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讓兒童電影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一月下旬,,隨著春節(jié)即將來臨,,各個學校開始陸續(xù)放寒假,各大影院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電影“賀歲檔期”,。隨著人們在新年期間越來越習慣于走進影院,,“賀歲檔”的競爭也越發(fā)白熱化,。與以往賀歲檔的“國產電影保護月”有所區(qū)別的是,今年的好萊塢大片明顯多于往年,。(1月18日《大眾證券報》)
又到歲末年初,,電影賀歲檔如期而至。賀歲檔電影的話題由來已久,,尤其是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國內外電影大片美不勝收、爭奇斗艷,,為電影業(yè)的繁榮發(fā)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然而,與以往相比,,近年來賀歲檔輪番上演的好片卻與兒童無緣,,優(yōu)秀兒童片鳳毛麟角,適合小朋友看的兒童片和動畫片更是少之又少。
毋庸諱言,,多年來我國電影市場兒童片都是需要扶持的對象,,賀歲檔期的兒童片基本上是依靠進口動畫片來支持票房。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除了兒童片缺少佳作之外,,還要一個重要原因,是受電影市場競爭性,、功利性的價值取向影響,,一些片商和投資人熱衷于拍一些投資少、賺錢快,、時髦的熱門影片,,這些影片雖然故事單薄粗糙,缺少藝術感染力和影響力,,并且質量平平,,缺乏深度和關注度,卻有較高的票房收入,,能夠讓片商和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
我們常說,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承載著家庭的夢想和民族的希望,。然而,目前兒童片遭遇的窘態(tài),,卻顯得與此相差甚遠,。兒童影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藝術發(fā)展水平的整體體現,,重視兒童片創(chuàng)作,,是關系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事,。要徹底改變目前兒童影視青黃不接的局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相關部門,、文藝團體,、創(chuàng)作人員等,要增強責任感,,大力培養(yǎng)兒童影視人才,,給兒童影視劇留好位置。多舉辦一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兒童電影展”“兒童影視節(jié)”等活動,,特別是在賀歲檔期間,,要為兒童片留有一席之地,不能讓兒童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堅持兼收并蓄原則,,講好中國故事,是繁榮兒童影視創(chuàng)作,,提高賀歲檔排片場次的關鍵所在,。要摒棄固有的思維定勢和功利性的價值取向,根據市場需求,,針對兒童特質,,采取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和推廣模式,積極探索兒童電影創(chuàng)作的新路徑,,為賀歲檔兒童片注入新的動能,。比如去年12月初上映的新片《狗十三》,,就是一部非常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優(yōu)秀影片,,這也充分說明,賀歲檔兒童片不乏佳作,。從這個意義上說,,兒童電影只要對準了孩子們的口味,講好中國故事,,就能在激烈的票房競爭中殺出一條生存之路,,讓兒童片成為賀歲檔期新寵。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兒童 電影 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