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小學生投了249顆小石子才成功 “烏鴉喝水”真不容易
語文課當成科學課來上,杭州一群小學生變身“小烏鴉”
投了249顆小石子才成功
“烏鴉喝水”真不容易啊
一轉眼學期已經(jīng)接近尾聲了,,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已經(jīng)學完了人生中第一本厚厚的語文書,。對于他們而言,,這本語文書里給他們印象最深刻的課文是什么,?
杭州九蓮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致認為是《烏鴉喝水》,。
孩子們?yōu)槭裁磿@篇文章印象深刻呢,?九蓮小學的校長蔣曉告訴記者,兩個多星期前,,她在上這篇課文時動了點小心思:讓學生依照課文做了一個實驗——如果你是那只烏鴉,你能按照烏鴉喝水的方法,,最后喝到水嗎,?
孩子們可興奮了,立馬變身小烏鴉,,做起各種實驗,。很多學生花費了一兩個小時,才將瓶中的水上升到瓶口。實驗過程中,,一年級的學生腦洞大開,,各種想法都跳了出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孩子,體驗是最好的教育,?!笔Y曉說。
一個學生用了249顆石子
終于喝到水了
一年級小學生還不會寫作文,,但這次烏鴉喝水的實驗做下來,,幾乎每個學生都寫了一大段的心得。
“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水不多的瓶子,,嘴巴伸進去試了一下,,喝不到,然后用筷子模仿烏鴉叼小石子放進瓶子里,,放了20顆小石子后,,水位上升了一些,再用嘴巴伸入試了試,,還是喝不著,。繼續(xù)放小石子,放入76顆小石子后,,瓶子里的水到了瓶口,,終于喝到水了?!睂W生周辰旭說,。
學生吳樂乙不簡單,他完成了一項超級工程,,用石頭最多,,一共用了249顆石子才喝到水。
他用的瓶子是類似于可樂形狀的飲料瓶,,瓶底有四個凸起,,瓶身兩頭稍大,中間稍細,?!皠傞_始放石子時,水面上升得很快,,但是放到水要接近瓶口的位置時,,我感覺水位就很難上升了,。”吳樂乙說,,看到這樣的情況,,他就專門挑一些小石子,往大石子的縫隙里面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水面終于上升到了瓶口,共用了249顆石子,。
在實驗中,,吳樂乙一個人耐心地花費了很多時間才完成這個任務?!捌靠诒容^小,,石子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上的要求都會比較高,我是一路走一路找,,找了那么多小石子,,小手小腳上都是泥巴?!彼锌?,小烏鴉不但聰明,還有耐心堅持下去,,真是好樣的,。
他還有一個發(fā)現(xiàn),因為想到小烏鴉是在戶外找的石子,,他也在家門口的空地里找石子,,“在我放入淺淺一層石子之后,水就已經(jīng)變得非常臟了,,這樣臟的水,,小烏鴉能喝嗎?”吳樂乙說,,“烏鴉好可憐,,這么辛苦,喝到的水還那么臟,?!?/p>
另一個學生一邊做實驗,一邊記錄小石子的數(shù)量,,真有點科學家的風范,。“放了20顆石子,,水有明顯上升,;放到140顆,可以勉強喝到一點點,;放到180顆以后,,烏鴉終于可以喝到水了?!?/p>
小烏鴉的堅持不懈
學生們體驗后才發(fā)現(xiàn)
一個實驗做下來,,小學生們還真有不少新發(fā)現(xiàn)。
“我第一次實驗,,瓶子里的水只有三分之一的樣子,,石子放了一半就高出了水面,之后再放石子,,水面就不再上升了,。”學生夏博羿說,。在實驗時,,他使用的是圓柱形的玻璃瓶,瓶身細長,,粗細均勻,,瓶頸短瓶口小,和通常店鋪里售賣的裝果汁的瓶子類似,。
第一次實驗失敗后,,夏博羿將水加到了一半以上,又做了第二次,。為了確保實驗能成功,,他放石子時專挑大的,結果放了48顆石頭后,,水面就上升到了瓶口,。
“可是烏鴉的嘴很小,大石子它應該銜不起來,?!毕氲竭@里,夏博羿又做了第三次實驗,,還是大半瓶水的量,,他根據(jù)烏鴉喙的大小,專門挑小的石子放入瓶內(nèi),,大概放了111顆石子后,,水面成功上升到了瓶口。
整個實驗做下來,,夏博羿用了一個半小時,,做完后整個人腰酸背痛,。他和媽媽感嘆道,自己用手撿石子都這么累,,何況小烏鴉用的是嘴巴,,實在是太辛苦了。
夏博羿說,,如果他是那只小烏鴉,,一定要找水比較多的瓶子,否則不管放多少小石子下去,,水都不會漫上來,。他對記者說,因為通過這個實驗他明白了,,要想通過放石子的方法喝到水,,起始水位應該要在瓶身的一半以上。
有個學生做完實驗后,,發(fā)現(xiàn)通過一個個放小石子提升水位的方法實在太累,,這樣子下去“烏鴉不是渴死,而是被累死了”,。
在實驗中,,孩子們還感受到了小烏鴉堅持不懈的精神,學會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蔣校長對記者說,,讓孩子做這個實驗,初衷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在遇到困難后,,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烏鴉喝水的故事還涉及到許多科學常識,比如為什么將石頭放入水中,,水就會上升等,,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實際操作,孩子是很難領會的,。
編輯:張同天
關鍵詞:烏鴉 石子 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