她單獨(dú)開一席,。”老爺爽快地說,。
我們這里的民間文化認(rèn)為,,有階層地位的女人,是被視為無性別的,,或者是可以跟男人平起平坐的,。
或許,傳宗接代和墨守成規(guī)之間,,這個老農(nóng)民需要一個妥協(xié),。
老例兒在改變
“現(xiàn)在誰家新媳婦不上桌笑話誰”
大約19年前,我的爺(鄉(xiāng)音,,即爸爸)覺得我不一定能考上大學(xué),,未雨綢繆給我蓋婚房。喝上梁酒的那天,,爺讓我一起跪拜姜子牙之類的神仙,,祈求上梁大吉,娘照例在廚房忙活,,給蓋房的男勞力們張羅一桌好菜,。
2月1日,大奶奶(居中老嫗)85歲生日,,因為客人不多,,男女賓客湊了一桌,五次三番禮讓之后,,按長幼親疏依次就座,。
其時我才上初中,不過歷經(jīng)思想洗禮,,我學(xué)著課本里的英雄人物,,站在神仙牌位前,大聲斥責(zé)封建禮教,。作為晚輩,,在于莊,這稱得上大逆不道,。我爺顏面盡失,,甚至氣得從房頂上跳下來,用拳腳平息了少年的忤逆。
饑餓的記憶就像身體上的一道疤痕,,清晰無比,,何況還挨了一頓揍,疤上撒了鹽,。男勞力們喝完上梁酒散去,,娘帶著我吃剩菜,她用筷子撥拉著盤里的菜湯抱怨,,“下力的真能吃,,一點兒好東西都沒剩下?!边@段話記憶猶新,。
十多年來,我一直佯作一個文化人,,試圖從莊里尋找出一個勇敢的女人或男人,,像當(dāng)時的懵懂少年,帶領(lǐng)大家反叛這些陳規(guī)舊俗,。但尋遍于莊,,始終沒能找到我希望出現(xiàn)的反叛者,卻發(fā)現(xiàn)反叛正在每個人的心里默默萌生,。
“現(xiàn)在寬裕了,,家族老人過生日,女人小孩都算進(jìn)去,,多訂兩桌菜,,男人女人都能坐一起?!崩蠣斦f,,女人不上桌是老舊風(fēng)俗,政府,、村委和紅白理事會沒有專門規(guī)定,,但這五六年以來,家家戶戶有錢了,,女人不上桌的舊俗開始發(fā)生變化,,“以前誰家女人上桌笑話誰,現(xiàn)在誰家新媳婦不上桌笑話誰,,男人吃飯女人看著,,確實不是那么回事?!?/p>
2月7日,,一位鎮(zhèn)干部跟我說,,女人不上桌的傳統(tǒng)必然是陋習(xí),目前并無政策約束,,但隨著農(nóng)民生活水平提高,,陋習(xí)將逐步消退。幾名留在家鄉(xiāng)縣城的女同學(xué)也告訴我,,如今家里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參與到家族事務(wù),,女人不上桌的老例失去了人心,,“可能只有老輩人還講究?!?/p>
對于在這片土地上任勞任怨的女人們來講,,陳規(guī)舊俗就像撒種的麥子地,偶爾也長出自由的蒲公英,。嬸子希望,,無拘無束的生活在她三歲的外孫女身上生根發(fā)芽,“她想上桌吃飯就上桌,,不想上桌就不上桌,,絕不吃剩菜剩飯?!?/p>
采寫/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瑞鋒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山東有村莊仍“女人吃飯不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