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代皇帝嬪妃如何過年 故宮實景展現(xiàn)皇家年俗
今年春節(jié),“奉旨進宮”去故宮過年成為了新的熱點話題,。故宮自建成以來,,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如今,,成為了新晉網(wǎng)紅的它,,卻越來越親民,今年更是張燈結(jié)彩,,首次還原清宮過年場景,,也有史以來第一次邀請普通人“進宮過年”,一同感受昔日皇家年俗,。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這是老北京最為熟悉的過年民謠。臘八已過,,過年這件事兒,,也正式提上了每個人的日程。
與往年相比,,今年過年,,最令人期待的顯然是“進宮”過年,這可是紫禁城自落成以來第一次迎接普通人進宮過年,。打農(nóng)歷戊戌年臘月初一起,,已經(jīng)做好迎接新年準(zhǔn)備的故宮,張燈結(jié)彩,,以破紀(jì)錄的近千件文物,,恢復(fù)萬壽燈,、天燈、門神,、對聯(lián)等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活動,歡迎著天南地北的觀眾“進宮”過年,。
一直以來,,居住在深宮大內(nèi)的皇帝和一眾后妃們的生活總是既令人期待,又充滿神秘色彩,。雖然有眾多影視作品為我們的想象力進行實景展示,,但事實是否如此?作為普天同慶的春節(jié),,皇帝和后妃們又將如何慶賀新年,?封印以后,皇帝如何安排自己的新年假期,?皇帝過年也穿新衣,、發(fā)壓歲錢嗎?皇帝家的年夜飯怎么吃,,吃什么……正在故宮午門和東西雁翅樓舉行的“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中,,這一切都將有答案。
正在故宮午門和東西雁翅樓舉行的“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
此次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游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從文物展覽和實景體驗兩方面著手,全面展現(xiàn)清代宮廷鼎盛時期“過大年”的習(xí)俗,。更令人期待的是,,除展廳之外,紫禁城整個開放區(qū)域也被打造成了春節(jié)文化展場,,所到之處,,處處都年味兒十足。為了一探究竟,,新京報記者特別請到了北京歷史文化及圓明園專家,、中國圓明園學(xué)會學(xué)術(shù)委員會委員劉陽(@夏宮里的劉陽),以及清史研究學(xué)者橘玄雅一同解讀清宮過年,。
清宮“年假”長達(dá)一個月,,咸豐帝只休了除夕,、元旦
新年是國人最為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由此演進而來的各種年俗,,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對于居住在深宮大內(nèi)的皇帝來說,自然也不例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過去,傳統(tǒng)農(nóng)歷新年并不叫春節(jié),,而叫做過年,、大年或者元旦。橘玄雅介紹,,清人的年節(jié)時間范圍比今天的春節(jié)要長的多,,大概長達(dá)一個月。
對于既沒有周末輪休,,節(jié)假日也非常少的清人來說,封印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這意味著春節(jié)“年假”的開始,。封印也叫封寶,,是明清時期朝廷專門出臺的春節(jié)休假制度,指的是將官府的印信,、關(guān)防等加上封條封存起來,,意味著停止辦公,準(zhǔn)備過年,。清朝的封印時間長達(dá)一個月,,每年的封印時間一般會選擇小年前后,也就是在臘月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四中選擇一天,;開印時間則選擇在元宵節(jié)之后,,也就是在次年的正月十九、二十,、二十一中由欽天監(jiān)選擇吉日,,這在清朝富察敦崇所著《燕京歲時記》中也有記載。
故宮中隨處可見喜慶裝飾
新京報:對于中國人來講,,新年不僅是合家團圓的吉慶時刻,,更是普天共慶的隆重節(jié)日。你能講講皇帝過年和民間過年有哪些不同嗎,?
橘玄雅: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比較,。第一個方面是與同時期不同人家比較,,也就是宮里和宮外進行比較。其中最大的差異,,在于宮外過春節(jié)要串門走親戚,,而清宮之中只有親戚入宮賀歲,所謂的“走動”只是單方面的,,這也是宮廷地位不同于民間所造成的,。
第二個方面是從不同時間比較,也就是古人和今人進行比較,,這個差異就比較大了,。在清代人的生活中講究過“年節(jié)”,其時間范圍比我們今天的“春節(jié)”概念要廣得多,,指的是從臘月二十左右“封印”以來,,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開印”為止,大概長達(dá)一個月的時間,。這也是古人年節(jié)生活豐富多彩的一個基本條件,。
緙絲掛屏“迎祥”
新京報:過年期間,皇帝可以放幾天假呢,?
