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閱讀理解題“打敗”原作者對教學的啟發(fā)
王亞是一名作家、教育工作者,。據(jù)報道,,最近,江蘇蘇州高二語文統(tǒng)考閱讀理解摘錄了其在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聲色記——最美漢字的情意與溫度》中的一篇文章,。有意思的是,這位文章原作者參與答題后,,在20分里只拿到了6分,。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不少網友熱議,。
說起來,,這條消息看上去似曾相識。2017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上出現(xiàn)了鞏高峰所寫的一篇文章《一種美味》,,而這位原作者同樣也答不出相關考題,。不僅如此,那道試題所提到的“詭異的光”,,還成了社交媒體中的一個“?!薄S芯W友評論:“閱讀理解有標準答案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蹦敲矗@能否說明,,當下的語文教育以及考試模式出了問題呢,?
必須承認,網友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對于同一個文本,,每個人當然能有不同理解,。強行用標準答案規(guī)定某種解讀方式,排斥其他不同理解,,無疑是對閱讀者想象力的限制和約束,。
不過,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一般意義上的閱讀和語文考試中的閱讀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對文本的無數(shù)種理解當然可以被寬容地接受,但閱卷的老師恐怕不會答應,。若任由全體考生自由發(fā)揮,,考試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所以,,一種相對統(tǒng)一,、具有可操作性的標準答案絕非可有可無。
如此說來,,標準答案只是無奈的選擇,?恐怕,這也是一種誤解,?!胺治鲎髌方Y構,概括作品主題”“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這是高考語文考綱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核要求,。也就是說,,中考,、高考里的閱讀理解考察的不僅是考生有沒有讀懂文本,更是其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是否扎實,、到位,。拿“詭異的光”來說,設置此題的目的在于檢驗考生是否懂得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來解釋詞語的特殊含義,,而不是猜測原作者的本意,。因此,標準答案自有其科學性,、合理性,。
當然,我們也不必諱言標準答案的弊端,。筆者曾經擔任過中學語文教師,,因此深知,有標準答案,,也就有套路式的答題訣竅,。即使學生完全不能理解文本的內涵,,只要在試卷上寫出“本文描寫了……表達了……渲染了”等閱卷老師需要找到的得分點,也就有了“蒙混過關”的可能,。如何通過語文教學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防止他們在機械式的答題訓練中喪失對閱讀的興趣,仍是廣大教育者應該不斷探索的課題,。
在目前的語文考試,,尤其是重要的中考、高考里,,出題者也在標準答案的設置上動足了腦筋,。比如,一道主觀性的論述題往往擁有多種不同角度的答案,,考生任意答出一種都能得分,。同時,出題者在文本的選擇上愈加慎重,,盡可能不挑選晦澀,、難懂的文章,防止歧義的出現(xiàn),??傊瑯藴蚀鸢富蛟S并不完美,,卻成為了迄今為止最接近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原作者被自己的作品打敗,,只能說明其對升學考試的考核方式比較陌生,,這并不奇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閱讀 理解 答案 原作者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