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故宮最大限度還原清代場景 普通人能在宮里過年了
原標題:單霽翔邀你到紫禁城過大年
這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動用文物最多、展場面積最大的一次展覽。一般展覽的文物也就100件,,而這次足足展出885件(套),,而展覽場地更是遍及故宮整個開放區(qū),這一切,,都是為了即將開幕的“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
說直接點吧,故宮博物院首次最大限度還原清代皇宮過大年的場景,,我們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屆能在宮里過年的普通人,。
“不論古代抑或今天,不論宮廷還是民間,,辭舊迎新都是中國人過年永恒的主題,。古代帝王是國家的象征,皇宮過年具有家,、國的雙重意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在本次展覽中,,觀眾既可以看到平時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和物品,又會有新奇的發(fā)現(xiàn),。
乾清宮的丹陛上,,豎立起高大的宮燈,這是故宮首次復(fù)原了消失近200年的“天燈”和“萬壽燈”,。這本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前后后得動用8000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皇帝取消以來,,這個盛世之景湮沒于歷史,相關(guān)文物也早已分散各處,,漸漸不為人所知,。
幸好,故宮的研究人員不但在文獻中查出來天燈,、萬壽燈的使用方式,、歷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詳細尺寸,,更在各個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lián)小樣、燈桿原件,,并成功復(fù)原,,重現(xiàn)康乾盛世的過年景象,。
逛到慈寧宮花園、慈寧門外廣場,,你會發(fā)現(xiàn),,故宮擺攤啦!從1月28日(農(nóng)歷小年)至2月12日(農(nóng)歷正月初八),,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安徽、吉林,、山西共10個?。ㄊ校┑?45家中華老字號企業(yè),將在這里展示特色美食,、絲織服飾,、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首飾玉器,、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非遺工藝品等,。
光看不過癮,,如果你想買買買,,故宮也為你準備好了,。目前,與“過大年”相關(guān)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共研發(fā)近百種,,分為福祿壽系列,、門神系列、歲朝系列,、嬰戲系列,、冰嬉系列、賞梅迎春系列,、喜福連綿系列及金甌永固系列等,,品類涉及賀歲禮盒、紙品書簽,、帽飾絲巾,、茶器水具,、靠墊掛飾、香氛香蠟,、手機配飾等,。
這是一個充滿年味兒的紫禁城,自然也要展出充滿年味兒的文物,。本次文物展覽分為“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游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
春節(jié)期間,,家家戶戶貼福字,皇家也不例外,。在清宮,,臘月初一,皇帝用“賜福蒼生”之筆在龍箋上書寫第一個福字,,貼在乾清宮,,再寫十余幅貼于其他宮中。本次展覽展示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的福字,,觀眾們可以現(xiàn)場比較下“皇帝書法哪家強”。這些福字在展覽時以“磬”形排列,,寓意“福慶”,。清宮的春聯(lián)多由翰林書寫,但這次在養(yǎng)心殿,,我們能看到乾隆的御筆,。
“敦親睦族”單元展示了元旦這天皇帝與宗親、后妃分別宴飲的場景,。展覽以復(fù)原陳列的方式,,呈現(xiàn)了宗親宴上的金龍大宴桌與宗親宴桌,宴桌擺放參照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膳檔的記載,,動用文物超過100件,,十分壯觀。
誰說“新年音樂會”只有西方交響樂,故宮也展出了古代最高規(guī)格的皇家樂團——中和韶樂,。過年時,,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向皇帝行禮、乾清宮家人向皇帝行禮,,都需要演奏,。中和韶樂共有18類樂器,此次展覽甄選了最有特色的6類作復(fù)原陳列,,包括編鐘,、編磬、建鼓,、柷(音祝),、敔(音語)、麾(音輝)等,,氣勢恢宏,。
單霽翔說,以往說到春節(jié),,看春晚,、逛廟會大概是最普及的過年娛樂,而近年來,,“博物館里過大年”已從一個響亮的口號,,逐漸成為一種常態(tài),越來越多的人會在春節(jié)假期中給博物館留有一席之地,,在濃濃的文化氛圍中感受別樣年味,。而博物館也精心“備貨”,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系列文化活動,,吸引觀眾走進博物館大門。
本次展覽為期3個月,,于1月6日開幕,,正值陰歷戊戌年臘月初一,也是傳統(tǒng)上一系列慶賀新年活動開始的日子,;4月7日閉幕,,陰歷己亥年三月初三,,即游春踏青的“上巳節(jié)”,。
“‘億萬人增億萬壽,太平歲值太平春’,,借用乾隆皇帝這句詩句,,向各位拜個早年!”單霽翔笑著說,這位故宮的“看門人”,,在宮里等著大家來過年,。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故宮最大限度還原清代場景 普通人能在宮里過年了