橘玄雅:皇帝一般在臘月二十左右封寶,,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開寶,大概休息一個月的時間,。不過這種“休息”并不是真的完全不辦公,。在封寶期間,依然是有一些公務(wù)需要處理的,。清宮里,,就算是過年,也是比較忙碌的,。以咸豐四年為例,,當(dāng)年的正月初一,咸豐帝一大早就要新春開筆,,然后在各處給神佛拈香行禮,,上午接受朝賀,之后前往堂子行禮,,在宮廷內(nèi)還有各種行禮活動,,到了酉初二刻,也就是傍晚,,才閑下來去看戲,。正月初二,上午便“至弘德殿辦事,乾清宮見大人”,。正月初三之后也如是,。這樣看來,當(dāng)年咸豐帝只休息了除夕和元旦(正月初一)兩天而已,。不像清宮戲里,,感覺皇帝特別有空。
咸豐四年《穿戴檔》內(nèi)文節(jié)選,,小字部分的自鳴鐘為地名,,位于乾清宮端凝殿。(橘玄雅提供)
皇帝御筆賜福親眷百官,,過年期間可能很肅穆
此次的“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中,,有一件名為《萬國來朝圖》的絹本設(shè)色畫作,據(jù)橘玄雅介紹,,其中展示的正是元旦(正月初一)清晨清高宗乾隆帝準(zhǔn)備在太和殿接受官員和各國使者賀年的情景,。畫面中,各國度,、各民族的朝賀賓客身著艷麗服裝,,外貌氣質(zhì)更不相同,帶著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的貢品云集在太和門外,,等候乾隆皇帝的接見,充分展示出宮廷建筑群的宏偉壯觀和天朝大國,、萬國來朝的盛世氣派。
絹本設(shè)色畫作《萬國來朝圖》
過去傳統(tǒng)意義上的過年,,始于臘月初一,,終于二月初二,其間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年節(jié)活動,,以表達(dá)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愿,。不論是深宮,還是民間,,辭舊迎新都非常重要,,只是表現(xiàn)不同。在古代,,帝王是國家的象征,,因此宮中的過年更具有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
據(jù)劉陽介紹,,進入臘月初一,,皇帝會舉行“開筆書福”儀式,前往北海闡福寺祈福,,回宮后開筆書寫福字,,開啟過年序幕。一般而言,,皇帝在內(nèi)廷書寫的第一個福字,,會懸掛在乾清宮正殿,其余則張貼于宮廷內(nèi)苑各處,,或者頒賜后妃近侍,、王公寵臣、內(nèi)廷翰林等,。
嘉慶十年襲爵的禮親王昭璉是皇族中著名學(xué)者,,在他所著的《嘯亭雜錄》中有記載:“定制,列圣于嘉平朔謁闡福寺歸,,御建福官,,開筆書福字箋,以迓新禧,,凡內(nèi)廷王公大臣皆遍賜之,。翌日,上御乾清宮西曖閣,,召賜福字之臣入跪御案前,,上親揮宸翰,其人自捧之出,,以志寵也,。”
清朝五位皇帝親筆書寫的福字,成為了這次展覽中最受追捧的展品之一,。
新京報:皇宮之中都有哪些年節(jié)活動,,其中最重要、最有意思的年節(jié)活動是什么呢,?
