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治理校外培訓熱要"堵疏結合"
2018年,,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席卷全國,。截至去年年底,教育部已完成校外培訓機構整頓任務的98.93%。不過據(jù)媒體報道,,仍有部分培訓機構頂風作案,或打著國畫,、書法課程的名義繼續(xù)開展學科輔導,,或“換湯不換藥”轉戰(zhàn)線上培訓。
筆者認為,,教育主管部門對培訓機構進行專項治理,、建立健全長效監(jiān)管機制,的確可以改善校外培訓市場泥沙俱下,、惡性競爭的局面,。不過,也要看到,,課外輔導存在原因復雜,,與校內教育發(fā)展狀況存在諸多關聯(lián)。當“影子教育”出了問題,,不僅要嚴格規(guī)范校外培訓市場,,更要對學校教育本身進行減負增效。
我國一直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著力推進基礎教育階段減負工作,降低課后練習的任務量和難度,從量化層面實現(xiàn)了學生減負,。推行素質教育,,還需要配套的、完善的考試選拔機制,,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已經在深入推進,,新高考改革也已在上海等地平穩(wěn)落地。要繼續(xù)深化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完善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指揮棒”,,化解升學考試帶來的壓力,,這樣越來越多的家長就不會尋求校外培訓。
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既要“堵”,,還要“疏”,,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課后服務。此前,,教育部曾印發(fā)相關文件,,鼓勵中小學利用課后時間安排學生做作業(yè)、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游戲等,,并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幫助,,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學校給予支持,。2018年以來,,北京、浙江等地也普遍建立起了彈性離校制度,,學校在充分尊重家長和學生意愿的前提下提供了豐富多樣,、因人而異的課后服務;蘇州市線上教育中心還實現(xiàn)了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中小學生的全覆蓋,,通過名師精品網(wǎng)課和在線互動問答疏導學生課外學習需求。這些經驗都值得借鑒,。
學校是中小學教育的“主陣地”,,根治校外培訓市場的亂象,不僅要靠教育主管部門的嚴管,,學校也必須更好地發(fā)揮好自身職能,。當我們把最優(yōu)秀的教師留在學校、讓孩子們在學校里完成“加餐”,家長們自然不必舍近求遠,、帶著孩子到處補課,。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培訓 校外 治理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