劉陽:過年期間的活動,,實際上是始于故宮,終于圓明園,。我們過年,,主要活動都是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但是宮里的準(zhǔn)備要更早一些,。宮中的過年項目和民間不同,,主要還是祭祖、祭祀,以及一些禮儀性的東西,。
過年期間,,賞戲是比較具有娛樂性的活動,但這大多并不在皇宮里舉行,,而在圓明園,,包括元宵節(jié)賞燈放煙花。從正月初五起,,皇帝就會挪到圓明園,。正月十五會舉行一個很大規(guī)模的放煙花儀式,邀請蒙古王公,、外藩等欣賞,。放煙花的地方,在圓明園上下天光西面的山高水長,,宮里是不放的,。需要注意的是,放煙花并不只是放煙花,,實際上像一個晚會一樣,,就如同今天我們的元宵晚會。
展廳內(nèi)實景復(fù)原的淑芳齋室內(nèi)小戲臺
橘玄雅:清代宮廷生活是相當(dāng)肅穆和無趣的,,就算是年節(jié),,其生活也大多是禮儀化、形式化,、繁復(fù)化的,。如新年朝賀、新春開筆,、祭祀,,這些可能對于國家而言“很重要”,但是對于當(dāng)事人來說未必“有意思”,。比較休閑的,大概也只有看戲和放花炮了,。
“冰嬉為國制所重”,,安設(shè)萬壽燈、天燈需八千人
進入臘八后,,皇宮內(nèi)也會舉行一些相對較為輕松有趣的年節(jié)活動,,比如觀冰嬉。查閱資料可以知道,,冬季冰嬉是清朝的國俗,,乾隆皇帝曾說“冰嬉為國制所重”,其重要程度可見一般。
真正過年的重頭戲,,開始于臘月二十三,。與民間一樣,宮中這一天也會進行祭灶,。今年故宮還將在小年這一天,,在故宮慈寧宮花園、慈寧宮外廣場舉辦“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活動,,屆時將有來自北京,、天津、吉林,、上海等十個省市150家左右的老字號企業(yè),,在這里展示特色美食、絲織服飾,、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首飾玉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非遺工藝品等,可以親身體驗到盛大的“宮市”,。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要安設(shè)萬壽燈和天燈,并燃放爆竹,。立萬壽燈和天燈,,曾是清宮早、中期過年最為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后要動用8000人次,直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被皇帝取消,,這一盛世之景淹沒于歷史,,相關(guān)文物也早已分散各處。今年,,故宮博物院首次復(fù)原了消失近兩百年的萬壽燈和天燈,,以期最大程度還原清宮過大年的場景。為了此次復(fù)原,,故宮的研究人員經(jīng)過努力,,不但在文獻中查出萬壽燈、天燈的使用方式,、歷史沿革,,以及各部分的詳細(xì)尺寸,,更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lián)小樣和燈桿原件,,成功進行復(fù)原,,將重新豎立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臺基上下。
乾清宮丹陛下天燈座和萬壽燈座,。
萬壽燈,、天燈燈身模型和燈聯(lián)小樣
新京報:可以介紹一下冰嬉這項活動嗎,?皇帝和后妃只是觀眾,還是也會親身參與呢,?
劉陽:冰嬉其實是整個過年范圍內(nèi)的一項活動,,主要的場地在三海,也就是中海,、南海和北海,。一般來說,只要進入冬天結(jié)了冰,,就會有冰嬉活動,,不過在過年期間會更加喜慶?;实垡矔⑴c到冰嬉活動之中,,但并不會具體固定到哪一天。在《冰嬉圖》中可以看到,,參與者會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包括頂中幡等。在慈禧時期的一些版畫中,,有一種豪華冰車,。怎么個豪華法?就像是一輛車,,或者一棟屋子,,外面裝飾有蟠龍圖案,也有點像轎子,,但是下面有冰刀,,可以在冰上滑行,有太監(jiān)專門在外面推,。這種冰車,是供宮里皇帝,、太后娛樂之用的,,這是一種親自參與的娛樂方式,。
清朝張為邦,、姚文瀚合畫冰嬉圖卷(局部)
過年期間祭祀很多,,清宮春聯(lián)多寫在白絹上
在臘月二十六這一天,皇宮上下要張貼春聯(lián),、門神,,掛宮訓(xùn)圖,恭奉坤寧宮薩滿神位至堂子,?!豆蕦m過大年》一書中記載,宮中對聯(lián)的撰寫,,主要是由飽學(xué),、善書的翰林們來完成的。比如乾隆年間的張照,,就頗得乾隆皇帝賞識,,經(jīng)常書寫春聯(lián),據(jù)說還有為乾隆皇帝代筆的榮光,。宮中春聯(lián)的制作,,則由工部與內(nèi)務(wù)府共同完成。不同于民間,,清宮春聯(lián)的形制比較特殊,,都是用墨筆寫在白絹上,再制作好邊框,,懸掛于宮廷朱紅的柱子上,。宮中摘下保存春聯(lián)的時間選在第二年開印之后,具體時間要到來年二月初三,。
據(jù)《滿洲祭神祭天典禮》記載,,“我滿洲國,自昔敬天,,與神與佛,,出于至誠。故創(chuàng)基盛京,,即恭建堂子以祀天,,又于寢宮正殿恭建神位以祀佛、菩薩及諸祀位,?!碧珡R是明清時期皇帝對先祖進行祭祀的地方,作為宮中過年期間的重要事項,,每年都會舉行祭祀,。這其中,,袷祭是一年中最大規(guī)模的祭祀儀式,在每年除夕的前一天,,歷代帝后神主都將被恭請到大殿合祭,。
張貼春聯(lián),,懸掛宮燈的養(yǎng)心殿東次間照片。
新京報:故宮之中各道宮門之上都張貼了門神和對聯(lián),,張貼時有哪些講究,,與民間有沒有不同呢?
橘玄雅:清宮的楹聯(lián)和門神,,和宮外區(qū)別不大,,只不過更精細(xì)一些罷了。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清宮的楹聯(lián)其實是以白色為最多的,。據(jù)說旗俗尚白,所以福字,、楹聯(lián),,均是白底黑字,遇到個別喜慶的年節(jié),,比如說帝后的整壽,,才會均改為紅字。這點與我們今天的崇尚也是不同的,。
歲朝圖,。清代歲朝圖的圖案,要么選擇花卉,,要么選擇爐瓶,,都是迎春、吉祥的喻意,。
家宴肴饌豐富,,皇帝平日都獨自用膳
除夕和元旦,是過年的高潮,,這兩天宮中的活動安排也格外多,。在除夕這一天,乾清宮外的萬壽燈需要撤聯(lián)掛燈,,皇帝則需要在保和殿筳宴蒙古王公,,賞戲、守歲,。
重頭戲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元旦當(dāng)日,。這一天的安排很多,包括了開筆書吉語,;瀏覽《時空書》授時;禮佛,、祭昊天上帝,;祭祖、祭堂子,;在乾清宮設(shè)家宴與宗親宴,;向皇太后行禮賀年;在太和殿受賀宣表,、舉行國宴,;還要書寫《心經(jīng)》、賞戲,。據(jù)橘玄雅介紹,,抄經(jīng)是古代貴族常見的一種行為,清代也是如此,,主要是祈福,、還愿之用。
與清宮劇中不同,,清代皇帝平日都是獨自用膳,,只在年節(jié)時才與后妃一起吃飯,稱為“家宴”,。元旦家宴一般是早晨,,在辰初(上午7點)舉行,地點在乾清宮,,有時候也在漱芳齋后殿金昭玉粹,。皇帝席位居中,,皇后在皇帝席東稍后,,妃嬪席在東西,對面而設(shè),。
《宮里過大年》這本書中記載,,宮中除夕夜有守歲的習(xí)俗,皇帝,、皇后及妃嬪們在除夕夜守歲,,各宮要擺吉祥盤、消夜果盒,。除夕,、元旦家宴是皇帝與后妃女眷,、親王、皇子等分別舉行的團圓宴,,雖為家宴,,也要嚴(yán)格遵守禮儀程序進行?!肮j宴開始,,皇帝升座、離去都要演奏中和韶樂,。在皇帝進茶,、進酒、進饌時,,與宴者要叩頭行禮,,被賞賜茶、酒,、饌時,,與宴者還要叩頭謝恩。盡管筳宴肴饌豐富,,品種繁多,,但出于禮儀和禮節(jié)的約束,與宴者根本不能真吃真喝,,以免失體面,。所行禮儀完畢,皇帝離座,,家宴結(jié)束,。”
中和韶樂,,源自古代雅樂,,是明清兩代舉行祭祀、朝會,、饗宴等重大活動時所使用的宮廷音樂,。
乾清宮檐下陳設(shè)中和韶樂舊照(劉陽供圖)
新京報:可以介紹一下在元旦舉行的明窗開筆儀式嗎?
劉陽:開筆書寫吉語,,也叫明窗開筆,。在中國古代,這種開筆儀式是非常重要的儀式,,代表著一年之始,。皇帝在元旦這一天,要飲屠蘇酒,,舉行開筆儀式,,用來盛屠蘇酒的酒杯,就是金甌永固杯,,只有在進行開筆儀式的時候,,它才會被拿出來。
我認(rèn)為這次展出的最珍貴的展是甌永固杯,,為什么它是最重要,、最珍貴的?金甌象征著國家政權(quán),,永固取政權(quán)永遠(yuǎn)鞏固之意,這個東西總共只有四件,,北京故宮一件,,臺北故宮一件,另外兩件原本在圓明園,,后來被搶走,,現(xiàn)在收藏于倫敦華萊士典藏博物館。
現(xiàn)藏于倫敦華萊士典藏博物館的兩件金甌永固杯(劉陽供圖)
宮中除夕夜吃素餡餃子,,皇帝也發(fā)壓歲錢
與民間相仿,,清宮新年的第一天要吃餃子,皇帝對此極為重視,。清代皇帝不僅要吃餃子,,還特別講究餃子餡和吃餃子時的儀式,將其視為不忘祖宗,,不忘發(fā)祥之地的表現(xiàn),。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帥十三副遺甲時,,連年浴血奮戰(zhàn),,死者無數(shù),為表懺悔,,努爾哈赤曾對天發(fā)誓,,每年除夕包素餡餃子祭奠死者,從此,,清宮之中就留下了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清朝前期和中期的幾位皇帝都嚴(yán)格遵守祖宗遺訓(xùn),在除夕晚上辭舊迎新瞻拜禮儀之后,,到乾清宮東側(cè)的昭仁殿小屋吃煮餃子,。
痕都斯坦白玉梅花式盒與貯存其中的“花錢”。古人過年包餃子時會放錢幣,皇帝元旦時吃的餃子里也包有錢幣,,以預(yù)示一年吉利,,但其中所包的并不是實際流通的錢幣,而是“花錢”,。
此次展覽的“敦親睦族”單元,,展示了元旦這天,皇帝與宗親,、后妃分別宴飲的場景,。展覽參照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膳底檔的記載,僅此一個場景便動用超過100件文物,,以復(fù)原陳列的方式,,呈現(xiàn)了宗親宴上的金龍大宴桌與宗親宴桌。
宗親宴也稱“宗室宴”,,即皇帝家族宴會,。按清制記載,每年元旦及正月十四(上元節(jié)前一),,皇帝舉行宗親宴,,參加者均為皇室近支親藩?;蕦m之中有著森嚴(yán)的等級制度,,只有在宗室宴席之中,近支諸王與皇子以長幼為序,。當(dāng)然,,乾隆帝曾特別舉行過大規(guī)模的宗室宴。如乾隆十一年(1746)于瀛臺設(shè)宴,,賜宗室王公,,與宴者長幼列坐,行家人禮,,由皇子行酒,。乾隆四十八年設(shè)宴于乾清宮,命皇子,、王公等及三四品頂戴宗室一千三百余人入宴,。在嘉慶九年(1804),也曾設(shè)宴于惇敘殿,。
新年期間張貼了門神,,裝飾一新的交泰殿舊照,。(劉陽供圖)
新京報:故宮有哪些區(qū)域,,屬于過年期間會涉及的區(qū)域?有哪些區(qū)域觀眾可以去游覽,,有哪些新年活動并不在故宮之中舉行呢,?
劉陽:太和殿肯定是要涉及而且肯定能去的,因為在元旦這一天,,要在太和殿舉行大典,,剩下就是乾清宮等區(qū)域。重華宮斗茶也是一項很有意思的過年活動,,但是這個區(qū)域并不對外開放,。
橘玄雅:清代宮廷里在年節(jié)里涉及的區(qū)域還是挺廣的。比如說正月初一這一天,,要在宮里所有供奉神佛的地方拈香行禮,。以咸豐四年為例,正月初一,,咸豐帝先后在養(yǎng)心殿,、欽安殿、乾清宮,、奉先殿、坤寧宮,、鐘粹宮,、弘德殿、大高殿等拈香行禮,。這些地點,,現(xiàn)在有的開放,有的不開放,。宮外的,,則主要是堂子、太廟等處,,基本也都是祭祀事宜,。
新京報:可以說說重華宮茶宴的事情嗎?
橘玄雅:重華宮茶宴是清高宗乾隆帝創(chuàng)設(shè)的,。重華宮原本是高宗乾隆帝在皇子時期的潛邸,,后來升格為宮。從乾隆初年開始,,每年正月初二到初十這幾日內(nèi),,會選擇一個吉慶的日子,召集一些文采比較好的大臣,,在重華宮舉行茶宴,。在茶宴上,主要是飲用三清茶,這種茶是以獅峰龍井為底,,加上梅花,、佛手、松子仁,,使用雪水烹制的,,味道還在其次,主要是崇尚的一股“文人氣”,。
新京報:宮中特別是乾清宮的家宴和宗親宴,,和我們尋常百姓家的團圓宴類似嗎?主要有哪些人參與呢,?
橘玄雅:乾清宮的家宴和宗親宴也統(tǒng)稱為團圓宴,,其中除夕的為家宴,與宴者是皇帝與后妃以及皇子,、皇孫,。正月初一的是宗親宴,與宴者是以近支宗室為主的高等爵位皇族,。在名義上,,這是皇帝“家庭”和“家族”的聚會,展現(xiàn)的是皇帝敦睦家庭,、統(tǒng)領(lǐng)家族的身份,。而在實際上,無論是家宴還是宗親宴,,其禮儀性都遠(yuǎn)高于娛樂性,,不能單純的視為“吃飯”,而應(yīng)該視為“典禮”,。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皇帝 過年 清宮 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